頂點小說 > 神骨鬼牌 >第四百二十五章 水有多深?【三百八十七】
    量變累積到一定階段就會發生質變。

    而質變同樣會帶來量變。因爲質變會帶來效率的提升,能力的提升等等,所以量也會變。

    沒有累積,沒有嘗試,沒有嘗試失敗之後的繼續嘗試,人類不會發展到現在,人類也不會從動物【類人猿】進化爲猿人,猿人也不會進化爲原始人。

    你看無論從動物變成人,還是人變成有一定思維的人,或者從原始人變成真正意義的人進入朝代等等,這都得有一個過程。

    就好像我反覆說類人猿不可能關心天上的太陽月亮星星流星或者是不是有神等等這些問題。那是完全不可能的。因爲生存,喫,活着,有後代纔是最關心的問題。

    因爲這是動物本能。

    有人說動物也有什麼圖騰,什麼對神,神明的崇拜?

    那就是胡扯的。作爲文學作品,或者宗教,原始宗教的宣傳而已。

    動物要是跟人一樣,那野生世界早就太平無事了。

    所以,類人猿不可能有什麼信仰,神的概念等等。

    作爲類人猿,具有跟猿,猴子,猩猩還是有着本質的區別的。因爲類人猿有更多的 嘗試,也就是從樹上到地面,尋找不同的食物,認識這個世界。

    正是這種嘗試,逐漸類猿人嘗試站起來。

    注意這裏,這有被神話宣傳的部分。實際可以這麼說,猿,猴子,猩猩都會站立,也會坐着。還有h鼠狼,鼬,獴等等都會。不過類人猿更多地嘗試比這些動物更直觀地站立,類似現在的熊,袋鼠。

    正是這麼一過程,類人猿成功地站了起來,並且原本的四肢分化成了手和腳出來了。手用來攀爬,抓取東西,腳用來走路,

    從類人猿到猿人同樣不會產生神的概念,也不會對天空,對太陽月亮星星等有特別的興趣。也僅僅是對周邊的生存環境的瞭解。

    無論是類人猿,還是猿人都沒有真正的創造,也就是他們的生活就是天當被,地當牀,一切都是以自然,野生世界爲食物,飲食來源、

    而從猿人開始更多地注意自然,學習自然,猿人在經歷了風雨,寒冷,就留意環境,跟動物學習住進洞穴,山洞,樹洞等等。

    而我要說的另外一個問題是類人猿,猿人死了,不會把屍體埋起來,而是交給自然,被動物當成食物喫掉。

    埋葬同樣是一種進化,而進化的背後實際不是人類的專l。因爲動物就有埋藏獵物的習慣。

    當猿人進化,探索,量變累積到一定過程,就到了原始人。

    原始人是真正的人類的雛形。正如我說三皇是中國人類歷史的始祖,那是因爲說到底我們虛僞,我們不能接受人是動物,原始的野蠻人進化過來的。

    就好像文化,歷史是一個累積,積累,量變到質變的過程,同樣是一個探索,嘗試,再嘗試,再探索的過程。

    掌握東西是一個由簡單到複雜,由小到大的過程,是不斷進化,分化的過程。

    正如類猿人,猿人不需要知道太多的這是太陽,那是月亮,那些是什麼星星,什麼什麼的。因爲那不是他們必須的。

    而原始人正是更多的學習自然,瞭解自然,不斷分化,進化,探索,量變的過程。原始人不僅住進了洞穴,山洞,樹洞,掌握了石器的粗糙簡單運用,同時嘗試自己建造原始的房子。

    也是三皇時期的文化,歷史來源於原始人的努力,創新,探索,學習,分化,進化,量變的過程,所以纔有了三皇時期的質的飛越,成了真正的人類,有語言,有粗糙的文字,形成了原始的文明。

    所以我們說三皇是人類文明的始祖就是道理。

    那個時候,人死了,會把死人給埋起來,而不是暴露在那裏,留給自然。

    但是這個肯定是在原始人的時候,就有過嘗試,可能就是挖個土,直接埋下去了。然後動物聞着味道又把屍體給挖出來喫掉了。

    但是三皇已經形成了氏族羣,人數很多,形成了固定的居住點。埋死人的地方,是會派人看守,留意的。

    而這個埋死人,就是爲後來的帝王陵在奠定基礎。

    正如把死人埋掉,僅僅是爲了讓屍體不被動物喫掉。

    而很多人認爲三皇時期就有了神話的思想,甚至就已經有了道教的思想等等,知道這個神,那個神了。其實那根本就不懂歷史。

    思想,就如同文化,歷史都是漸進的過程,再強調一遍,無論是原始宗教,還是宗教,那都是文化,歷史達到一定的積累,高度,有了各種分化,尤其是文化當中分離出來的人才能有神,神話的思想,而不是簡單原始的巫師,巫祝那種。

    而我又要說回到了被錯誤理解的中國歷史上的巫師,比如夏朝,商朝。那是從三皇,甚至更早時期的人的一種氏族,族羣文化,更像少數民族的文化,慶祝,祝福,哀悼等等,再從那個基礎上發展成向天的祈求。

    而這個天,或許不是真正宗教意義上的神,而是祖先。

    因爲人開始思索人死了以後會去哪裏的問題,是不是到天上去了,比如看到了流星,說那是祖先,或者夜裏看到星空,閃爍的星星就是祖先。祖先在天上看着呢等等,用來教育下一代,晚輩等等。

    也就是我說三皇並沒有停止探索,嘗試,分化,進化,更多掌握知識,認知,懂得運用工具,石器等,然後就到了五帝。

    或許三皇時期,就有人懂冶煉了,嘗試了。

    五帝是繼承了三皇,並有了更多的分化,合作,進化。

    三皇簡單原始的住所,到了五帝,那房子已經基本成型了。這又爲建立朝代,建立更高級的房子,宮殿,樓閣等奠定了基礎、

    但是在文化也是繼承發展了三皇時期的東西,也不是大改變,只能叫改良。

    沒有三皇的基礎,就不會有五帝,沒有五帝時期的發展,改良,量的累積到達了一個高度發生了質變,就不會有朝代的出現。

    先公佈一下上期謎底:所謂的神思想,並不是三皇,也不是五帝,呵呵,更加不是夏商,恰恰,這個變化量變的節點在哪裏?你想不到的是西周,而不是東周。東周是在西周的基礎上有了一個質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