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 > 神骨鬼牌 > 第六百七十九章 水有多深?【七百四十三】
    再囉嗦一邊,諸子百家。

    諸子指孔子(孔丘)、老子(老聃)、墨子(墨翟)、荀子(荀況)等。百家指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名家、縱橫家、雜家、農家、陰陽家、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魯國陬邑(今山東省曲阜市)人,祖籍宋國慄邑(今河南省夏邑縣),中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Z治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大成至聖先師”。

    孔子的祖上是宋國慄邑(今河南省夏邑縣)的貴族,先祖是商朝開國君主商湯。周初三監之亂後,爲了安撫商朝的貴族及後裔,周公以周成王之命封商紂王之兄微子啓於商丘建立宋國,奉殷商祀。微子啓死後,其弟微仲即位,微仲是孔子的十四世祖。六世祖得孔氏,是爲孔父嘉。孔父嘉是宋國大夫,曾爲大司馬,封地位於宋國慄邑,後來在宮廷內亂中被太宰華督所殺。孔父嘉子木金父,木金父子祈父,祈父子孔防叔,孔防叔的孫子叔梁紇就是孔子的父親,叔梁紇爲避宋國戰亂逃到魯國的陬邑(今山東省曲阜市)定居,其官職爲陬邑大夫。

    請注意這幾點,過去就沒有人真正評價,認真看待這個問題。?

    很多人更願意說這個【孔子開創私人講學之風,倡導仁義禮智信。有弟子三千,其中賢人七十二。曾帶領部分弟子周遊列國十四年,晚年修訂六經(《詩》《書》《禮》《樂》《易》《春秋》)】,對吧?或者聖人,儒家。注意近年來,不知道有一幫子人竟然把儒家,孔子吹捧成了神仙,宗教了。

    不能因爲全國有孔廟,就把儒家說成是中國的國教,儒教。

    還有人更奇怪,打出來了儒釋道【或者一家的旗號】。

    這都是錯誤思想。

    而且這三家都代表不了國學文化,代表不了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文化。

    我要說的突出的是:Z治家。先祖是商朝開國君主商湯【商朝第一任帝王,王】。也就是按照出身,歷史,孔子不是窮人,不是窮儒,而是貴族身份。孔父嘉是宋國大夫,曾爲大司馬。一代一代基本都是大官出身。

    注意一點,孔子的一生,就沒有什麼求學,師承?孔子一身學問從何而來?

    答案是不知道。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伯陽,或曰諡伯陽,春秋末期人,生卒年不詳,籍貫也多有爭議,《史記》等記載老子出生於楚國[或陳國。中國古代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和史學家,道家學派創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與莊子並稱“老莊”。後被道教尊爲始祖,稱“太上老君”。在唐朝,被追認爲李姓始祖。曾被列爲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歷史名人之一。

    老子曾擔任周朝守藏室之史,以博學而聞名,孔子曾入周向他問禮。春秋末年,天下大亂,老子欲棄官歸隱,遂騎青牛西行。到靈寶函谷關時,受關令尹喜之請著《道德經》。

    周靈王二十一年(魯襄公二十二年、公元前551年),老子入周王室任守藏室史(管理藏書的官員)。在被推薦入周室效力之前,老子跟隨常樅(商容)學習知識。

    也就是老子的一生也是一個謎。

    也不知道他的師承。

    至少他周王室任守藏室史。這個官不小了。那可不是普通圖書館。是王室藏書館。

    墨子(公元前476或480年—公元前390或420年),名翟,春秋末期戰國初期宋國人,一說魯陽人,一說滕國人。宋國貴族目夷的後裔,曾擔任宋國大夫。中國古代思想家、教育家、科學家、軍事家,墨家學派創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

    墨子是墨家學說的創立者,提出了“兼愛”“非攻”“尚賢”“尚同”“天志”“明鬼”“非命”“非樂”“節葬”“節用”等觀點,以兼愛爲核心,以節用、尚賢爲支點,創立了以幾何學、物理學、光學爲突出成就的一整套科學理論。墨家在先秦時期影響很大,與儒家並稱“顯學”。戰國時期的百家爭鳴,有“非儒即墨”之稱。

    注意重點是:宋國貴族目夷的後裔,曾擔任宋國大夫。貴族之後。

    荀子(約公元前313年—公元前238年),名況,字卿(一說時人相尊而號爲卿),戰國末期趙國人,兩漢時因避漢宣帝詢名諱稱“孫卿”,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先秦時代百家爭鳴的集大成者。

    荀子曾三次擔任齊國稷下學宮的祭酒,兩度出任楚蘭陵令。

    所以重點是他身份也不低。

    法家成熟很晚,但成型很早,最早可追溯於夏商時期的理官,成熟在戰國時期經過管仲、士匄、子產、李悝、吳起、商鞅、慎到、申不害、樂毅、劇辛等人予以大力發展,遂成爲一個學派。戰國末期,韓非對他們的學說加以總結、綜合,集法家之大成。

    管仲周穆王的後代。

    士匄[gai,ㄍㄞˋ](?-前548年),祁姓,士氏(按封地又爲範氏),名匄(範匄),諡號宣【請注意封地這個詞語,那就不一般】。

    子產(?—公元前522年),春秋時期著名Z治家,公孫氏(一說國、東里亦爲其氏),名僑,字子產,又字子美,諡成,歷史典籍以“子產”爲通稱,亦稱“公孫僑”、“公孫成子”、“國僑”等等。他是鄭穆公之孫、公子發(字子國)之子,前554年爲卿,前543年執Z先後輔佐鄭簡公、鄭定公,卒於前522年。

    李悝(前455—前395年),又名李克,戰國時期法家代表人物,戰國初期魏都安邑(今山西夏縣)人。曾任魏文侯相,

    吳起(?-前381年[114]),衛國左氏(今山東省定陶縣西)人。中國戰國初期軍事家、Z治家、改革家,兵家代表人物之一。

    吳起早年學儒術於曾申門下,後棄儒學兵。最初在魯國時,受命指揮魯軍大敗齊國。之後前往魏國,得到魏文侯重用。他指揮魏軍屢次擊敗秦國,佔領河西之地,爲首任西河郡守,同時改革兵制,創建魏武卒,“與諸侯大戰七十六,全勝六十四”。後因魏武侯猜疑而轉投楚國,被楚悼王任命爲令尹,進行變法。經過大刀闊斧的改革,在短時間內成功增強了楚國國力,使楚國出現“南平百越,北並陳蔡,卻三晉,西伐秦”,一度大敗魏國,“馬飲於大河”的強盛局面。前381年,楚悼王逝世,吳起因厲行變法而得罪守舊貴族,慘遭殺害。

    就不一一列舉了,可以自己百度一下。

    哪怕是小說家,那都是稗官。【我前面說,這個可能是隱藏身份的一種手段】。

    也就是無論怎麼說,諸子百家,沒有一個是奴隸出身,沒有一個是平民出身,不是當官的,就是貴族【含祖上是貴族】,對吧?

    爲什麼要又囉嗦一遍諸子百家的事情呢?

    其實很重要。

    需要一步一步後面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