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 > 逆宋 > 一一八 斬來使
    南漢始祖名劉隱,朱溫後梁時佔據穗都,受封爲南海王。

    劉隱死後,其弟劉陟繼位,其時中原正處於混戰之中,根本無力輻射嶺南,劉陟乾脆稱了帝,國號爲漢,因地處嶺南,所以又稱南漢。

    在五代這種大環境下,南漢亦不能獨善其身,皇位傳承往往伴隨着血腥,以至於皇帝時時處於緊張之中,性格多有變態。

    目下南漢皇帝劉鋹,有兩大愛好,第一是閹人,舉凡科舉出身士人,若想爲官,須將自己閹割方能入朝,蓋因劉鋹認爲百官若有家室,必不能忠心爲國。

    第二更是變態,常擇美少年,配偶宮人,劉鋹現場來回巡視,見男勝女,乃喜;若女勝男,即將男子鞭撻,或施以閹刑。

    這劉鋹方得一波斯美女,豐豔無比,更兼曲盡逢迎,遂賜號‘媚豬’,倆人成日混在一起,便連朝政也不理。

    這劉鋹更是爲避免有人篡位,將劉氏宗室屠戮殆盡,又作燒、煮、剝、剔、刀山、劍樹諸刑用以震懾羣臣。是以劉鋹雖荒誕,卻無一臣子敢諫。唯有專一替他遴選美女的太師李託,以及鎮壓國內反叛的太尉龔澄樞,方受其信任。

    這一日劉鋹正與媚豬深宮飲樂,太師李託入稟到:“啓稟皇上,南唐使者求見。”

    忘了說一句,這太師李託爲求官,把自己給煽了,所以可以自由出入內宮。

    劉鋹正是盡興時被打斷,不悅到:“我大漢與南唐素無來往,那李煜派人來做什麼?”

    李託說到:“回皇上,臣問過了,是爲周國之事。”

    劉鋹站了起來:“莫不是李煜要與我聯兵攻打周國?朕聽聞中原女子多膚白豐腴,若能佔他土地,奪他女子,倒也不失爲一件樂事,走,隨朕去看看。”

    劉鋹與李託先後入得大殿,先是南漢一般文武跪下施禮,隨後李託高呼:“宣南唐使者覲見。”

    倆人持節緩步進殿,執禮到:“外臣李至武、高永祥叩見南漢皇帝陛下。”

    “免禮。”劉鋹擺手到:“未知兩位使臣不遠千里,到我嶺南所爲何事?”

    李至武與高永祥對視一眼,隨即掏出一方黃色匣子高舉過頭頂:“外臣此來,是傳遞我國主國書。”

    李託接過國書呈上去,劉鋹打開國書掃了一眼,隨即一把將其扔在地上,怒喝到:“李煜自己蠅營狗苟也就罷了,還想勸朕一起降周?”

    李至武忙解釋到:“皇上,大周佔有中原,國力強盛,向其稱臣不失爲一條免干戈之妙策,我南唐之歸附大周以來,十數年不聞金鼓之聲,國內一片昇平,百姓安居樂業。懇請皇上爲嶺南子民着想,儘快臣屬大周。”

    劉鋹眼珠一翻:“朕若不臣服當如何?”

    “皇上,”李至武說到:“若臣服大周,與南唐互爲脣齒,可保陛下宗社無憂,如若不然,大周便舉大兵來伐,總不免生靈塗炭。”

    “哼,”劉鋹冷笑一聲:“歸語爾主,他願做附庸,朕管不着。若敢再來勸朕臣屬周國,朕絕不輕饒。來呀,棍棒打出去。”

    兩邊侍衛衝出,李至武急忙躲避,高永祥卻站着不動,大呼到:“皇上,兩國交兵尚且不斬來使,外臣等乃是爲皇上着想,才奉上國書。皇上不肯接受也就罷了,如此對使臣棍棒加身,恐有失一國風範。”

    “大膽,”南漢太尉龔澄樞喝到:“爾等不過周國一附庸,我大漢皇帝肯接見於爾等,便已是天恩,如何還敢罵我大漢有失風範。左右,給我拿下。”

    侍衛一擁而上,將李至武和高永祥押住。

    原本事情到此,還有緩和之地,只將倆人趕出朝堂,遣送回國即可。

    但江南溫潤水土,乃是滋潤讀書人之地,苦讀聖賢書,高永祥豈受得此種侮辱,怒到:“久聞嶺南化外之地,不識禮數,今日一見,果然如此,爾等一般蠻夷,便等着中原教化吧。”

    一旁的李至武慌忙勸到:“高大人,你就少說兩句吧,這裏又不是我唐之朝堂。”

    高永祥喝到:“我等至此,便代表我唐,豈能容這般蠻夷辱我國體。”

    劉鋹倒不在乎什麼蠻夷之類的說法,只是掃興被這倆人打斷飲樂的興致,起身到:“龔太尉,這倆人便交與你處置吧。”

    龔澄樞上前一步到:“皇上請留步,臣有本奏。”

    劉鋹不耐煩的揮手:“快點。”

    “皇上,”龔澄樞說到:“此二人咆哮我朝堂,分明欺我大漢無人,臣懇請將此二人處以極刑,以正國威。”

    “皇上,”中書舍人阮雁鳴跟着出列:“此二人殺不得,南唐雖臣屬中原,然中原無一日不想將南唐收歸本土,且將此二人遣回,他日若周來攻,我或可向南唐求援。若殺此二人,勢必與南唐交惡,屆時我亦無顏面向南唐求援。”

    雖南漢已風雨飄搖,不過國中還是有明白人的,不然豈非早就亡國?

    可惜劉鋹並不納諫,皺眉到:“李煜早已臣服於周,怎會出兵助我?”

    阮雁鳴解釋到:“皇上,李煜雖臣服於周,然卻與大漢脣齒相依。他日周先攻唐,我便可派援兵助陣,若周攻我,皇上致國書向其陳明厲害,李煜飽讀聖賢之書,必然懂得脣亡齒寒的道理。”

    劉鋹哪有耐心聽這許多道理,只揮揮手:“此事交與龔太尉全權處理,卿可與他商議。”說罷便匆匆的回了後宮。

    阮雁鳴急忙轉向龔澄樞,龔澄樞卻說到:“此事皇上交與本太尉全權處理,阮中書,你不必多言。本太尉必殺此二人,以正國威,以懾宵小。”

    “太尉,”阮雁鳴呼到:“若殺此二人,必會埋下禍患。”

    龔澄樞冷冷到:“不過周師來攻而已,有象軍在,本太尉有何懼之?來啊,將此二人處以極刑,人頭送還南唐。”

    李煜在江寧日日盼望着李高二人的消息,若南漢肯臣服,周之重心必會南移,若南漢不肯臣服,周師必先攻之,如此南唐便能多承平幾年,說不定在這幾年間尋到法力無邊的仙人,南唐國祚能就此延續下去呢。

    等來等去,只等到木匣子裝着倆人的人頭,李煜倒吸一口涼氣,驚得半天說不出話來。

    “豈有此理,”階下南唐兵馬大元帥李景達喝到:“劉鋹辱我太甚,主上,臣明日便點兵東出虔城,討伐南漢。”

    聽到這話,一向怕打仗的太師馮延巳急忙到:“鄂王暫息雷霆之怒,此事當從長計議。”

    “殺我使臣便是辱我國體,是可忍孰不可忍。”李景達怒到:“主上,臣願立軍令狀,若不攻入穗都爲我大唐挽回顏面,臣願以死謝罪。”

    “過了過了,”馮延巳連連擺手:“鄂王,此事還是請主上聖裁吧。”

    倆人說話的時間,李煜已緩過來一些,怏怏到:“此事還是先奏明周廷再說,若周出兵伐漢,我可從旁協助,南漢不存,我大唐顏面也算救回來了。”

    “事關國體,豈可假他人之手?”李景達怒其不爭。

    馮延巳連忙打圓場:“鄂王,大周本有伐漢之心,若非如此,皇上豈會降旨命我派出使臣?既如此,我何不順水推舟,助周滅漢?將來若擒劉鋹,主上只需上表一封,讓周師將其交與我大唐,再由鄂王親手將其斬殺,如此我不費吹灰之力便挽回國體,何樂而不爲?”

    爲避免李景達再爭,李煜急忙說到:“太師之言有理,快替寡人草擬奏摺,馳遞汴梁。”

    就在南唐南漢交惡的這段時間,大周國內京察餘波基本平息下來。

    而朝中基本分爲了兩大勢力,一派以符彥卿爲首,另一派以趙匡胤爲首,韓通和慕容延釗被徹底排擠出去。

    柴宗訓雖不欲黨爭,然如此境況下,朝政到一定程度,黨爭必然會出現。

    好在此時大周仍在高速發展,黨爭帶來的尚屬良性結果。

    借用一句話,黨—外無—黨,帝王思想,黨—外無派,千奇百怪。

    若無黨爭,符彥卿和趙匡胤任意一人掌控朝政,還要柴宗訓這皇上幹嘛?

    便是要治理黨爭,也須等到盡復漢唐故地之後,所以柴宗訓也焦急的等待南唐那邊的消息。

    沒想到等來的卻是重大利好,南漢斬殺南唐使者,李煜爲挽回國體,上書直言若王師徵南漢,南唐願出兵從徵,只是有一個小小的請求,希望俘獲劉鋹後,能交與南唐處置,幫南唐挽回一絲顏面。

    “好好好,”柴宗訓連連拍手:“慕容兄,你便是朕之武侯,不不不,還是朕之留侯,有你運籌帷幄,朕可高枕無憂矣。”

    慕容德豐接過奏摺看了一眼:“恭喜皇上,取南漢已如探囊取物,未知皇上決意何時出兵?”

    柴宗訓思慮一陣:“還有一事,朕須與你商議,既然南唐願派兵從徵,朕御駕親征便可不須精銳盡出,可由鐵騎軍分一部兵力,與侍衛司合成一支新軍,交由魯王韓通率領,出樂州直取韶州;曹彬率麾下人馬出連州策應,楊業仍作爲一支奇兵,隨時給與穗都致命一擊。”

    這個意思很簡單,就是這次出征,不帶慕容延釗玩了,徵求一下慕容德豐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