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 > 逆宋 >五二四 獻花
    不過一日,會寧便全城光復。

    扶桑打下會寧有多快,他們死的便有多快。

    三萬僞軍不得不從庫房中拿出高句麗的軍服再次換上。

    遼東軍進入會寧城,謹守軍紀,不騷擾老百姓。

    實際上會寧城除了爲扶桑服務的人,已沒有多少百姓。

    見到異國軍隊,這些僅剩的老百姓懼怕不已,紛紛躲藏不敢出來。

    照這個攻城速度,高句麗很快便能復國。

    爲了慶祝這次勝利,王昭決定搞個儀式。

    一來告訴老百姓,現在天下太平。

    二來也是對天朝的一種感恩感謝。

    會寧知府李成敏對這個儀式也非常重視,誰都知道,復國之後王昭必然是高句麗新的皇帝。

    能夠藉此和皇帝搞好關係,將來飛黃騰達只是時間問題。

    李成敏召來僅剩的百姓,按照高句麗習俗編排了歌舞。

    最後一個節目,是請天朝皇帝登壇,接受民間的最高禮節,敬獻金達萊花環。

    金達萊和阿里郎都是高句麗傳說中百姓反抗暴政的象徵,能夠讓百姓敬獻金達萊,意義非常。

    這個安排呈奏到柴宗訓面前,他卻不想出這個風頭:“朕參加此儀式就行,此項便免了吧。”

    王昭慌忙解釋:“皇上,此是高句麗萬民的一片赤誠,亦是高句麗歸順中原的民意基礎。”

    “朕什麼時候說過要收歸高句麗了?”

    雖然正史上高句麗承認是中原的兒子,但後來宣傳演變,這兒子竟成了個逆子。

    似此逆子,不要也罷。

    “皇上,臣實是一片真心,”王昭說到:“倘臣歸順中原之心有一絲假意,臣願遭天譴。”

    柴宗訓搖頭到:“朕不過因高句麗與中原一衣帶水,可憐百姓,方出兵援救,待高句麗復國,我王師自會班師迴轉。”

    “皇上真的不要高句麗了嗎?”王昭有些失望。

    柴宗訓說到:“將來高句麗依然可用我漢文,仿我官制,朕也會派出使臣助你。”

    “臣謝皇上厚恩,”王昭說到:“如此皇上更應接受花環,令高句麗臣民世世代代牢記皇上恩澤。”

    柴宗訓說到:“會寧城是李繼隆打下的,你去問問他願不願意,由他代朕也一樣。”

    不得已,王昭只能轉而求李繼隆。

    沒想到李繼隆也是直接拒絕:“本帥如今乃待罪之身,怎能恬不知恥的拋頭露面?”

    王昭說到:“皇上先前已有旨意,所以我纔來求大帥的。”

    李繼隆思慮半天:“讓李寶吉去吧,本帥去不合適。”

    就這麼地,接受花環的任務就落到了李寶吉頭上。

    李寶吉也願意出這個風頭。

    將來收歸高句麗,李繼隆自然是繼續經略遼東,他正好可以鎮守高句麗。

    提前混個臉熟,也不錯嘛。

    儀式雖然不算盛大,卻也別緻。

    高句麗百姓載歌載舞歡迎王師。

    柴宗訓只是露了個面,便起駕回了行在。

    王昭再三挽留,李繼隆和李寶吉只能繼續留下來觀禮。

    儀式最後,李寶吉登上祭壇,等待高句麗青年獻上金達萊。

    爲了這一刻,李寶吉特地換上了他的文官官服,他不想給高句麗百姓留下一副武夫的形象。

    高句麗青年捧着花環上了祭壇,先是對李寶吉行了大禮。

    一旁主持儀式的會寧知府李成敏唱讚詞。

    長篇大論的讚詞唱完,青年手捧花環來到李寶吉面前。

    李寶吉微微屈身,等待青年將花環套過他的頭。

    沒想到此時,青年忽地從花環中抽出一把短匕,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掃向李寶吉的脖子。

    事情發生的太突然,李寶吉根本沒戒備,其他人也來不及反應。

    只見祭壇上鮮血飛濺,李寶吉捂着脖子瞪大眼睛擡頭看了一眼,慢慢倒下。

    “刺客,抓刺客。”李繼隆率先反應過來,衝向祭壇。

    青年得手之後哈哈大笑,一旁的李成敏早已嚇呆。

    青年舉起匕首就要自盡,李繼隆衝上祭壇一劍刺中他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