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 > 長樂公主對我攤牌了 >122、萬國來朝,天下歸心
    其實李泰和李承乾本質上一樣,並不認爲大唐的軍隊在毫無障礙、一馬平川的草原和荒漠上,與精擅騎射的東突厥狼騎交鋒能佔到多大便宜。

    但他察言觀色,敏銳的抓住李世民話語中“反擊”這個詞大做文章,試圖將自己的揚州大都督的頭銜改換成幷州大都督。

    大唐設有四個大都督府,分別在揚州、益州、荊州和幷州。

    所謂“揚一益二”,揚、益二州乃大唐經濟數一數二的地區。

    荊州爲四衝之地,其重要性自不必說。

    而幷州,即太原,則是大唐的龍興之地。

    時任晉陽留守的李淵就是從太原起兵攻進長安,然後削平天下的。

    即使沒有這層特殊的因素,太原在戰略地理上,也很有必要設立大都督府。

    太原在太行山以東是華北平原,以北是陰山、大漠,以西是黃河。

    太原以南,隔着中條山和黃河就是中原的洛陽,故而守住太原就能保護好洛陽,進而保護關中的長安。

    另一點,李世民即位後,就立即着手調整軍府,更加偏重於幽、並、隴右和河西一線,並且派能征慣戰的大將鎮守於此。

    如幷州都督英國公李績、代州都督鄒國公張公瑾、華州刺史霍國公駙馬柴紹、靈州都督駙馬薛萬徹、甘州都督公孫武達、肅州都督張士貴、檢校幽州都督衛孝節、岷州都督高甑生……

    如今朔方和榆林之地收復,相信朝廷還會有進一步的舉措。

    那麼幷州大都督府的重要性就充分凸顯出來。

    雖然親王遙領大都督只是虛職,具體事務實際是由大都督府長史負責處理。

    但不管怎麼說,大都督作爲最高軍事長官還是具備一定的話語權的,並且在職務上和這些手握兵權的大將有更多的交集。

    如果羅太歲在場,一定會忍不住對李泰挑起大拇指。

    因爲歷史上李治就曾遙領幷州大都督,當時的大都督府長史正是李績。

    再想想李治即位前後,李績所扮演的角色……還是挺耐人尋味的。

    但李世民並不是羅太歲,不可能想到那麼多。

    事實上他對於李泰這個提議頗爲意動。

    他對李泰固然喜愛,但更打動他的還是李泰對於東突厥的進取之心。

    不過他到底是一國之君,朝令夕改的事絕不能做的那麼明顯。

    “青雀,你剛受封爲揚州大都督,改封幷州大都督一事不宜操之過急。”李世民微笑的道:“等你多些歷練,再爲朕和太子分憂不遲。”

    “兒臣明白!兒臣定當勤勉篤行,向隨父皇和皇兄學習治國之道。”

    李泰並不氣餒,畢竟父皇沒有拒絕,說明他還是有機會的。

    後面只看他自己的表現。

    李世民見李泰並未露出任何不虞的神色,心中更加滿意,反觀太子承乾,天資稍遜於李泰,恐怕還需要找人悉心教導一番。

    “今天暫且議到這裏,你二人看過母后和雉奴後就去殿前練習射箭。”他囑咐了一句。

    “是。”

    兄弟兩人一前一後離開。

    “只孔穎達和陸德明二人怕是不夠,還有誰呢……李綱……對了,李綱!看來只能請李綱出山了。”

    這時李世民自言自語了幾句。

    “父皇是要爲皇長兄尋覓良師麼?”李麗質還沒離開,聽到前禮部尚書、太子詹事李綱的名字,於是問道。

    李世民點頭道:“你皇長兄秉性淳厚,有好學之心,若得良師教導,將來定是一代明君。”

    關於尋覓良師這件事,只能由他多費心了。

    “那父皇覺得羅大頭如何?”李麗質心中一動。

    “小長樂的意思是……”李世民有些詫異的看向自己女兒,隨即搖頭失笑道:“不可不可,羅太歲小小年紀,怎可爲太子之師?”

    “爲什麼不可以?”李麗質反問。

    李世民道:“想要做太子的老師,必須滿足兩個條件:德高望重,博聞古今。羅太歲雖有奇思妙想,但還是遠遠不夠的。”

    “父皇所言,兒臣只能認同一半。”李麗質噘了噘小嘴。

    李世民見她如此神態,覺得有趣,因而笑道:“如何只認同一半?”

    李麗質一本正經的道:“在兒臣看來,德高望重羅大頭確實談不上,但學識方面他絕對不比太子那些老師差。”

    頓了頓後她又道:“況且,德高望重有什麼好的,一大堆教條,一大堆規矩,難道要把皇長兄教得和他們一樣老氣橫秋嗎?

    皇長兄都沒有以前那麼愛說笑了。”

    李世民啞然失笑:“當太子……或者更甚一步說當帝王豈是易事?又不是過家家。

    這說明承乾真正開始懂事了。

    倒是你……”

    他湊近李麗質道:“你和羅太歲那孩子相處也有段時間了,朕剛纔那個問題,你覺得換做是他,又會如何作答?”

    “不出兩年,東突厥必亡。”李麗質想也不想的道:“他一定會這麼說。”

    “兩年?”李世民愕然道:“朕都不敢如此篤定,他憑什麼敢下此斷言?何況大唐和東突厥尚有盟約在先……”

    “難道不正是因爲這一紙盟約,父皇才決心覆滅東突厥的?”李麗質反問道。

    “你說什麼……”李世民一愣。

    誠然,當初他初登皇位,爲了穩定局勢,才被迫定下這城下之盟。

    這麼做雖然避免了一場大戰,爲大唐恢復國力贏得了寶貴的時間,但他本人卻深以爲恥,時刻銘記於心,欲報這一箭之仇。

    問題是這件事他一直深藏於心,從未向他人吐露,自己女兒是怎麼知道的?

    “頡利公然背棄盟約,屢次派兵越境燒殺擄掠,分明不把我大唐放在眼裏!”

    李麗質道:“若不給他一個慘痛的教訓,又如何能震懾其他外族?”

    原來是這個意思……李世民微微點頭。

    李麗質又接着道:“羅大頭曾經說過,不出三年,父皇將還天下人一個大唐盛世。

    兒臣相信他,也相信父皇一定會在最短的時間內掃平東突厥以立威,如此四夷臣服,萬國來朝,天下歸心,大唐盛世成矣!”

    萬國來朝,天下歸心?

    即使如李世民這樣沉穩的人,聽得都不禁心旌起伏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