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 > 蜀臣 >第116章 分歧
    雖無有尋到魏雍州刺史郭淮,然攻下上邽,吳懿亦頗爲欣慰。

    被丞相諸葛亮指定爲節制陳式等部、攻掠天水郡的主將,他自是知曉,上邽縣對於此番兵出隴右的意義。

    是故,當大漢的旗幟,在上邽城池飄揚時,他瞬息間便有了“幸不辱命”的卸下重負之感。

    亦忍不住喜逐顏開,側頭目顧一人,而謂之。

    “上邽城內邸閣、武庫不損而下,皆伯約所進‘四面楚歌’之功也!我定如實將此功稟於丞相,以嘉伯約所謀。”

    然也。

    四面楚歌之策,乃是姜維所諫。

    初,他被魏天水太守馬遵所棄、冀縣父老疑而不納,無奈投降於大漢時,丞相正忙於趕赴街亭駐守。便以他熟悉天水郡情況,將之留在了吳懿軍中,供參詳軍情。

    而吳懿率軍攻打上邽月餘,城池將破時,不想多造殺戮。便抱着試試的心理,問姜維可否有思,可讓那城內士卒莫作無謂抵抗。

    姜維本乃冀縣人,熟悉魏軍士卒秉性,便有了瓦解軍心的“楚歌”。

    效果斐然。

    作爲雍州刺史駐地,上邽城內邸閣所存糧秣,以及武庫所積軍輜極多。

    今得之,於漢軍而言,其意義不亞於再奪下一縣之地。

    《孫子兵法》有云:“食敵一鍾,當吾二十鍾;忌杆一石,當吾二十石。”

    大漢北伐,本就苦於糧秣轉運。

    哪怕是有了獨輪車與鐵索運糧,也要受限於從蜀地至隴右的數百里路途,中間所消耗的人力及物力。

    且又因積弱式微,而讓軍械亦然不豐。

    如此情況下,吳懿喜不自勝,聲稱爲姜維請功亦是情理之中。

    “不敢當都督之言。”

    聞言,姜維連忙執禮,聲音略帶悽然,謂曰,“維本被棄之人,承蒙丞相不棄,容我苟活於世,已感銘五內。今都督不疑我,且不以維粗鄙愚鈍,以大事問之,維已然難報見信之恩也,安敢居功。”

    言罷,不等吳懿出聲,又再度說道,“再者,維所進之言,乃是不忍目睹,郡內鄉里再多增孤兒寡母耳,非是圖功勞耳。”

    “哈哈哈~~~~”

    吳懿聽罷,不由舒懷大笑,連連頷首,“功成弗居,謙遜如伯約,可當此言也!”

    亦不等姜維再此作謙言,便擺了擺手,肅容而道,“此番攻城,所造殺戮頗重,此地黎庶亦難安撫。伯約乃冀縣人,還望不辭勞苦,多與鄉閭三老宗長等周旋,讓黎庶早日安寧。”

    “諾!”

    再次拱手作禮,姜維恭聲而應,“維必竭誠而行。”

    “善。”

    欣慰捋胡而笑,吳懿再敘了些閒話,便自歸營地而去。

    天水郡戰事已了,他自是要作表於丞相報喜,順勢問問是否需要率兵往右,將那隴西郡也佔了。

    至於,此地的各部兵馬,他也重新做了調整。

    除去堵住渭水河谷的吳班部,不可輕易妄動外,他僅留了三千兵馬在天水,其餘皆讓陳式及高翔率領,往街亭而去,歸丞相調度。

    反正如今此地,已不需要駐紮那麼多的兵力。

    且在領千餘人在武都郡,守護漢軍糧道的馬岱,昨日遣人送軍情來。

    聲稱揚武將軍鄧芝,受徵南將軍趙雲之命,護送糧秣及輜重前來天水,約莫十日後抵達。

    屆時,若是丞相有意讓他去佔了隴西,兵力亦然充足。

    而他不知道的是,此番調度,解了丞相諸葛亮的燃眉之急。

    倒不是丞相扼守的街亭,被曹真不顧死傷而攻得岌岌可危,乃是蕭關道那邊的鄭璞,遣人來街亭告急,求援軍!

    而塞道於街亭的兵馬,不可調動耳。

    然也,蕭關道的守禦,即將被逆魏衝破!

    話說馬謖及鄭璞二人,合兵七千,從南安郡取道來蕭關道後,便落下了營寨,塞道而守。

    其中,馬謖的營地,乃是在蕭關前方三十里。

    而鄭璞的營寨,則是蕭關前方五十里,面北而落。

    就如魏延無需丞相囑咐,便早遣騎督趙廣去長離水上游設伏,將魏涼州刺史別遣的騎卒伏擊歸去一樣,鄭璞的職責,乃是防禦從涼州武威郡而來的逆魏援軍。

    畢竟,逆魏多騎。

    從武威郡沿着祖歷河而南下,亦可斜插來隴右。

    再者,逆魏見隴關道無法突破,未必無有可能,從安定郡繞過六盤山-隴山山脈,來襲蕭關道的後路。

    是故,鄭璞與馬謖隔地落營,亦算是相互依託、互爲犄角吧。

    亦是因此,丞相併沒有讓鄭璞歸於馬謖節制。

    抑或者說,如今鄭璞官職爲雜號將軍,權柄在握且又有軍功在身,讓馬謖再來節制頗有不妥。

    自然,若是反之,讓馬謖歸鄭璞節制,以二人的履歷亦不妥。

    有思於此,丞相索性讓他們二人各領本部,分別任事。

    但丞相沒有意料到,正因此緣由,導致了蕭關道的岌岌可危。

    話說二人駐軍以來,因安定郡楊條聚衆叛亂,牽制了魏軍的干係,一直都沒有敵軍來襲。

    然而,事情的轉機,則是曹真別遣將軍戴凌領兵趕赴安定郡,與將軍魏平共力攻打月支城後,楊條勢窮之下,便遣心腹來馬謖營地求援。

    聲稱只要漢軍兵出蕭關,將魏軍一些兵力吸引走,他便願意率衆歸附大漢,任憑大漢編戶落籍等等。

    如此巨大的利益,讓馬謖意動了。

    畢竟,他若是率軍出蕭關,對大漢的裨益,非止於楊條的歸附。

    其一,乃是可分擔街亭的壓力。

    逆魏來援的主力在街亭,他軍出蕭關,可作勢欲繞道斷曹魏補給的糧道,魏軍絕對會分街亭之兵來防。

    其次,乃是以攻爲守。

    安定郡的魏軍,只要攻殺了楊條,必然會轉道來蕭關與戰。

    而他可先發制人,只要軍出蕭關後,逆魏出於攻打月支城時被漢軍突襲的考慮,不得不分兵來扼守。

    從而,讓楊條得以緩解壓力,支撐得更久。

    亦是讓魏軍,從蕭關來襲的時間更晚。

    再次,則是近一月的時日,不見逆魏從涼州武威郡來襲,讓他覺得此道路無有危險了。

    便心生了擴大戰果之念。

    爲此,他親自驅馬來鄭璞的營地,請鄭璞與他一起同往蕭關。

    因以他麾下四部兵力,哪怕佔了蕭關後,除去守備關隘的兵力,也無力對曹魏構成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