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 > 亂世道皇 >第756章 刻薄寡恩
    聽到董越的話,劉協終於明白了這一歷史懸案。歷史上記載,董卓性殘忍不仁,遂以嚴刑協衆,睚眥之隙必扳,人不自保。初進洛陽時,見城中富足,貴族府第連綿,家家殷實,財帛無數,便縱兵收牢。殺人放火,奸**女,劫掠物資,以至雞犬不寧,怨聲載道。

    如此看來,這是史官故意編撰誣衊董卓的。至少劉協這幾天沒有得到涼州軍殺人放火奸**女的消息。至於劫掠物資,其實就是指幫助皇帝尋回皇宮失竊之物。

    不過想來也好理解,歷史是文人寫的,文人是士族的一部分,勢必站在士族的立場上去寫。

    這些士族,偷了皇宮裏面的寶貝,現在董卓奉命去拿走,他們總不能大張旗鼓的說董卓不該要回皇宮裏面的寶貝吧?所以就改一個說法,不說董卓拿走的是什麼,光說董卓從他們家裏拿走了東西。在經過有心人加工傳播,自然就成了殺人放火、奸**女、劫掠物資了。

    劉協終於明白,當初在朝堂上,劉協提出把尋找皇宮失竊的珍寶和接收何進留下的軍隊綁在一起的時候,袁隗怎麼這麼愉快的把這個好事讓給了董卓。

    現在看來,袁隗早就知道,找回皇宮失竊的珍寶,就會得罪整個洛陽的士族,所以才把這件事情讓給了董卓。

    而董卓沒有退路,要在洛陽站穩腳跟,董卓必須要有軍隊撐腰,而接收何進留下的軍隊,這是董卓快速成長的途徑,因此董卓明知會得罪不少士族,還是接下了這個尋寶的活。

    只不過出乎董卓的預料,在有心人的推動下,董卓成了一個十惡不赦的壞人。

    就連發生在董卓進京之前的事情,也栽贓到董卓頭上。比如說吳匡被張津說動,去殺了何苗。也在史書上改成了,董卓爲了得到何苗的軍隊,命董旻去說動吳匡殺了何苗。其實聰明人一眼就看出問題了,何苗死的時候,董卓還離洛陽數百里地呢,那時候的董卓還不知道自己能不能趕到時間,參加這場權力瓜分的盛宴呢。

    說白了,就是羨慕嫉妒恨,因爲董卓及時趕到,分走了原本屬於士族的一大塊蛋糕。

    現在想清楚了這事,劉協對董越的誤解也開了,對董卓的看法也改變了許多,對明日董卓來訪也積極了許多。

    送走了董越,劉協帶着潘穎,徑自去了小王莊,路上平靜如常,一點沒有張讓作亂時那種混亂的狀態,看來董卓在治理城市方面,還是有些本事的。

    出了洛陽城,情況就變得糟糕起來,董卓的兵力的確有些少,新接收的何進軍隊,還有待訓練。另外,洛陽的其他部隊,也不在董卓的掌控之中。所以,董卓的實力還沒有延伸到城外,城外還是亂糟糟的。

    二人沒有多問,催馬急匆匆的來到崔毅的莊上。

    崔毅的莊子一片忙碌,剛剛收割的莊稼正在晾曬儲存,芻稿也要割起來,一方面生活需要,另一方面要完成賦稅。

    劉協的來訪,讓崔毅很是意外。反正現在田裏的稻麥已經收完,崔毅乾脆就放一天假,取消了今天的勞動。

    殺了一頭羊,又叫家丁去鎮上購買了一些酒水,從地裏菜了一些青菜,不到日中,崔毅就弄出一頓酒席來。

    崔毅陪着劉協喝酒,順便說着閒話。說道救駕的獎賞,崔毅苦笑着搖頭。

    “怎麼,嫌皇上獎賞太少,不甚滿意?”劉協以爲,崔毅是覺得皇帝的賞賜太少,心中不滿意。畢竟劉協也只得了一百斤黃金、一百匹錦緞、一百石粟米。至於羽林中郎將的職位,那是因爲劉辯覺得皇宮裏面的衛隊不能信任,這才強行安排的。

    至於崔毅,按照朝廷那些大臣的性格,估計能夠賞十斤黃金、十匹錦緞、十石糧食就不錯了。雖然不多,但是對於崔毅這樣一個家庭來說,還是不少了。

    只不過崔毅的表情讓劉協讀不懂,幾沒有承認,也沒有否認。

    “不是這樣的?”劉協問道。

    “不說這個,來喝酒。”崔毅調換話題。

    “不對啊,怎麼本王就覺得奇怪呢?”劉協看着崔毅。

    “殿下一定要問,那草民就說。其實,皇帝根本就沒有任何賞賜。那天從小樹林離開,中途遇到朝廷來接駕的車隊,我們莊裏的人和河南尹的士兵就被圍起來。等你們走後,我們被分開詢問,大家把事情的經過說了一遍,這才放我們離開了。從那以後,就沒人再來說這件事。要不是今天殿下過來,草民還以爲這件事就這樣煙消雲散了。”

    不可能啊?怎麼說崔毅也算是有功啊,皇上怎麼會忘記獎賞了呢?

    “是不是把獎賞發到崔烈府上,崔烈忘了送過來。”劉協試探着問。

    “當然不是,家兄雖然愛財,但是還不至於貪墨草民這一點錢財。其實,家兄也沒得到賞賜。說是董卓得了大頭,把所有的好處都拿走了,家兄這種九卿,連職位都沒動一下。更別說草民這種上不得檯面的人。”

    不會吧,這也太不合常理了。就算董卓得了大頭,也不至於一點也不給其他人啊。難道崔烈在這次張讓作亂中,也犯了錯?對,肯定是這樣。

    崔烈犯了錯,也立了功,功過相抵,不獎不罰,所以就什麼都沒有了。

    “這次本王來呢,就是先看看,先生是否有意向出仕,本王現在組建羽林軍,武將招募了不少,但是文官還缺。不知道崔先生是否有意到本王的羽林軍中任職?”劉協向崔毅伸出橄欖枝。

    崔毅雖然不是很突出的,但是卻是能識字的文人,而劉協的軍中的確缺這樣的人。另一方面,劉協也想補償一下崔毅,畢竟別人在自己落難的時候幫過自己。

    崔毅沉默了一陣,然後說道:“殿下,草民自知駑鈍,恐難當大任。倒是小兒崔筠,自幼與其伯父之子崔均崔州平和崔鈞崔元平一起學習,倒是明白一些道理,尚可一用。”

    崔均崔州平,水鏡先生推薦給劉備的人選之一,想不到在這裏遇到其弟,不知道這崔筠的本事如何。

    崔毅喚出兒子崔筠,一個二十來歲的小子,頭戴青巾,身穿青色直裾,腰上扎這一條比較寬的腰帶,上面沒有鑲玉,眼神靈動,倒是一個聰明的人。

    給崔毅和劉協施禮,然後陪着崔毅與劉協問答,倒是有些才學和見地,比崔毅要強一些,如果派出去做一個縣令,倒是綽綽有餘。

    反正劉協現在正確人手,就讓崔筠跟着自己,向擔任軍中書佐,等有了功勞,再提拔。

    父子二人謝過,崔筠到後面去告訴母親,然後收拾行李,一會兒與劉協一起走。

    又是一場告別,免不了一些囑咐,崔筠才告別的父母,帶着一個書童,跟着劉協離開了崔家莊。

    繞道去了小王莊,帶上奶媽,春蘭、白山等人回到羽林署。安置好崔筠、白山和劉協的護衛,劉協帶着潘穎入宮,去找閔貢。

    閔貢當初也救過劉協,只不過得到的獎賞並不怎麼樣,只是從河南中部尉調到宮中做了郎中。

    郎中是帝王侍從官的通稱,其職位僅次於丞相、尚書、侍郎等高級官員。職責爲護衛、陪從,隨時建議,備顧問及差遣。因爲常年伴隨帝王左右,所以位置不高,但是權力很大。

    說起來閔貢從地方到中央,算是升遷。可是具體到閔貢身上,這就不算什麼。閔貢不是大家族出身,就算當了郎中,也挨不到皇帝的邊。失去與皇帝接觸的機會,閔貢很難有出頭之日,還不如在河南,至少俸祿要多一些,生活簡單一些。

    在宮中轉了一圈,居然沒有找到閔貢。劉協又去光祿寺打聽,這才知道,閔貢被派到濯龍苑值守去了。

    也是,閔貢沒有世家作爲底蘊,怎麼會派到皇帝身邊做事呢?劉協真是昏了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