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 > 亂世道皇 >第870章 新車現世
    第一輛四輪馬車順利的下架,作爲主持生產的劉剩,高興得連飯都忘記了喫。牽來拉車的馬匹,套上籠頭,架上車轅,馬車輕快的跑起來。一匹馬拉着這樣一架馬車,都能輕快的跑起來,這是劉剩沒想到的。

    馬車圍繞着洛陽跑了一圈,二十多里路,馬車只用了不到一個時辰就跑下來了。速度比兩輪馬車快了不少。新產品自然容易引起大家的注意,特別是一輛全身銀色的馬車,反射這金屬光澤,更是給大漢人高大上的感覺。

    一路上,許多有頭腦的生意人上車試試車輛的性能,穩定,舒適,可不是兩輪馬車可比擬的。很快,四輪馬車就在一些人的心中留下了印象。

    第一映象自然是美觀,銀白色的車身,一眼就看出全是金屬做的,這可比木頭做的高一個檔次。特別是可以兩邊滑動的車窗,以及車窗後面白色的紗簾,簡直是絕妙的搭配。劉協在設計車窗的時候,是沒有設計窗簾的,這是劉剩根據具體情況加進去的。馬車跑動,窗簾飄動,真是一種享受,特別是被窗簾過濾過的風,吹在身上,很是舒服。現在是冬天,只需關上窗戶,裏面就暖和起來。因爲在馬車的中間放着一個鑄鐵火爐,裏面的炭火燒得旺旺的,上面的銅壺咕嚕咕嚕冒着熱氣,隨時都可以倒出來喝。關鍵是在馬車奔跑的時候,這個銅壺裏面的水不會灑出來,這可是兩輪馬車做不到的。

    第二映象就是實用,馬車的輪子是六尺寬,適合大漢朝所有的車道。自從秦始皇規定車同軌過後,漢朝沿用秦朝的六尺車軌,所有的道路都是按照六尺修建的,如果車輪過大或者過小在漢朝的道路上行駛都是很喫力的。小王莊的馬車考慮了這一點,車輪之間的距離規定爲六尺。還有就是車轅,長短和距離設計,既適合馬拉車,也適合牛拉車,對中下層收入家庭來說也是可以購買的。關鍵是一匹馬能拉,兩匹馬也能拉,這對只能飼養一匹馬的家庭來說的確是福音。

    第三映像就是載重,四輪馬車載重比過去的兩輪馬車大多了,不但可以座六人,還可以放東西。過去了兩輪馬車只能做兩個人,還沒地方放東西。

    第四映像當然是穩當。兩輪馬車在馬匹跑起來的時候,前後上下顛簸得厲害。也正是因爲如此,劉協寧願騎馬也不願意座馬車。特別是馬在奔跑的時候,馬的身體上下晃動,車輪壓着不平的道路,那顛簸可不是常人能夠承受的。四輪馬車在這方面做得很好,車轅是活動的,馬在奔跑的時候上下起伏,會通過車轅與車廂連接處的轉軸消耗掉,對車廂一點影響都沒有。道路不平產生的抖動,會被車輪,車駕的減震減小到最低,對於坐在車裏的人來說,沙發上的彈簧也是有減震的作用,所以那些細微的震動幾乎是感覺不到的。

    第五是豪華,馬車除了車架是全金屬的外,裏面可全是高檔材料,沙發可是用最好的獸皮做的,毛茸茸的,人躺在上面那簡直就是享受。不過劉剩說了,內飾可以根據買家家的需求安裝。可以是空馬車,裏面就是一個長一丈,寬六尺,高五尺的空間,用於拉貨物是非常好的。當然也可以裝硬木板座椅,這樣成本就低不少。當然也可以像這輛馬車一樣,裝豪華沙發,不過內飾可就貴了,比馬車本身都還貴。

    不過大漢人有錢,特別是第一批定製四輪馬車的大漢人可是非常有錢的。原因很簡單啊,小王莊是皇帝的產業,不管這四輪馬車行不行,先給皇上一個面子不是。

    整輛馬車耗費鋁合金近二百斤,爲了安全着想,鋁合金板子都是五毫米厚的,可比前世那些做窗戶的方料厚多了。因此車輛的承重能力就大大加強,劉剩已經試驗過了,車輛全部裝糧食,可裝一百多石糧食,相當於後世的四噸還多。

    這可不是木製的兩輪馬車可比的,一輛木製的兩輪馬車,裝幾十石糧食就不錯了,還風吹日曬的,特別是遇到下雨天,根本無法趕路,因爲糧食要被淋壞。這四輪馬車就不同了,只要把車窗車門關上,馬車裏面可是不會進水的。

    當然,這些人還沒傻到用這麼豪華的馬車去拉糧食,因爲他們定製的都是豪華馬車。

    繞城一週,劉剩就收到了十多輛馬車的訂單,於是匆匆忙忙的會小王莊組織生產去了。

    金谷中,滑輪組和機械吊臂研製出來,首先用到的是在鍊鋼爐前,過去全靠人工往鋼爐裏面加料,現在不同了,滑輪組的實施,減少了人力。吊臂的轉動,使大量的礦石能夠從平地到高爐的爐口。

    當蒲元看到這不大的機械吊臂居然能夠讓工人們少付出這麼多勞力,心中簡直是對劉協佩服得五體投地,就連劉協給他去小王莊陪蒲老管家的假期都取消了。

    彈簧還在試驗當中,劉協只是告訴馬均和蒲元,彈簧就如同軸承,在機械之中的運用範圍極廣,所以大的小的粗的細的長的短的都要能夠生產。

    當然彈簧比軸承要求還要高,那就是彈力,有的需要強,有的需要弱,這就要靠鋼絲的粗細和材質來調節,這可是一個課題,蒲元在全身心的帶着兄弟們在嘗試,從龍門運來的紙張無限制的提供給他們使用。一堆堆的紙張記載着蒲元的實驗有多麼艱辛。

    但是蒲元沒有放棄,因爲馬均的軸承不但已經研製出來了,還做成了滑輪組,做成了機械吊臂,這可是成功。

    蒲元需要成功,需要比馬均更大的成功,因此劉協說得比軸承運用範圍更廣的彈簧,蒲元一定要研究出來。其實蒲元不知道,他研究的減震彈簧現在已經開始推向市場了。

    馬均接下來的課題是研究軌道,目標就是從採礦的地方鋪設到鍊鋼爐前,當然除了軌道,還有軌道上面運行的小火車,當然是人力推動的,不過這樣也比全靠人工拖到鍊鋼爐前面要強得多。

    劉協把圖紙交給馬均,至於大小,就讓馬均根據金谷山洞設置,這是劉協今後要生產火車的雛形。

    只要這小火車研製成功,在這個基礎上,增大體積,然後裝上蒸汽機,劉協的火車運載的任務就算完成。

    過去劉協好高騖遠的去研究蒸汽機,現在想來也的確是步子邁得太快了,連基礎的軸承彈簧都沒解決,就去研究高端產品,劉協覺得自己應該承擔這些年耽誤的時間。

    武器生產自然是從洛陽城中請來的那些工匠在實施,因爲他們就是生產武器的。馬均和蒲元二人,劉協可捨不得他們去生產武器,他們的工作是研究,開發新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