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 > 漢末之龍起荊襄 >二百三十章 水患擔憂
    “軍隊操練有難度,一是將領與士卒同心,二是律令要明確,令行禁止,這樣的部隊是作戰勝利的先決條件!”

    劉琮說道,賀齊是劉琮看中的人,有些思維該灌輸的還是要說,況且也沒說錯,歷史上但凡能戰無不勝的軍隊,如孫武,吳起,韓信,周亞夫,強軍都是軍令嚴明!

    “齊明白,聽聞公子練兵與士兵同甘共苦,令行禁止,公子由於一些客觀原因,也多次被罰。”

    這一點賀齊是佩服的,劉琮被罰大多是公務原因,比如接待時間過長,導致被罰!但是劉琮不會爲自己找藉口,在軍營就得按照軍營的規矩來。

    “學習也是非常重要,法家喜歡愚民,但是琮不喜歡,在琮看來,越是正確的道理,正確的道路,百姓不管聰明與否,都會爭相跟隨!而且百姓知識越高,越不容易被野心家所矇蔽!

    軍士與我等一同操練,出生入死,在軍營能學習一些工匠或者文化都是很好的,戰場生死難料,如果因傷退伍,日後也有生計!”

    劉琮繼續說道,讓士兵每日抽出時間來學習是會耽誤一些操練的,雖然每日僅僅抽半個時辰到一個時辰,但也是會影響到一些操練,一些統兵將領是不理解的。

    劉琮也有私心,普及文化,這些士兵學會識字之後,他們退伍之後便會回到家鄉教自己的兒女或者親屬,同時也會增加對劉琮的歸屬感。

    賀齊沒想到劉琮是爲了這點,有些事不能明說的,軍士出生入死,真正能榮歸故里的幾乎屈指可數,大多數的結局都不好,戰場上落下了一身病,自身又沒有手藝,退伍之後只能靠着微薄的收入養家餬口。

    “公子遠慮!”

    “夫將者,腹心也;兵者,手足也。”

    劉琮拍了拍賀齊,劉琮觀察了賀齊部操練情況,基本與新軍操練已經相同,其指導員,軍法官大多是從蔣琬部調用,因此操練起來入手很快。

    賀齊操練的強度尚可,不如王越所部,這是有原因的,賀齊部參戰不多,若是一開始就操練強度過高,很容易引起軍士不滿。

    這是一種心裏,等他們的伙食將身體調整好之後,而且有戰功了,看到了戰功的錄入,心裏便會發生改變!

    強軍說起來很簡單,恩威並用,賞罰分明!但是做起來難!賞罰分明,就意味着一定要公正嚴明,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到的。

    歷史能做到的不多,如岳家軍,戚家軍!岳飛爲了保證軍法,跪在母親身邊訴說自己親舅的違法亂紀,最後還是殺了自己的舅舅以正軍法!楊素雖然嗜殺,但是他能做到微功必錄!

    在楊素的部隊裏面,哪怕士兵再小的功勞,楊素都會將其錄入,並且爲其請賞,後世的戚繼光也是如此!軍士都願意跟隨楊素,跟隨楊素雖然有被殺的危險,但是跟着他更容易封侯獲得賞賜!

    戚繼光雖然軍法嚴酷,同樣也是一樣的道理!和管理公司一樣,我跟着你雖然更累,但是錢多且公正,依然會有大量的人願意!

    從軍營出來,劉琮心裏也是有些底了,雖然賀齊在歷史上有很大的名氣,還是要自己親自見識一下,如今是放心了。

    “派人去丹陽,調祖郎來此地,歸於蔣琬麾下統轄!”

    劉琮吩咐王越,劉琮準備回吳縣,太史慈,周瑜等人還在吳縣,會稽的問題不是短時間能解決的。

    這也是劉琮希望拆分會稽的原因,一旦拆分之後,會稽北部可以慢慢來,而南部可以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如同廬陵郡一般。

    “公子,江夏已經送來六百戶,原先皆是黃巾,還請公子安排!”

    劉琮過去看了看,烏泱泱的一大片,許多人眼睛裏都沒有光,如同行屍走肉一般!劉琮知道他們是原先盤踞在江夏,汝南,廬江交界處的黃巾。

    “公瑾,麻煩你安排喫食給到他們,主要是粥爲主,可以添加一些肉糜!先讓他們在此地休息五天!”

    “諾!”

    動亂是殘酷的,特別是許多黃巾,他們只是隨波逐流,黃巾平定之後,他們不是良民,被官府一直追殺,只能是東逃西躲,生活不忍直視!

    眼神之中滿是死氣,如果只有一二十戶,劉琮交代一下即可,但是六百戶,數千人,這便不一樣,首先要激發他們對生活的渴望!對未來的希望!

    “高寵,你負責維持秩序,每人依次發放,王越,你帶着狼衛協助後勤多做饅頭,太史慈,注意巡邏以及安頓好晚上的值班人員!”

    先讓他們喫個五分飽或者七分飽,養養胃!你現在去和他們說教,他們聽不見,也聽不到!他們現在只知道餓,他們並不知道爲什麼會來這裏,也不知道等待他們的是什麼!

    “通知于吉,這三天爲這些百姓看病,陳沖,去一趟桐梓,將信件給到桐梓縣長!”

    安排在吳縣是肯定不行的,吳縣的這些世家都不會同意,再說吳縣人口本來就偏多,劉琮還想從吳縣遷移一些到會稽南部去開荒。

    黃巾之亂對大漢朝有極大的影響,可以說是黃巾之亂開啓了天下大亂的格局,同時使得在編人口大幅減少,國力大幅下降!

    黃巾雖號稱百萬,兵士有沒有百萬不說,但是數百萬的黃巾農民是有的,黃巾之亂被平定之後,部分有潛力的黃巾就各個世家吸收爲死士,或者被收爲私兵!

    這些都變成了不在編的百姓,使得原本收入就不夠的大漢朝進一步衰減,而地方諸侯,不少有野心的世家實力都得到增長,土地兼併的問題不僅沒有解決,反而更嚴重。

    劉琮之所以不太願意去涉足中原也有這方面的原因,中間實在過於複雜,還不如等他們混戰之後,再破而後立,那時候更爲簡單。

    吳縣的土地兼併問題也是非常嚴重,劉琮也要着手解決這個問題,這個問題上,如何能讓世家願意讓出土地也是劉琮需要想法的。

    劉琮的想法是官府出資從這些世家手中收購土地,官府佔有一定量的土地,佃農可以在官府這邊租種,租金與稅收等同,這樣極大的降低農民的壓力。

    不過這些要有先決條件,吏治清明,任何的制度或者決策,某些程度上都是好的,但是吏治決定了其好壞。

    其次是官府的稅收必須足夠,不需要依賴田地的稅收,或者說田地稅收只需要佔到一小部分比例。

    目前來說,鹽鐵茶煤皆是專營,書局也是專營,這些是官府的來源,荊州還有油,棉花等稅收的來源。

    豫章目前也在推廣種植花生,花生榨油是趨勢,但是收益並沒有想的那麼大,主要還是各項成本太高,如運輸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