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 > 穿越宋朝當太子 >第二百八十七章 錢莊
    交子,是世界最早使用的紙幣,最早出現於四川地區,發行於1023年的成都。最初的交子實際上是一種存款憑證。宋朝,四川省成都市出現了爲不便攜帶鉅款的商人經營現金保管業務的“交子鋪戶”。存款人把現金交付給鋪戶,鋪戶把存款數額填寫在用楮紙製作的紙捲上,再交還存款人,並收取一定保管費。這種臨時填寫存款金額的楮紙券便謂之交子。

    宋仁宗天聖元年(1023年),政府在成都設益州交子務,由京朝官一二人擔任監官主持交子發行,並“置抄紙院,以革僞造之弊”,嚴格其印製過程。這便是我國最早由政府正式發行的紙幣——“官交子”。

    它比美國(1692年)、法國(1716年)等西方國家發行紙幣要早六七百年,因此也是世界上發行最早的紙幣。“官交子”發行初期,其形制是仿照民間“私交”,面額依然是臨時填寫,加蓋本州州印,只是分了一定等級,從1貫到10貫。並規定了流通的範圍。

    宋仁宗時(1039年起),一律改爲五貫和十貫兩種。到宋神宗時(1068年起),又改爲一貫和五百文兩種。發行額也有限制,規定分界發行,每界三年(實足二年),界滿兌換新交子。首屆交子發行貫,備本錢貫(以四川的鐵錢爲鈔本),準備金相當於發行量的28%。後來因供應軍需超額發行,交子嚴重貶值。1105年遂停止發行,改用“錢引”。

    趙昕本來想成立帝國銀行,但由於銀行系統太過於複雜,而且各種項目層出不窮,所以趙昕打算先以大宋皇家商會的名義,成立錢莊,而後待錢莊推行至大宋全境後,再將銀行正式的推出來,一步一步來,正所謂心急吃不了熱豆腐。

    在中國封建社會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中,長期存在的多元化貨幣制和多種貨幣混合流通狀況,使貨幣兌換在春秋戰國時期已經存在。兌換業務則自西漢開始出現,到唐宋有所發展,始由金銀店、櫃坊等兼營。元及明初,政府欲專行紙鈔,民間仍用銀錠和銅錢,銀、錢、鈔三品並行,多種公私機構商號兼營兌換業務。

    明英宗正統年間(1436-1449),大明寶鈔貶值,政府放鬆用銀禁令,銀錢公開流通。此後幾代,由於私錢龐雜,銅錢輕重不一,成色各異,制錢、私錢、白錢三者之間的比價差異大,變動多,兌換業更爲發達。如嘉靖時大開鑄爐,錢幣名類繁多,單是制錢就有金背、旋邊等幾十種名目。

    在此情況下,販賣銅錢和私鑄私熔更多,乃出現若干專營銅錢兌換的金融組織,稱爲錢店,又叫錢鋪、錢莊、兌店、錢肆、錢桌或錢攤。嘉靖八年(1529),私販銅錢猖獗,朝廷下令禁止販賣銅錢。導致經營貨幣兌換業務的錢桌、錢鋪等“私相結約,各閉錢市,以致物價翔踊”。

    明萬曆五年(1577),龐尚鵬奏準設立錢鋪,是爲錢鋪法定之始,以市鎮中殷實戶充任,隨其資金多寡,向官府買進制錢,以通交易。

    從錢鋪發展到錢莊,開始的時候,許多錢莊並非單純做銀錢兌換,往往兼營其他行業。如上海錢莊的鼻祖爲“浙江紹興人”,傳說“乾隆年間他在南市老城廂開設炭棧兼做銀錢兌換生意”;寧波錢業鼻祖稱“方七”者,原是個鞋匠。又如南京、九江錢莊有“兼做彩票”者;樂平地方有“布店兼營者”;在南昌、上海有些錢莊因兼營米業又稱“錢米店”。

    明末,錢莊已成爲一種獨立經營的金融組織,不僅經營兌換,還辦放款,供給簽發帖子取款的便利,原來在兩地聯號匯兌的會票,也成爲錢莊發行有鈔票性質的信用流通工具。此外,若干小規模的兌錢鋪、錢米鋪等,在農村相當活躍。隨着錢莊的發展、家數增多,到清朝各地先後出現了錢莊的行會組織。

    宣武五年十二月,趙昕下詔,在開封成立了大宋第一家錢莊,並且趙昕帶頭朝錢莊存了十萬兩黃金,而後朝中大臣們也紛紛開戶存款,不過也就是幾千輛,幾百兩而已。

    當宋朝官府的告示張貼出來,不僅開封的百姓們轟動了,也紛紛前往錢莊存錢,多的幾百貫,少的幾貫,而錢莊是來着不拒,哪怕你存一文錢,都是可以的。

    當那些做大生意的鉅商看過一遍規則,更重要的是的得知錢莊是皇家商會在後面支撐的時候,紛紛從家中拉來一車車金銀銅錢存進錢莊。

    他們這些走南闖北做大生意的鉅商,每一單生意的成交價都在萬兩銀子以上,甚至幾十萬兩,想想看,一萬兩銀子,那重量得有多重?得用牛車馬車拉着,從南方拉到北方購買貨物,再把貨物拉到回南方出售。

    在一些鉅商拿着銀票到異地支付貨款,嚐到其中的方便與安全後,更多的商人,有錢人也開始把銀子存入帝國銀行。

    緊接着第一家第二家第三家錢莊開始在各州府建立,要不了多久就會遍地開花,當金融的觀念深入人心之後,大宋這艘巨輪就正式踏上了資本主義的道路。

    爲了錢莊的推廣,趙昕下令取締了交子,雖然不少川商反對,但失之東隅,收之桑榆,趙昕隨後開放了井鹽的買賣,這些川商們見有利可圖,便默認了錢莊的誕生。交子正式退出了歷史的舞臺。

    趙昕登基五年了,宋朝每年鑄造的銅錢依舊是仁宗時的銅錢,有大臣見錢莊成立了,便上了奏疏給趙昕,勸趙昕重新鑄幣。

    趙昕便按照一定比例重新鑄造了銅錢,命爲宣武通寶,除此外,還鑄造了一批金幣和銀幣。

    金幣的正面是趙昕的頭像,反面是一副縮小版的大宋皇宮圖,圖案很是精美。銀幣的正面是仿照兩宮皇太后的頭像,反面是一顆搖錢樹,銀幣相對金幣而言的話就有點土了。

    當第一枚鑄造幣被送到趙昕手裏的時候,趙昕看着上面自己威嚴姿態的模樣,不知總得就想起了袁大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