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 > 直播:全能藝術家 >第238章 泰山之巔,雲海日出(求訂閱)
    四女的手,指向着東方東方有的,在展露的,是什麼?!

    東方有的是瑰麗榮華的色彩,東方有的是偉大普照的光明出現了,到了,在這裏了……

    大量的染工,在層累的雲底工作。

    無數蜿蜒的魚龍,爬進了蒼白色的雲堆。

    一方的異彩,揭去了滿天的睡意,喚醒了四隅的明霞

    光明的神駒,在熱奮地馳騁……

    雲海也活了眠熟了的獸形濤瀾,又回覆了偉大的呼嘯,昂頭搖尾的向着顧南他們,向着所有正在欣賞它們的人們。

    再看東方太陽已經掃蕩了他的阻礙,雀屏似的金霞,從無垠的肩上產生,展開在大地的邊沿。

    起……起……用力,用力。

    純焰的圓顱,一探再探地躍出了地平,翻登了雲背,臨照在天空……

    或者不能夠用“美”來形容,顧南想用的是“神奇”二字。

    趙主任走到顧南身邊向他問道:“南神,泰山日出是我們泰山四大奇觀之首!您今日一見,感覺如何?!”

    “神奇!”

    顧南讚歎道,“是一種超脫美的存在!”

    “那筆墨紙硯都已經替您準備好了……”

    趙主任指向一旁,一方古色古香的書桌,靜靜地佇立在那。

    書桌之上,筆墨紙硯,樣樣不差。

    趙主任一邊領着顧南走向書桌,一邊說道:“您可以將您看完日出之後的感想寫下來,或者描寫一下我們泰山的日出。想必只要您的文章一出,必定會吸引許多人來我們泰山旅遊的。”

    顧南卻是搖了搖頭說道:“趙主任您也說了,泰山日出是泰山四大奇觀之首。不過哪怕是‘之首’,也不過是其中之一而已。所以,光寫日出哪夠啊?!日出哪裏都有,而之所以泰山日出能成爲奇觀,正因爲它是泰山!所以,我應該寫的是‘山’,而不是‘日出’。可不能捨本逐末喲!”

    “嗯,沒錯!”

    趙主任點點頭,稱讚道,“咱們泰山的四大奇觀:泰山日出、雲海玉盤、晚霞夕照、黃河金帶,雖然都是不可多得的美景。但正因爲泰山,才能夠形成這一番美景。咱們可不能捨本逐末了,受教受教!”

    顧南沒有再接話,而是提起筆蘸了蘸早已研好的墨,在鋪好的宣紙之上寫下兩個大字望嶽。

    “望嶽?!”

    “這不就待在泰山頂上嗎?!還要望哪座山???”

    “腹稿啊!難道說是在登山前就寫好的,寫的是在山腳下望泰山的情景嗎?!”

    “有可能!”

    ……

    彈幕均是有些不解顧南標題這兩個字的含義。

    站在一旁看着的趙主任也是有些不解,不過他絲毫不露聲色,只是準備靜靜地看下去。

    他相信,顧南是不會讓他失望的。

    果然,顧南寫下的第一句,就讓他覺得200萬花的值“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岱是泰山的別稱,又因爲泰山是五嶽之首,所以便叫做岱宗。

    岱宗夫如何,意思是說,泰山到底是怎麼樣的呢?

    後一句,“齊魯”兩個字,分別指的是齊國與魯國。

    古代齊魯兩國以泰山作爲交界,齊國在泰山的北邊,魯國在泰山的南邊。

    “青未了”指的是泰山翠綠的顏色一直連綿不盡。

    而連起來意思是說,在齊國與魯國整個地境都能看到泰山青綠的顏色。當看到這一句詩時,你能想到泰山究竟有多大?

    這簡直是連綿幾千裏,無窮無盡呀!

    而在我們眼中,關於泰山雄偉壯闊的形象也在這一句詩當中無比形象地跳躍了出來。

    趙主任是個文化人,而且做了這麼多年的泰山風景區負責人,他對泰山的瞭解程度放在全國範圍來說,都是數一數二的。

    所以這一句詩,顧南兀一寫下,趙主任便能夠看得明白,並由此認定這首詩寫得十分不賴。

    但是,顧南直播間的觀衆們跟趙主任根本就比不了,他們中間的絕大多數人,都不明白顧南這句詩寫的是什麼意思

    “岱宗夫如何是什麼意思???”

    “齊魯青未了又是什麼意思???”

    “如何我明白是什麼意思,但前邊的‘岱宗夫’是什麼東西?!聽起來像是個男人的名字啊!”

    “未了我也明白是什麼意思,但前面的‘齊魯青’是什麼東西?!聽起來像是個女人的名字啊!”

    “難道南神要描寫的是一個愛情故事?!”

    “這首詩明顯沒有《蜀相》好懂啊!蜀相兩個字一看我就知道是寫諸葛亮的。”

    “‘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咱們一看就懂啊!這個第一句,我是真的看不明白。”

    “不明白就對了!咱們越看不明白,就越證明這首詩厲害!”

    “你說得好有道理,我竟然無法反駁。”

    “確實是這樣,不過我們這些普通人看不懂,並不代表有文化的人看不懂。你們看那位趙主任的臉色,明顯是很驚喜啊!”

    “那就成了!南神的200萬,應該能夠到得了手!”

    ……

    《望嶽》和《蜀相》雖然同爲詩聖杜甫的作品,但《望嶽》卻要比《蜀相》更加晦澀難懂。

    顧南繼續在往下寫着

    “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曾雲,決眥入歸鳥。”

    寫完這兩句,直播間內的彈幕發生了一些變化“我好像有一些看懂了。”

    “這兩句詩描寫的是泰山的景象,以及看到這番景象之後,詩人的感受。”

    “那具體寫了些什麼?!這兩句詩是什麼意思?!”

    “這我就不知道了!”

    “看到這,我覺得這首詩其實並不咋地呀!”

    “對啊,我知道它可能寫得好,但是看不明白有個錘子用!”

    ……

    這就是在現代社會寫古體詩的尷尬了看不懂!

    放在古代,不會出現這樣的情形。因爲古代要麼自己就會欣賞;要麼,完全不識字。

    會識字的讀書人一看這首詩就知道意思;而不識字的,你在他面前解釋他也不感興趣。

    可問題是,現代社會卻與古代完全不同。

    現代社會大多數人都識字,這首詩裏面所有的字也認識。

    可是,認識是一回事,知不知道它的意思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或者說,你單獨的每一個字的意思我都明白,但是放在一起我就看不懂了。

    這真的是一個極爲尷尬的情形。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