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 > 回到明朝做仁君 >第五五四章 張居正新一輪的改革
    皇帝要爲太后舉行法會的消息很快就傳遍了整個京城。

    一時之間,朝野內外議論紛紛,很多人大肆稱讚皇帝的孝心,彷彿在整個京城當中沒有其他的事。

    除了稱讚皇帝的孝心之外,其他事情就不要做了。如果你要說了其他的話,就會有人來說,你在這個時候居然說出這樣的話,你還是不是人?

    皇帝彰顯孝心,也正是我們向皇帝學習的時候。在這個時候我們最應該做的就是回家盡孝,不要再說一些亂七八糟的怪話,這個時候,就沒有比什麼比皇帝的孝心更重要的事情。

    大明朝以孝爲本,這樣的事難道不應該嗎?

    這種言論甚囂塵上,很快就在京城當中取得了主流的地位,使得京城當中其他一些不和諧的言論權都被壓制了。

    這讓那些想要等到皇帝回來之後說話或是搞事的臣子一時之間都有些不知所措。

    內閣。

    張居正看着各地送來的奏報,又看了看眼前京城的一些奏疏,臉色有些無奈。

    他揉了揉額頭,苦笑着搖了搖頭。

    作爲官場上的老油子,張居正怎麼可能會看不明白這裏面都是一些什麼事情。

    顯然皇帝從南京回來之後,就是不想聽任何人說一些廢話,所以皇帝纔會把這次的事情談出來,京城那些言論他也看得明白。

    這些事情如果說沒有人在操縱,那就有了鬼了。

    事實上朝中的一些大臣們都明白,京城當中有一些人在暗中操縱着輿論,很多人都是他們的口舌。

    無論是街邊演戲的,還是那些說書的,都是他們的最底層。

    他們在中層的讀書人和當朝的官員當中也有人。

    這些人很難區分,有的人是真心實意的這麼說話,有的人就是被人收買的。

    這件事究竟是誰做的,張居正一點都不想去探究。

    可是有些事,不是你不探究就不知道的。畢竟有些事情是很好尋找脈絡的,比如這些人的行蹤。

    他們平常彷彿隱藏的人羣當中,可是一旦他們出沒,基本都是讚頌皇帝的,要麼就是誇獎海瑞這種官員的;有的時候也在到處講解朝廷的政策,簡直就是最好的普法人員。

    張居正的改革也不止一次地受過這些人的恩惠。在這樣的情況下,張居正只要不傻,就知道是誰在背後操縱這件事了。

    再結合現在的情況,張居正就更能推斷出皇帝要幹什麼了。想到這裏,張居正嘆了一口氣。

    這個時候,外面突然一個身影走到張居正的面前說道:“閣老,張大人來了。“

    “請他進來吧!”張居正緩緩的說道。

    時間不長,一個身影就從外面走了進來。

    他徑直來到張居正的面前,恭恭敬敬的行禮道:“閣老。”

    “坐吧。”張居正笑着說道。

    等到張學顏坐下,張居正這才繼續說道:“這次從南方趕回來,一路上辛苦了。你在南方做的事我也聽說了,很不錯。”

    “盡一些本分罷了。”張學顏笑着說道。

    事實上,朝中的大臣都明白,張學顏這一次恐怕要被皇帝着重提拔了。張學顏這些年一直都在到處跑、到處做事,按照朝廷給的酬勞,他應該升官了。

    在土地改革之前,他就應該升到六部尚書的位置上。結果朝廷派他主持江北的改革,這一忙就是好幾年。等到他回朝的時候,應該升上去了。

    可是陛下跑到了南京城,張學顏又跑到南京城去陪陛下。這次的時間雖然不長,但是事情可沒少做,可以說又立下了功勞,那麼就更應該再升一步了。

    張居正也想到了這一點,只是他們沒想到的是另一件事。

    “這些年辛苦了。”張居正笑着對張學顏說道:“這一次回來之後,朝廷也決定了,不讓你繼續在外面奔波了。”

    張學顏的心裏面雖然早有準備,只不過還是有些感慨。這些年自己還是耽誤了,不然以自己現在的地位,早就已經走到上三部尚書的位置了。

    所謂上三部,指禮部、吏部和戶部,朝廷當中權柄最重的三個衙門。

    禮部看起來是一個掌管禮儀的衙門,似乎沒那麼重要,但它有一項很重要的權力,那就是掌管着全國的教育和科舉。這項權力可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吏部就不用說了,管着官帽子。

    戶部也是一樣,掌管着全國的財權。

    相比較起來,下三部就沒有那麼強了。

    兵部名義上很強,掌管全國兵馬。可實際上兵馬的動作並不是兵部說了算,基本都要朝廷商議決定之後。

    刑部就更不用說了,基本在政權層面沒有什麼太大的作用。

    工部對於很多大佬來說,那就是一個修房子的地方,最多最多也是管管河堤,這方面還要朝廷集體研究決定,單獨做決定的時候不多。

    在這樣的情況下,上三部纔是所有人的追求。

    在上三部當中,禮部和戶部基本屬於內閣的自留地。很多時候,即便不是內閣大學士兼任,也是由內閣首輔任命親信掌管。

    張居正上位之後,就兼過一段時間的戶部尚書。只不過後來張居正的權柄越來越盛,他不得不放棄。

    其中戶部和禮部,還是很多翰林的進身之階。大明朝有規矩,非翰林不得入閣,他們想要邁進內閣,就需要走這一步。

    其中比較特殊的就是吏部尚書。通常情況下,這個官位是留給那些不是翰林出身的官員的。他們不能入內閣,但是可以掌控吏部,算是朝廷對內閣的一種牽制。

    只不過這種制度現在已經越來越不明顯了,大家都不太在意這種東西。很多時候,說它有用,它就有用;說的沒用,它就沒用。

    即便如此,很多非翰林出身的官員也想要拿到吏部尚書,其中張學顏就是如此。

    官場之上耽誤一步,那就耽誤很多了。張學顏這不是耽誤一步,而是耽誤了好多年。

    雖然他不太在意,想着做些實事。可是這種做實事得不到回報的感覺也沒那麼好。

    “不知閣老要安排我去哪兒?”張學顏擡起頭緩緩的說道。

    他的語氣平穩,情緒安定,看起來似乎並不是很在意這個東西。

    實際上他已經有了猜測,六部尚書給一個位置。具體哪個位置,暫時還不清楚。

    吏部尚書是不可能了,雖然王國光老尚書要退了,但是那個位置也不是自己能拿得到手的,花落誰手自己還不清楚。

    “戶部尚書。”張居正笑着說道。

    張學顏一愣,不過馬上就恢復了過來。

    雖然有些出乎預料,但也還算在情理之中。畢竟自己忙了這些年,也應該有些獎勵了。

    看到張學顏不驚不喜的樣子,張居正忽然來了惡趣味。

    “還有,陛下想讓你入閣。現在內閣缺人,你正好來幫幫我。”

    “申閣老留在了南京城,張閣老回了老家。京城裏面只有我一個人,實在是忙不過來。”

    張學顏有些喫驚的看着張居正,喃喃道:“閣老的意思,是讓我入閣?”

    點了點頭,張居正有些狐疑的問道:“怎麼了?有什麼問題嗎?”

    “可是,我不是翰林出身……”張學顏有些反應遲鈍的說道:“這不合規矩。”

    “什麼規矩?大明朝什麼時候規定了只有翰林才能入內閣?這是誰的規矩,我怎麼不知道?”張居正一臉的不在意。

    張學顏頓時就沉默了下來。

    他明白這代表了什麼。不是張居正不知道,而是他根本就不想知道。這條也不是什麼朝廷的明文規定,但就是朝廷的規矩。

    這些年,這項規矩雖然有被打破過,但是絕對不會如此輕描淡寫。

    張學顏也是官場上的老人了,明白官場上的任何風吹草動背後都隱藏着很大的事。

    何況這次的事對官場來說,絕對不是什麼風吹草動。

    張居正改革官場之心由來已久,只不過這麼多年來從來都沒有實現過。

    現在看來,張居正還是不死心,一直想動手。

    這些年,張居正爲了推行他的一條鞭法,對官員們妥協得很厲害。現在看來,他又要動手了,而且這一次的動作很大,上來就從內閣入手。

    張學顏不僅有些遲疑,這是誰給張居正的勇氣?

    張學顏的腦海之中不禁閃過了一個年輕的身影。

    這些年,張學顏在外面亂跑,做的事很多,對朝廷的政策和動向也有所把握。但是和那個年輕的身影接觸的並不多。

    這一次在南京,張學顏徹徹底底的和那個年輕的身影有了接觸。

    雖然兩人的見面依舊不多,也沒有發生什麼事,可是自從進入南京城之後,張學顏就感覺到一個巨大的陰影籠罩在江南。

    一切看似紛亂,但是都被那個巨大的陰影所掌控。

    在這一刻,那個年輕的身影和陰影逐漸合成了一體。

    張學顏也明白,很多傳言都不是真的。

    那個年輕的身影絕不像外人以爲的那樣懦弱無能、只知道躲在張居正的背後。也絕不像外人以爲的已經二十多歲了還不想着親政。

    那個年輕的身影比任何人想象當中的還要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