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 > 大唐開局震驚李世民 >第1684章 真正計劃
    水利工程搞的到處都是,同時神州還有了化肥.

    並且儘管正如孫思邈所言,神州這地方能用得起藥鋪配置的治蟲藥儘管價錢還是偏貴,一般的農戶家也用不起,但是,也還是有不少地方已經悄然用上了。說到底,用來殺蟲的藥材和一般的藥材交集較少,價錢實際上本來也不會高到哪裏去。

    而這種種因素綜合作用之下,產生的結果自然就是神州這地方,農業越來越發達——農耕本身變得越來越發達,單位人收益越來越高,能應付的土地面積自然也越來越廣了。

    如果是後世,那就沒有什麼可說的,別說是這種能用機器種植的土地了,就算是更加難搞的果樹果林,一戶人家收拾個幾百畝那也不是什麼稀奇事——而因爲這樣的原因。

    就和城市環境中的貧富分化一樣,同樣的事情那自然也就出現在鄉間了,正所謂土地兼併,而目前的大唐因爲是立國之初,最強的反兼併戰士還作爲君主坐在皇位上。

    要說大規模的土地兼併那倒也說不上。不過也正如之前提到的,神州是剛剛結束了亂世,正是地廣人稀的時代,因此即便沒有兼併問題,但僅僅憑藉新的農業技術帶來的耕種能力提升,以這種提升去開墾荒地,也已經導致了儘管都是在普通的農戶之間出現的土地保有量和財富量之間出現了方差極大的參差不齊現象。

    而如果這種差異是人個體自身的不同導致的,那麼下一步,自然就會出現墾荒力度逐漸加大的情況,畢竟誰家不想多打糧食?這長遠來看其實也算是好事,然而這裏邊的差異卻又有不少是新技術的應用不均衡導致,於是就出現了村寨械鬥的情況。

    當然是不知道什麼安史之亂的典故,但李二能從亂世中脫穎而出,觀察人心民情的本事自然是一流,當然知道這麼下去情況會越來越不妙,搞不好哪天就有嘯聚山林之類的事情發生,到時候事情就不好處理了。

    然後最近又有北邊的戰事,

    從李靖獲得第一批火槍之後已經過去了一個多月,現在長安的第二批火槍都造出來了——這一次其中還有少量部分加上了膛線。但這麼精良的武備配置之下,卻不知羅馬人又搞出了什麼歪名堂,

    目前就李二所知的,就有羅馬人已經將火炮裝上了列車來用這事情,而這就意味着。

    大唐別的不說,但蒸汽戰車要運到那地方去作戰就非常不容易了。

    蒸汽戰車雖然不是蒸汽列車,需要用到鐵軌才能行駛,可以自由的到處跑,但羅馬人這樣一搞,火炮本身基座也能活動了——這再配上火炮本身的射程極遠,蒸汽戰車,不說衝鋒破陣的能力要大打折扣了,就是面對這樣的火炮本身的生存能力,都要打一個大大的問號。

    既然是這種情況,大唐就不太好辦了,雖然這本身不影響原來的蠶食戰略,但是,蒸汽戰車是不可能再往東邊運了,而少一個手段這在戰爭之中本身就是相當讓人缺乏安全感的事情。

    這,李二隻能儘可能多開會,反覆跟大臣商量了。

    但是這些事情。

    畢竟都是牽涉甚廣的大事,而既然是大事,那自然不是一個什麼妙計就能解決,魏徵等人也只能硬着頭皮勸李二暫且寬心。

    這第二批火槍送出去的節骨眼上,雖然是給自家小夥子們配上了最貴的新玩具,但李二始終是漸漸變得徹夜難眠起來了。

    就是這個節骨眼上,李二這天夜裏卻是忽然收到了奏報。

    是夜有內侍急匆匆的走進宮廷內院裏,待到李二睡眼惺忪,有些不爽的起身,內侍自是嚇的夠嗆,畢竟皇帝臉色不好看,那鬼知道什麼時候什麼人就得遭殃了,不過還是迅速稟報了,

    最近孫思邈的事情!

    當然,這事不是孫思邈上書奏報過來的,而是孫思邈去原來打架的村子所在的州郡處,面了州官將這“生物防治”之法推薦給了州官,其地方本是在山南西道,接着又推廣到附近的劍南道,山南東道,關內道,黔中道,等等地方。

    生物防治之法,不需要任何材料,不需要任何工具,甚至實際上都不需要任何專門的技術人員比如資深老農來指導,整個原理只要一張紙就能說清楚——甚至其實一張紙也不用,只要由各州郡府官在農閒之時,組織起人力就可以了。

    具體怎麼防止,在一開始,孫思邈的線性思維當中,當然是組織農民四處捉鳥捉蛙放到自家田中了——不過這個部分李盛立刻就否定掉了。

    等到李二讀奏章讀到這個“切不可強行捕鳥娃之屬至田宅之中”時,人也不由得愣住了,不是說要以蟲治蟲,這怎麼又切記不可了?

    而之後,自然就是李盛跟孫思邈所言的真正的計劃,也就是依據食物網理論,而不是偶然的物種生克現象而產生的方案:不是收集蟲類的天敵,而是捕殺蟲類天敵的天敵!

    在神州古代的樸素認知中,蛙類和蜥蜴一路的生物也都屬於“鱗蟲”之屬,不過鱗蟲內部也是有生克的——不然“麒麟爲鱗蟲之長”這個傳承千百年的經典神話設定也不會存在了。

    這些認知,依舊屬於樸素和原始的認知,粗淺程度甚至比兩棲類動物更甚,而利用螞蟥拔毒這種手段當然也就同樣是原始的。

    可此刻的奏章上。

    隨着李二的閱讀,雙眼卻是漸漸驚愕的放大。

    儘管時間還是半夜,但李二還是下令內侍,去將魏徵,房杜,段綸,長孫無忌等大臣都叫進宮來。

    半夜二更天,這種時候皇帝突然傳喚這麼大一羣大臣。

    但凡是稍微有一丁點的政治歷史常識的人見了,都會立刻緊張起來——這情況,怕不是皇帝要龍馭殯天了,找大臣來託付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