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 > 18世紀全面戰爭 >306 巴爾幹計劃
    “諸位大臣,奧地利共和國爆發革命了,而且革命蔓延的速度出乎艾雷恩政府預料,除了有總統衛隊駐紮的城市外,其他城市都已經被革命亂黨佔據。

    這些革命亂黨第一時間和普魯士王國、俄羅斯帝國簽署了停戰協議,並加入到第四次反法同盟之中!”

    李維讓祕書將報告遞交給內閣大臣們瀏覽,並開口說道。

    “陛下,根據艾雷恩的彙報,奧地利共和國除了忠於他的內閣政府和總統衛隊外,就連正規軍都反叛了,形勢已經惡化到無法挽回的地步,我們是不是要撤回對艾雷恩的支持,將力量集中起來?

    奧地利共和國經過這次革命叛亂後,必然元氣大傷,不會對我們產生多少威脅。

    艾雷恩本人的執政能力明顯有所欠缺,他更適合從事地下革命活動,或許我們可以讓他帶人祕密潛入到柏林發動革命叛亂,總統衛隊都是帝國的精銳,不能繼續任由艾雷恩政府消耗了。”

    陸軍大臣對李維提議道。

    “沒錯,短短一個多月的時間,因爲與第四次反法戰爭和這場革命的消耗,總統衛隊已經損失了兩萬兩千餘人,還沒能扳回奧地利共和國的局勢,是時候撤回總統衛隊了。”

    李維想了想,點頭應道:“那就這麼安排吧,不要再在奧地利共和國那個旋窩裏消耗下去,既然奧地利共和國不歡迎一個法國總統,那麼奧地利這個國家就沒有存在下去的必要了。

    這次暴亂中有哈布斯堡王朝的影子,給我發佈對哈布斯堡家族的通緝令,艾雷恩政府倒臺可不代表哈布斯堡家族能復辟!”

    維也納的李維政府一聲令下,艾雷恩政府立刻帶着總統衛隊前往法蘭西國防軍的控制區,總統衛隊很快就解散併入到法蘭西國防軍之中,臨時補充給卡爾的東路集團軍。

    而艾雷恩則帶着少數心腹前往普魯士王國,接管那裏的林登萬兄弟會。

    只是,被艾雷恩政府這麼一鬧,奧地利的林登萬兄弟會徹底喪失民意,已經沒有維繫的必要了。

    艾雷恩政府撤離消失後,奧地利共和國正如李維政權所預料的那般,陷入到一片亂局之中。

    各個通過暴力革命獨立的城市和地區,對哈布斯堡王朝的復辟看法不一,而忙於戰爭的普魯士王國和俄羅斯帝國,則沒有精力去支持哈布斯堡王朝復辟。

    其中俄羅斯帝國更是貪婪,趁機從奧地利共和國手裏割取了數個省份!

    普魯士王國和俄羅斯帝國對待哈布斯堡家族的復辟態度冷淡,自然是因爲哈布斯堡家族在艾雷恩政府垮臺後,並沒有如同第四次反法同盟預料的那般‘王者歸來’,除了幾座保王黨勢力控制的城市外,大部分原奧地利共和國的城市都不支持哈布斯堡家族復辟。

    這裏面的原因很簡單。

    林登萬兄弟會雖然因爲艾雷恩執政賣國的原因名聲名聲爛掉,但林登萬兄弟會推廣的法蘭西大革命思想卻已經在奧地利紮下根基。

    除此之外,這次艾雷恩政府的倒臺,可不是支持哈布斯堡家族的保王黨一手策劃的,哈布斯堡家族可沒有那麼大的力量,主要還是奧地利軍隊在前線傷亡太大,奧地利共和國以一己之力抵禦普魯士王國和俄羅斯帝國的聯合進攻,爲法國人接收巴爾幹地區爭取了寶貴時間。

    這種行爲極大的傷害到奧地利民衆的民族情感。

    民族主義就是這樣一把雙刃劍,艾雷恩可以依靠民族主義上位,民族主義自然也會將賣國的艾雷恩政府搞垮。

    艾雷恩政府的垮臺,不光沒有讓奧地利的大革命思想陷入低潮,反倒進入一個新的領域!

    奧地利自由黨再一次站在歷史舞臺上。

    而奧地利自由黨可是哈布斯堡家族的死敵,他們自然不可能去支持哈布斯堡家族復辟,否則奧地利自由黨的骨幹分子都得被通緝!

    於是,不出意外的,艾雷恩政府消失後,奧地利共和國陷入到分裂狀態中,被保王黨和奧地利自由黨瓜分,其中奧地利自由黨的民意支持率遠高於保王黨,但奧地利自由黨內部又沒有統一的首腦人物。

    畢竟現今的奧地利自由黨是臨時復甦的黨派,並不是原本那個組織嚴密的自由黨。

    面對混亂的奧地利共和國局勢,普魯士王國和俄羅斯帝國一點都不客氣的派兵強行佔領,奧地利的正規軍自然也分崩離析,那些獨立成功的奧地利城市,面對反法同盟軍毫無反抗力。

    這時候,法蘭西國防軍也動了,原本的奧地利總統衛隊搖身一變成爲法蘭西國防軍後,再一次進入奧地利共和國境內,開始大肆侵吞領土。

    這些換了一身軍服的部隊,打的獨立的奧地利城市鬼哭狼嚎,甚至很多革命獨立的城市面對法軍,直接開城投降。

    面對艾雷恩政府的統治時,這些城市的民衆革命的意念很強,面對外國入侵者的時候,他們又額外軟弱……

    畢竟奧地利共和國爆發革命的根本原因,主要還是爲了反戰,反戰是因爲怕死!

    就這樣,剛剛獨立後不久的奧地利共和國,以戲劇化的形勢被普魯士王國、俄羅斯帝國、法蘭西帝國三家快速瓜分,哈布斯堡家族掌控的那幾座城市,在法蘭西國防軍的進攻下,連一天時間都沒能堅持住……

    就此,神聖同盟正式解體,至少在反法同盟的宣傳中,神聖同盟已經不復存在了。

    因爲神聖同盟裏面除了法蘭西帝國這個主權國家外,再無一個主權國家,那些法蘭西帝國的附庸小弟,很顯然在國際上是不被認可的國家。

    然而,李維政府仍然高舉神聖同盟的大旗幟,把那些附庸國都拉進來濫竽充數,並且讓梵蒂岡的庇護七世親自出來站臺。

    這其實就是在政治輿論上造勢,讓法蘭西帝國的這場擴張戰爭看起來更加正義一些。

    正義的名分還是有點用處的。

    奧地利共和國垮掉後,卡爾不得不將主力部隊從巴爾幹地區抽調回來,對戰普俄聯軍。

    隨着普魯士王國和俄羅斯帝國的全面動員,再加上那些小國軍隊,反法同盟國在中歐已經雲集了超過百萬大軍,甭管這百萬大軍的質量如何,至少人家能做到人手一把火槍。

    反觀法蘭西帝國一方的神聖同盟軍隊,系統洗腦的軍隊對線的只有20多萬人而已。

    哪怕加上附庸國的軍隊,也就三四十萬的規模。

    然而,附庸國的軍隊戰鬥力一直不強,最重要的是附庸國的軍隊不知道爲何而戰,他們對於替李維政府流血流汗的入侵戰爭一點都不感興趣,讓他們上前線對抗反法同盟軍,很容易出現成建制投降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