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 > 18世紀全面戰爭 >341 宣戰
    “荒唐!

    泱泱大清乃是天朝上國,豈能容西方英吉利蠻夷指手畫腳。

    西方的英吉利蠻夷來到大清天朝做生意,竟然還敢提出如此過分的要求,簡直不可理喻!”

    “皇上,英吉利蠻夷已經派遣24艘戰艦,駐留在東南沿海廣東省外隔海相望的島嶼上,並且載有大批士兵,他們將這份條約稱之爲‘最後通牒’。

    不同意的話,英吉利蠻夷的軍隊將會在廣東省沿海登陸入侵大清。”

    “區區英吉利蠻夷小兒,要戰便戰,朕倒要看看那些紅毛鬼有什麼本事!”

    1805年初,在歐洲大陸各國沉浸在羅馬帝國的威脅之中時,遠東地區的英國遠征軍總司令肯德基上校,提出開放五個東南沿海通商口岸,並降低關稅的要求,以最後通牒的方式傳達給滿清朝廷。

    引得清國嘉慶皇帝勃然大怒,下令調遣浙東地區所有的綠營和八旗兵,驅逐所有的英國商人和買辦!

    而肯德基上校則以本國商人遭到不公正待遇爲藉口,正式向滿清朝廷遞交了宣戰書,結果呈交宣戰書的‘買辦二鬼子’,被憤怒的嘉慶皇帝下令押送到菜市口斬立決。

    以此來表達大清帝國的國威和自己的決心。

    嘉慶皇帝受到他死去的老爹乾隆皇帝的影響,對西方蠻夷一直帶着有色眼鏡,認爲他們不過是彈丸小國,不足爲慮。

    這一次被英吉利人騎在脖子上籤訂不平等條約,嘉慶皇帝如何不怒?

    而那些感受到嘉慶皇帝怒火的滿清朝臣們,自然不敢有絲毫怠慢,除了收錢的流程不變外,辦事效率明顯比以往快了許多。

    浙東地區尤其是廣東省的軍政高官,連夜下達指令,從各地鄉鎮抽調民壯鄉勇,填補綠營兵的缺額!

    不過,嘉慶皇帝此時並沒有意識到英吉利蠻夷的戰鬥力,他甚至連一個督軍的欽差大臣都沒有派遣,只是要求浙東地區的各省巡撫和軍政高官聚兵禦敵。

    至於不列顛及愛爾蘭聯合王國一方,肯德基上校不過是印度殖民政府的一個普通高級軍官而已。

    倫敦政府對滿清帝國同樣充滿了蔑視,連一名將軍都沒有從本土調遣。

    倫敦政府的命令抵達印度殖民地後,印度政府的將領們也覺得這是一個沒什麼油水的辛苦差事,乾脆打發一個上校過來組織戰事。

    當然,肯德基上校只是陸軍司令,遠征軍名義上的司令是一名海軍少將,也是整隻艦隊的指揮官。

    只不過,這位海軍少將只負責統籌艦隊事宜,登陸後的戰鬥全部由肯德基上校指揮。

    原因很簡單,這支遠征軍的陸軍組成部分太過拉胯,甚至說他們根本算不上是英國正規軍。

    肯德基上校麾下三分之二的士兵都是印度僕從軍士兵,只有不足千人是白人軍隊。

    這支白人軍隊裏,只有一半人左右是英裔,其他都是歐洲其他國家的‘僱傭兵’。

    沒錯,這支白人軍隊其實是肯德基上校在英國征服印度期間,自行募集的僱傭軍!

    這在印度次大陸上並不罕見。

    實際上,這個世界倫敦政府受限於距離問題,向印度次大陸派遣的正規軍數量一直不多,而這些正規軍到了印度次大陸後,那就是名副其實的‘中央軍’,哪怕是一個小兵嘎子在殖民地軍隊軍官面前,都會高高仰起頭。

    這麼一支大爺一般的‘中央軍’,自然不會承擔漫長而辛苦的征服戰鬥,他們更多的作戰任務是駐守富裕穩定的沿海城池,或者在大型戰役中充當督戰隊和預備隊。

    真正打仗的都是那些在印度次大陸討生活的殖民地部隊和僱傭兵。

    這些雜牌軍面對英倫三島過來的中央軍時,天然低一頭,有危險的工作自然全都落在他們身上。

    而印度次大陸遍地黃金的消息,在倫敦政府不遺餘力的宣傳下,早已風靡歐陸和英倫三島。

    再加上歐陸戰事頻繁,有很多敗兵不想爲暴君李維賣命,就遠渡重洋逃到其他地方牟利。

    這些有着戰鬥經驗的敗兵,主要去向只有兩個——北美大陸的美利堅合衆國和印度次大陸。

    因爲這兩塊海外土地,是歐洲僱傭兵的天堂!

    美利堅合衆國自從以白菜價購得路易斯安納地區後,就開始了西部大開發運動。

    這裏的大開發,說白了就是大入侵!

    自然而然的,懂得殺人手藝的敗兵們,在這裏不會發愁找不到工作。

    美利堅合衆國每年都會有成千上萬的‘探險家’團隊西進和南下,這些探險家團隊的目標不言而喻。

    至於印度次大陸,則是因爲倫敦政府的印度征服計劃,從而成爲那些僱傭兵的天堂。

    來自歐洲的僱傭兵也成爲英屬印度殖民地軍隊的主要組成部分。

    現如今肯德基上校帶領的白人士兵,就是這種性質。

    當然,說他們是僱傭兵也不太準確,畢竟這些白人士兵已經爲英國殖民政府服務很多年,甚至不少人還在印度娶了老婆,有了家庭!

    除了沒有在倫敦政府那邊入籍外,這些僱傭兵無論是從軍餉待遇還是軍裝武器方面,看上去都跟英國正規的紅衫軍沒啥區別。

    至少,外人是看不出區別的。

    至於印度僕從軍,則是肯德基上校爲了充人頭拉過來的,肯德基上校接到籌建遠東遠征軍的任務後,得知那裏落後的清國軍隊還停留在大刀長矛弓箭的階段,覺得同樣裝備大刀長矛的印度兵應該也能用得上。

    最重要的是,印度兵不要錢,死了也不用擔責!

    那些殖民地部隊都有各自的任務和駐區,不可能隨隨便便就調入遠征軍中。

    其實,這時候倫敦政府對遠東帝國的入侵,本土兵力並不是太過富裕,印度殖民地的擴張也沒有停歇,到處都需要兵力。

    如果不是倫敦政府缺錢,也不至於這麼幹。

    所以,肯德基上校拼湊起來的遠征軍除了他的本部士兵外,屬實磕磣。

    英國的遠東艦隊敢入侵滿清帝國,所有的自信都來源於對手的羸弱!

    沒錯,自認爲是天朝上國的大清帝國,其實在歐洲那面的名聲並不咋滴。

    在康乾時期,以英國爲首的歐洲勢力就開始與遠東帝國深入接觸,這麼長時間過去了,歐洲人自然也摸清楚遠東帝國的底牌。

    就拿這次嘉慶皇帝親自下達的禦敵命令,廣東省和浙東地區的各級高官拼了命的募集鄉勇,也不過拿出來兩三萬部隊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