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 > 18世紀全面戰爭 >346 奧斯曼戰爭再起
    “陛下英明!”

    所有的內閣大臣站好隊形,滿臉笑容的鞠躬齊聲道。

    這已經成爲李維御前會議的招牌儀式。

    反正偉大的羅馬帝國皇帝的每一個決定,都是英明無比的!

    誰敢說不是,他就是叛國賊,要抓起來槍斃一百遍!

    羅馬帝國上下一個聲音,要的就是這個效果。

    當然,李維能做到這麼完美,還是依賴於全面戰爭系統這個金手指的輔佐。

    英、普、俄三國和其他那些無足輕重的歐洲小國,都是牽一髮而動全身。

    李維既然說了先不動不列顛及愛爾蘭聯合王國,下一個目標自然不會是這裏面的國家。

    現在的羅馬帝國在歐洲宣戰任何一個國家,都會遭到歐洲其他國家的集體宣戰!

    羅馬帝國太龐大了,真的不能再讓他擴張下去了!

    至於外交努力,在此時的歐洲局勢面前,就跟脫褲子放屁一般,只要不是想跪舔李維鞋底的統治者,都不會選擇與羅馬帝國結盟。

    不列顛及愛爾蘭聯合王國、普魯士王國、俄羅斯帝國三大列強之所以沒有結成軍事同盟,只是爲了不刺激羅馬帝國罷了。

    畢竟不列顛及愛爾蘭聯合王國此時正在與遠隔萬里的滿清帝國死磕,普魯士王國正在完成全民動員預備役制度,民衆對於不給報酬的預備役訓練十分反感,普魯士王國正硬着頭皮壓制呢!

    俄羅斯帝國則在恢復國內生產,然後慢慢償還上一次戰爭的貸款利息……

    “我們在地中海已經擁有一支足以匹敵不列顛皇家海軍的艦隊,我想是時候發動對小亞細亞地區的戰事,打掉奧斯曼帝國了。

    小亞細亞地區是奧斯曼帝國的發家之地,是他們的核心地盤,佔領這裏,奧斯曼帝國就會徹底出局。”

    “陛下,奧斯曼帝國雖然戰力羸弱,但地域遼闊,民族組成十分複雜,如果佔據小亞細亞地區,勢必需要駐紮大量的軍隊,畢竟那裏終於奧斯曼帝國的民衆很多,還大多是異教徒,難以治理。”

    “沒關係,我們的戰略目標是佔據小亞細亞地區的同時,讓奧斯曼帝國臣服羅馬帝國,當羅馬帝國的屬國。

    保有獨立主權的屬國。

    我們身邊還有強大的敵人,我自然不會浪費太多兵力去平等奧斯曼帝國留下的爛攤子。

    小亞細亞地區的異教徒人口,則全部強制遷徙到奧斯曼帝國屬國領土上,作爲他們效忠的獎勵。”

    “陛下,如果奧斯曼帝國強硬到底該如何是好?”

    “那就繼續打下去!

    一直向東打到波斯帝國的邊界線,再向南佔領阿拉伯半島。

    若是奧斯曼帝國想要滅國的話,我們就連同奧斯曼帝國最後的北非地盤也全都拿下。”

    李維說到這裏,突然停頓了一下:“以解放者的身份!”

    衆所周知,奧斯曼帝國本民族的土地主要是小亞細亞半島,其他的地盤包括阿拉伯地區、大敘利亞地區、北非地區都是後續征服,充斥着大量被歧視壓榨的其餘民族生存的土地。

    在這些土地上,奧斯曼帝國的統治並不得人心,羅馬帝國只需要擊敗當地的奧斯曼帝國政權,就能輕鬆以解放者的身份瓦解奧斯曼帝國在這裏的長久統治。

    不需要留下一兵一卒駐紮。

    所以,只要奧斯曼帝國不是腦殘,肯定不會跟羅馬帝國死磕到底。

    如果連小亞細亞的地盤都保不住,奧斯曼帝國在其他領土上更不會是羅馬帝國的對手,不投降的話難不成真等着滅國?

    維持小亞細亞領土的長治久安,只要行爲粗暴一些,其實並不難。

    將那裏的異教徒強行遷移走,再從歐洲引入一些信奉天主教的白人,就可以掌控這裏。

    那些遷徙過來的白人,無論之前是什麼種族,在人生地不熟的小亞細亞只能依靠羅馬帝國當局政府,再加上大部分異教徒都被遷徙離開,剩下基督徒無論是主動還是被動改信,都很難跟羅馬當局對抗。

    那些遷徙過來的白人基督徒會成爲羅馬帝國最忠實的擁護者,他們沒有選擇的權利!

    如此一來,還能減少羅馬帝國內部的民族矛盾壓力。

    至於大屠殺,看似是很簡單的手段,但卻是效率最低還容易引起反彈的手段。

    原因很簡單,人在沒有活下去的希望後,往往會被逼入一個極端。

    那些異教徒若是聽到遷徙的命令,站起來反抗的人不會有多少。

    若是聽到自己會被屠殺的命令,只要不是慫包蛋,都會站起來反抗!

    到了那時候,羅馬帝國就不得不在這裏駐紮大軍,整日裏跟游擊隊開戰。

    勝利的一方固然會屬於羅馬帝國,但被牽扯了大量兵力的羅馬帝國,還怎麼對其他方向用兵?

    歐洲其他國家絕不會放過這個機會,必然會資助那些反抗羅馬帝國的游擊隊,讓羅馬帝國在人民戰爭的海洋中越陷越深。

    然後,當那些歐陸列強看到機會後,第五次反法聯盟就爆發了。

    什麼?

    你說現在是羅馬帝國,爲何還會出現反法聯盟?

    呵呵,羅馬帝國是李維政權自封的,歐洲沒有一個主權國家承認!

    在歐陸各國的報紙上,仍然將李維稱呼爲法蘭西暴君。

    歐陸列強從來沒有放棄過,將李維重新趕回法蘭西的想法。

    畢竟反法和反羅馬對歐洲各國來說,政治意義是完全不同的。

    李維不採取屠殺政策,只是因爲那麼做對他有害無利罷了。

    就算今後真的要搞種族屠殺,那也要等周圍沒有強力敵人再說。

    一邊鎮壓叛亂一邊對付外部敵人,是最作死的決定。

    歷史上,多少強橫一時的國家倒在內憂外患上?

    一戰中的德國不是敗在協約國手裏,而是被國內革命黨推翻的!

    當然,一戰中的沙皇也是這個結局。

    二戰德國人之所以敢再次發動戰爭,就是一戰留下來的坑。

    因爲一戰中,德國本土並沒有遭到侵略,如果不是革命後的掌權政府被美利堅總統政治欺詐,玩弄於鼓掌之中,百萬德軍根本不會放下武器投降。

    結果,德國失去武裝力量後,德國人民才發現革命政府有多傻……

    這也就不難理解當時德國政府名聲差,被後來上位的小鬍子得逞了。

    經濟危機只不過是加劇德國人仇恨度的導火索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