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 > 重生香江當大亨 >第四百一十一章 競拍和貸款(二合一)
    3月17日這天,和記黃埔。

    和記黃埔在總部佈置了競拍現場,招待先後到來的總計八家想要參與競拍的企業,以及被安排聚在一起的各媒體記者們。就在前天,又出現一家公司支付保證金進行盡調。

    這次是公開競拍,買家要是競拍下和記黃埔的外貿業務,高達至少八億港幣的競價,這絕對是大手筆投資,讓記者們宣傳一下也有利於公司名聲的傳播,所以有記者在也是一件好事。

    “凱撒克先生,歡迎歡迎。”

    作爲和記黃埔的董事長,這次的拍賣林佰誠也來了,不過具體的拍賣事宜不用他做,他只要人過來就可以了。看到怡和洋行的主席亨利·凱撒克,便打了個招呼。

    “林生,好久不見了。”

    雖然心裏恨不得林佰誠馬上去死,但亨利·凱撒克還是面帶假笑的和林佰誠握手。

    “我在這裏就先預祝凱撒克先生競拍成功了。”

    林佰誠笑着說道,雖然雙方是敵對關係,但生意是生意,和記黃埔的外貿業務賣出的價格當然是越高越好。最重要的是,在雙方的敵對中,獲利的人是他,所以他的心態相對來說自然更爲平和一點。

    “謝謝!”

    亨利·凱撒克和林佰誠沒什麼好聊的,因此說着就往一邊走去,在工作人員的帶領下往和記黃埔爲怡和洋行安排的座位那邊走去。

    “張生!”

    不片刻,看到一些華人走進來的林佰誠,同領頭的那人打了個招呼。

    “林生!”

    張玉良很是客氣的和林佰誠握了握手。

    張玉良這次是代表會德豐前來的,他是會德豐最大的股東,自從71年地產公司被會德豐以發行新股的方式併購之後,就成爲了會德豐的大股東,其持股甚至比馬登家族還要多上一點點。

    在自家的股份更多的情況下,張玉良肯定不甘心老老實實的做個普通董事,因此自從併購之後就一直在和約翰·馬登爭奪會德豐的控制權,雙方的明爭暗鬥可不少。

    只不過,約翰·馬登一直都是會德豐的主席,加上會德豐是馬登家族發展起來的,公司高層和不少董事都是馬登家族相熟的人,因此張玉良家族大部分情況下是爭不過馬登家族的。

    後來石油危機爆發,會德豐利潤大爲降低,一年比一年少,到76年時約翰·馬登更是有意出售會德豐,當時甚至引起了怡和洋行跟和記國際爭奪,只不過後來交易終究還是沒有達成而已。

    到了77年,地產業開始復甦,會德豐跟着受益,活了下來。去年的時候,林佰誠讓和記黃埔從會德豐購得聯邦大廈和國際大廈,爲會德豐提供了大量資金。

    只不過,去年約翰·馬登同樣參與到了對和記黃埔的做空中,雖然他使用的是馬登家族的自有資金,虧損和會德豐沒有關係,但這件事傳了出去後,對他造成的影響卻不小,張玉良趁機拉攏了不少人,在會德豐的權利大大增強。

    這一次張玉良會過來,卻是因爲他想要將和記黃埔的外貿業務收購到手,他認爲外貿業務大有可爲,一旦做的好,今後在會德豐將獲得更多股東的支持,力壓馬登家族,拿到會德豐的控制權。

    林佰誠和張玉良倒是聊了起來,張玉良和馬登家族在爭奪會德豐的控制權,那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張玉良可能也是這麼想的,因此兩人的關係倒是還算不錯。

    對於會德豐,林佰誠心中其實不乏這麼一個想法,那就是張玉良爭奪不過馬登家族,最後選擇將股份轉讓給別人,林佰誠和張玉良交好,說不定什麼時候就能從張玉良的手中買下會德豐的股份。

    石油危機之後,包裕剛選擇棄船登陸,但也有人不是這麼想的,馬登家族控制下的會德豐就沒有這麼做。

    就林佰誠所知,包裕剛在減少船隻數量,會德豐卻反而在大量購入船隻,包裕剛賣掉的不少船隻就是被會德豐給接手的,會德豐甚至還在多個國家下單製造新船。

    而林佰誠對會德豐有意那也是有原因的,從八十年代來看,包裕剛的‘棄船登陸’策略當然沒有問題,特別是八十年代的前面幾年,因爲第二次石油危機的爆發,航運公司的成本只會越來越大,這個時候船越多反而有可能虧損的越大。

    可是,等到八十年代的後期,隨着越來越多港商到內地投資,甚至內地和國外的聯繫越發頻繁,航運業將漸漸迎來春天。特別是91年內地全面改革開放,經濟發展速度飆升,航運業的前景自然是不用多說。

    因此,林佰誠非常樂意在幾年後的八十年代中期收購會德豐,那時最多再堅持幾年,會德豐的大量船隻就可以爲林佰誠創造大量的利潤。

    再有就是,真要讓林佰誠現在進行收購,他還真沒那麼多錢,幾年後正好合適。

    在林佰誠和張玉良談話的時間中,陸續有參與競拍的企業到來,遠洋貿易公司的兩個副總裁也來了。他們知道時機不合適,因此沒有同林佰誠這個董事長打招呼。

    這次的總共八家企業中,不算遠洋貿易公司,香江本地的企業只有四家,另外三家都是國外的,其中英國那邊的企業兩家,還有一家卻是馬來西亞那邊的企業,同樣都是做外貿的。

    當所有參與競拍的企業都來了後,和記黃埔的大班韋理去主持拍賣一事。

    幾句客套話後,韋理說道:“多的我也就不說了,今天我們要拍賣的是本公司的外貿業務,有關本公司的外貿業務,我想大家都調查過了,具體我這裏就不再多說。”

    “現在說一下競拍規則,底價八億港幣,價高者得。競拍結束後,必須支付一半的競拍價格,等雙方交接結束後,剩下一半的資金必須支付,本公司不接受任何賒賬。”

    “底價八億港幣,每次叫價不得低於一百萬港幣,現在競拍開始!”

    在每個公司代表所坐的地方,都有一塊寫着該公司名字的牌子,競價時只要舉起牌子叫出價格就可以了。

    “八億一千萬!”

    “八億兩千萬!”

    “八億兩千五百萬!”

    “八億...”

    “八億五千萬港幣!”

    很快,價格就上升到了8.5億港幣,到這時叫價慢了下來。

    等到價格叫到8.7億港幣之後,每次的叫價過去,都要過上一會纔有人接上。

    “還好我們臨時增加了價格上限。”

    眼看着價格都快到了8.8億港幣,卻還沒有任何一家公司退出,林佰誠便猜到九億港幣很可能不是最後的成交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