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 > 英雄穿越演義 >第二十五回
    話說天下大事,分久必和,和久必亂,亂亂和和,無始無終也。自董卓之亂後,天下四海昇平,國豐民安。

    建元三年春元日,有使來報曰:“近日天象大變,數者彗星隕落於各處,以致瘟疫四起。”帝大驚,乃傳張角,問之何事,對曰:“此或爲臣昔施法之故也。”帝問曰:“將以何處之?”角曰:“臣未能所處也。”帝乃急衆臣於長安未央殿商議。

    斯時,有自稱大和國使松永久秀者西來,欲見天子。帝問於衆臣:“大和國,何處也?”丞相曹操進曰:“臣聞其國在帶方東南大海之中,依山島爲國邑。從郡至倭,循海岸水行,歷韓國,乍南乍東,到其北岸狗邪韓國,七千餘裏,始度一海,千餘裏至對馬國。其國本亦以男子爲王,靈帝年間而國亂,相攻伐歷年,乃共立一女子爲王,名曰卑彌呼。此女事鬼道,能惑衆,年已長大,無夫婿,乃以將軍足利義輝佐治國。自爲王以來,少有見者。以婢千人自侍,唯有足利義輝近者給飲食,傳辭出入。居處宮室樓觀,城柵嚴設,常有人持兵守衛也。”大司馬東方恪進曰:“臣聞董卓斃時,曾言有外合此國,陛下不可不防也。”趙帝泰乃傳使入朝。

    松永久秀入得殿中,並未叩拜,曹操斥曰:“外臣見駕,竟不跪拜,欺吾大國無君乎?”那松永久秀方纔叩首,面呈上表曰:“日出處大和國天子見日末處大趙國天子:趙者,中原之大國也;陛下者,神武之賢君也。吾主徵夷大將軍足利義輝,德膺符運,奮揚神武,願與彼國劃潼關而治,太平共處,國安民樂,望大趙皇帝陛下明察。”趙帝泰閱畢,龍顏大怒,曰:“小邦,焉能妄稱日出處天子,實欺人太甚也!”松永久秀大笑曰:“陛下嚴重,吾爲和平而來,若爾等不知好歹,休怪吾輩無情也!”大都督司馬懿曰:“這廝休得胡說!”松永久秀曰:“今吾國之兵已伏於司、平、幽、冀、並、青、兗、徐、豫、荊州各處,一聲令下,即可入主中原,爾等如此實不自量力也!”趙帝泰欲斬之。

    司徒劉備諫曰:“陛下息怒,昔天下大亂,使得其能稱雄於海上,今吾朝神威,萬衆歸心,其言唯恐天下不復亂也,莫要中其計也。”趙帝泰乃逐之出京。

    卻說那大和國徵夷大將軍足利義晴,久有取中原之心,但無藉口,遣松永久秀來長安探虛實,不料反被逐,怒而召衆臣商討攻伐之計,曰:“趙帝狂妄自大,專橫跋扈,驅孤之使,視孤之國爲草芥。以諸公之見,如何是好?”松永久秀言道:“前日董卓來使相求,共謀大事,後卓爲趙所弒,今吾等可藉此事伐之。”右大臣菊亭晴季言道:“此計不可,趙之大,不可與戰,只可與和。”松永久秀問之:“趙國皆無用之輩,何必議和?”左大臣近衛前久曰:“趙國土廣民強,智謀之士遍於四海,忠義之臣盡在九州,何謂趙皆無用之人?”松永久秀大笑曰:“二公所言差也,吾視趙如夜空之螢蟲、陋室之蠅蟁,有何懼哉?昔其地羣雄並起,統一至今未及數載,遣軍數百萬攻即可取之,正所謂易如反掌也!”菊亭晴季曰:“今非昔比,趙國擁有百萬之衆,其帝仁愛於四海,其臣皆忠孝,其上下一心,不可與之爭鋒,攻者必敗!”松永久秀道:“公乃其內應乎?”足利義晴斥曰:“二公之見,不足以謀大事也!”菊亭、近衛二人無言以對,乃叩首退下。

    松永久秀謂足利義晴曰:“主上欲報董卓之仇乎?”義晴曰:“何嘗不想?”對曰:“懇請主上發兵攻之。”義晴曰:“女王那處如何說之?”松永久秀曰:“女王先盡聽命於吾等,主上即可安心也。”衆臣附和。

    松永久秀又曰:“今吾大軍潛於中原各處,主上僅須頒旨,即可揮師雄起,問鼎天下也!”足利義輝大喜,拍案言道:“傳孤旨意,依久秀之計,報仇血痕!”即飛鴿傳書於各處。

    卻說足利義晴一聲令下,但見平、幽、冀、並、青、兗、徐、豫、荊九州,倭軍肆起,各郡縣毫無防備,州牧、刺史、郡守、文臣武將,或以身戰死殉國,或率部隱匿山野。

    戰亡殉難者:平州牧車觀、幽州刺史田疇、冀州刺史田豐、青州牧平東大將軍姜甫、徐州刺史陶謙、廣陽太守魏攸、漁陽太守嚴綱、右北平太守審配、遼西太守賈範、涿郡太守田續、代郡太守應劭、玄菟太守公孫範、樂浪太守公孫越、魏郡太守陳矯、趙郡太守王沈、常山太守高柔、安平太守孟建、河間太守郭圖、雲中太守單經、朔方太守田楷、北海太守孔融、濟南太守耿武、樂安太守何夔、齊郡太守辛評、東萊太守辛毗、東海太守任峻、東郡太守橋瑁、任城太守溫恢、東平太守王昶、泰山太守劉劭、魯郡太守國淵、沛郡太守張緝、梁郡太守夏侯惠、洛陽太守劉馥、河東太守司馬朗;後人有詩以祭諸亡臣,曰:“碧血千秋念國殤,捐軀戰寇掃扶桑。如聞鐵馬金戈勇,似見忠臣鬥志昂。血沃中原書壯偉,泉滋北土淚蒼茫。正氣千秋彪史冊,英魂萬古山河揚。”引殘部逃往山林者:周王室、魏王室、晉王室、燕王室、韓王室、齊王室、平州刺史田豫、幽州牧衛翔、冀州牧趙希、幷州牧謝匡、幷州刺史梁習、徐州牧苗泰、青州刺史陳宮、兗州牧梁治、兗州刺史程昱、豫州牧劉弘、豫州刺史賈逵、司隸校尉西門導、司隸刺史韓浩、上谷太守閻柔、昌黎太守公孫康、遼東太守公孫度、勃海太守夏侯亮、中山太守拓跋尚、鉅鹿太守田賀、清河太守上官桓、太原太守丁原、上黨太守魏晟、雁門太守牽招、定襄太守伏玄、西河太守屈齡、上郡太守盧植、五原太守丘力居、平原太守廖超、琅邪太守諸葛衎、濟北太守王奭、陳留太守宇文梁、山陽太守滿寵、濟陰太守王凌、潁川太守王基、汝南太守李通、陳郡太守鄧憲、河內太守獨孤殷、弘農太守雷彤。

    建元三年杏月,足利義晴所領各州,依戰功而劃:足利義晴、織田信長分治司隸,安東舜季領平州,南部安信、伊達輝宗分治幽州,長尾爲景、佐竹義昭、陶晴賢、蘆名盛舜、鈴木佐大夫分治冀州,松平清康、北條氏綱、裏見義堯分治青州,本願寺證如、朝倉孝景、大友義鑑分治幷州,武田信虎領徐州,今川氏輝、北畠晴具、六角定賴分治兗州,三好長慶、明智光秀分治豫州、真田幸隆領荊北數城。

    各地之災紛沓而來,丞相曹操奏趙帝泰火速降詔,令各處備禦,討倭立功。

    那足利義晴則以織田信長爲主帥,柴田勝家、丹羽長秀爲左右護軍,明智光秀爲先鋒,竹中重治爲軍師,遣軍五十萬,來攻長安。

    潼關守將孫觀聞訊,急修書一封往長安。趙帝泰聞報大驚,急命孫堅爲蕩寇大將軍,調長安八校尉爲前部先鋒,率軍二十萬赴潼關抵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