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 > 江戶怎麼可能有怪談? >92.絕無這種可能
    “絕無這種可能!”

    島津忠義率先開口。

    幕府只是放火燒掉一條街,已經引起民怨了,如果是一座城市呢?

    只怕尊王攘夷的賊人,立即就敢帶着町人,腳踏將軍府邸,將幕臣的腦袋掛在城門上。

    秦明面沉如水,他要的就是這種效果。

    特意揭開仲之町大火的真相,就是想要人們將明歷大火的事實,往人爲放火身上靠。

    如果換做之前,仲之町大火的真相沒有浮於水面,即使將明歷大火的疑點拿出來,也沒人會想到是幕府放的火。

    畢竟事關重大,沒人敢給幕府扣鍋。

    如果不是有仲之町大火在前鋪墊,很難想象幕府會做出這種事。

    “安倍大人,禍從口出。”

    島津忠義提醒道,你是來洗白仲之町大火的,怎麼說着說着,挑出了件更嚴重的事?

    秦明卻不管不顧,繼續道:

    “明歷大火之後,無論是武士公卿還是町人農戶,人們團結一心,全身心投入到空前的城市復興大業中,江戶藉此機會擴大了城市範圍,變得更加繁榮,此後的五十年間,江戶逐漸發展成擁有百萬人口的第一大城,真正意義上成爲天下中心。”

    聽完這句話,德川家茂與島津忠義心中更信了幾分。

    明歷大火,多半就是當年的幕府放的。

    那時候德川家在江戶開府剛沒多久,人們心中依然認爲京都甚至大阪,纔是天下中心。

    但明歷大火一燒,上下改建,擴張,煥然一新,而且彙集了天下的人力、物力,漸漸就成爲了天下中心。

    “德川幕府對各藩實行交替參覲制度,兩位應該知曉,江戶繁榮對此的重要性。”

    德川家茂與島津忠義心中警鐘長鳴,這麼一想,更可信了。

    參覲交替制,是幕府爲了牢固控制藩主,而採取的制度,即藩主必在江戶設一居所,將妻、子留在其中作爲人質。

    藩主本人,每年在兩地輪流居住,定期到將軍府報到,參加各種儀式和接受傷務。

    江戶只有足夠繁榮,才能讓藩主將家屬安心留在江戶,同時也不能因爲生活環境之類的藉口,而心生抱怨。

    秦明繼續火上澆油:“更重要的一點,二位應該還記得慶安事件。”

    “.....”

    “自然記得。”

    慶安事件,就是一羣財政窘迫的武士,反對幕府而發起的暴亂,總計超過3000志士,以無藩國的浪人爲主體,上至旗本,藩士,下至富農僧侶均有參加。

    這一事件,展露出了浪人的力量,說不定就是近年來尊王攘夷大肆脫藩,武士成爲浪人的源頭。

    而慶安事件距離明歷大火,正好只有幾年。

    島津忠義道:“難道說,明歷大火是慶安事件的餘孽所爲?”

    德川家茂點頭道:“應該是的,當時就有人懷疑,幕府有過記載。”

    秦明笑道:“明歷大火與慶安事件的餘孽有關,但並非其所爲。”

    “明歷大火不僅促成了江戶重建、擴展,繁榮了商業貿易,還有一點。”

    “上到武士公卿,下到町人農民,上下一心,爲重建江戶一同努力,無形中化解了階級仇怨。”

    “同時,幕府不惜放棄重建天守閣,也要爲遷移居民,重建新居,種種行爲,增添了幕府威信。”

    “可此前是什麼場景?”

    “慶安事件發生,浪人武士反對幕府,此後又有數次造反行動。”

    “人心動盪,不僅是脫藩的浪人武士,還有早一次次動亂中,對幕府感到失望的民衆。”

    “但明歷大火後,就變了。”

    “人們看到了幕府在火災之後的作爲,看到了幕府解決事件的能力,又讓上下各階層通力協作,化解矛盾,同時擴建江戶,進一步控制各藩。”

    “.....”

    德川家茂與島津忠義同時沉默。

    順着秦明的思路去思考,不得不說,幕府確實在明歷大火中,受益頗多。

    甚至還能順理成章給慶安餘孽潑髒水,讓這些反對幕府的“志士”成爲人人喊打的“縱火者”。

    秦明整理起卷宗:

    “而今有尊王攘夷的浪士,刺殺幕府重臣,只恐重蹈覆轍,再有慶安事件發生。”

    “人們已經對幕府有了不信任感,所以我們要做的是....”

    再放一把火?

    島津忠義覺得,放把火倒是不錯的辦法,想要安頓內部矛盾的最好辦法,就是製造外部矛盾,一場火災,穩定人心,相比起損失,似乎還挺賺的。

    秦明站起身:“承認幕府在仲之町大火,與明歷大火中,所犯的錯誤。”

    “什麼?”

    德川家茂完全跟不上秦明的思維,承認仲之町大火都要了幕府半條老命了,還要再認下明歷大火?

    即使是兩百多年前的幕府所爲,那也是故意縱火啊!

    而且明歷大火之中,還死了數萬人。

    即便現在人們享受着江戶改建後的福利,這件事一旦捅到明面上,也必會飽受非議。

    秦明問道:“將軍聽過祈福嗎?”

    德川家茂皺眉:“那是天皇的事,難道祈福就能穩定人心嗎?”

    言外之意,幕府不信玄學這套。

    秦明笑道:“以往天皇病重的時候,會安排陰陽師向天地祈福,在民間,也會有大量民衆自發聚集,通過五花八門的方法,爲天皇祈求壽命。”

    “看似荒謬迷信,實則不然。”

    “天皇病重,人心不穩,好事者蠢蠢欲動,這是一種示敵以弱的試探方法。”

    “想趁機擁立新主,立場不堅定的人,會覺得天皇病重處於劣勢,從而開始動搖觀望,有進一步動作。”

    “如此,就能看出到底有何人心懷不軌。”

    “同時,陰陽師主導祈福,臣子、百姓也會自發聚集起來祈福,輿論上就能看出一種,天下都支持天皇的樣子,好事者也會收斂一些。”

    德川家茂似有所悟:“你的意思是.....”

    “一個道理。”秦明道:“示敵以弱,探清好事者虛實。”

    “將軍大人並非病重的天皇,有島津大人這種強藩支持,有還手之力,一旦探清好事者虛實,便能主動出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