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 > 大隋主沉浮 >第331章:世家之不幸、天下之大幸
    楊集這隻蝴蝶扇了幾下翅膀,卻在大隋王朝引起了一場軒然大波。大業元年春,皇帝楊廣大刀闊斧的改組大隋中樞行政機構,先是將內廷的侍奉機構內侍省改爲長秋監,不僅在名義上將其與政務處理國事的門下、內史、尚書區分,還把長秋監等主官的官階合理下降。接着,又明確了祕書省的職司,令其專門掌管圖書、校正圖籍;遇朝有制度沿革﹑禮儀輕重時,得以參議,但平時卻無參政議政權,也就是說,曾與三省並駕齊驅的祕書省將會淡出人們的視線,成爲了一個閒散的官署。

    與此同時,又將先帝時期的十一寺改爲九寺五監,這九寺五監在職級上,基本和尚書省六部平級,與尚書六部沒有隸屬關係,但職權與六部重疊之多,實際存在分工和制約關係。六部主管政令,九寺五監分別負責某方面的具體事務。

    楊廣之所以這麼做,是對進行中中樞重複官署的撤併,企圖裁剪冗官冗吏、提升辦事效率。但九寺五監的存在一面是協助三省六部更好處理國這事務。只因三省六部大多都只能處理內部、中樞和一些緊急事情,並也只能粗略處理,而一些不緊急和一些需要細微處理的事情則由九寺五監等專屬機構處理。

    另一方面雖出於分權制衡的需要,三省六部本身就體現君王的了分權意識,而九寺五監則是進一步分割了三省六部制的權力,從而加強了中央集權,鞏固大隋統治。

    最重要的就是九寺五監都有存在的合理性,只因九寺五監都是一些專業性較強部門,比如說國子監的專業是掌控官學;比如說都水監,它掌河渠、津樑、堤堰、治水等事務;比如說少府監,它掌管大隋百工技巧諸務、負責各種研發,只要它正式成立起來,並將最出色的工匠收入其中,這個部門一定會成爲大隋王朝最厲害的科技研發部門……所以爲了更好服務和處理相關政務,的確有必要單獨劃分出來,如今經過楊廣這般明確化,便能有效的降低了外行指揮內行等事件的出現,同時也更顯專門化、職業化、規模規範化。

    軍事上,楊廣將十二衛府增改爲十二衛四府﹐合稱十六衛。其十二衛爲左右翊衛(原左右衛府)﹑左右驍(騎)衛﹑左右武衛(原左右武衛府)﹑左右屯衛(原左右領軍府),左右候衛(原左右武侯府)和左右御衛(新置);四府爲左右備身府(原左右領左右府)和左右監門府。十二衛統全國府兵、宿衛京城,居中御外,衛戍京師,是府兵和禁軍的合一;四府不統府兵,左右備身府負責侍衛皇帝;左右監門府分掌宮殿門禁。

    若是在平時,楊廣這一系列改革中的任何一個,必定引起朝野熱議,然而此時加起來,威力也不如他所創立的議事堂“勁爆”。

    議事堂介於皇帝和三省之間,由九名位高權重、威望卓著的重臣組成,這九人分別是安德王楊雄、門下納言楊達、尚書令楊素、太常寺卿高熲、內史令蕭琮、尚書右僕射蘇威、黃門侍郎裴矩、民部侍郎崔仲方、大理寺卿長孫熾,此之九人不公里是皇帝的左膀右臂,也是大隋王朝各大勢力的代表、僅能以宰相自居的的大人物。

    楊集不知這場大變革將要持續多久,卻知道這場變革在京城造成風浪不會小,不過他是一個地方官,這些通通都與他沒有關係,反正他在京城的事情已了,沒必要踏進這個政治漩渦,所以楊集在武舉結束以後,本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觀點,便聰明果斷的避開了大興城,迫不及待的直奔甘州張掖而去。

    陽春三月,楊集回到了闊別數月的甘州張掖。除了聲勢浩大的王府護衛隊、運輸隊,還有一百七十名剛從國子監入仕的小官。

    這百多名小官是各州推薦給朝廷的青年才俊,大家經過貴族式的科舉考試,有門路的官宦子弟皆已通過家族關係入仕了,剩下考得好卻沒有門路的人,盡皆成爲吏部的預備官員,他們一邊在國子監深造、一邊等待朝廷的安排。

    這一次臨行之前,楊集向楊廣索要人才,並且表示涼州需要有才華卻沒後臺的寒士,而楊廣本來就打算將涼州營造成一個沒有大世家大門閥滲透的淨土,所以楊集的主張與他不謀而合,令吏部將這些在國子監虛度年華的寒士、世家旁庶子弟盡數移交給了楊集。

    對此,朝中各大勢力代表倒是沒有多大意見,一方面是涼州三面皆敵、條件艱苦,遠離親人不說,還有戰火之險,也只有這些無入仕之門、銳氣十足的年輕人願意來;另一方面是涼州被楊集經營成了世家門閥的禁地,若非強制命令,沒有人願意把自家子弟送來,免得被楊集以‘雞蛋裏挑骨頭’的方式收拾。

    當然,最爲關鍵的還是幷州有太多空缺可爭,這便使得雞肋般的涼州對世家門閥沒有多大吸引力,再加上前面的兩大因素,所以大家對於楊廣的安排沒有異議。

    在這一百七十名隨行小官之中,有一人格外令楊集重視,此人乃是京兆杜氏旁支子弟杜如晦,他飽受吏部侍郎高孝基的讚賞,稱他才華橫溢、果斷務實,有宰相之才。杜如晦此番受命爲涼州參軍事,正式成爲楊集麾下一名小吏。

    除了杜如晦等三十人進入州牧府爲官以外,餘者主要是鄯善、且末、西州、庭州的新官,他們將要在張掖培訓一個月之久,等熟悉涼州制度,再散往各地,若是無法勝任地方官員之職,也可進入涼州的教育系統,成爲一名教書育人的三學博士(老師)。

    一路上行軍雖然比較辛苦,但是這些朝氣蓬勃、銳氣十足、胸懷大志的年輕人卻興致勃勃,對前途和未來充滿了期望。他們這一路走來,看見了很多秀美山川,可是這都不如新修成的馳道震撼。

    “條條大路通羅馬”這句話照搬到甘州也是一樣的,甘州作爲絲綢之路的重要樞紐之一,交通本來就十分便利,楊集打敗步迦可汗之後,涼州總管府按照朝廷的指令,勘定了“大興——西州/庭州”馳道的走向,經過這幾年來的緊急施工,“會州——甘州”段已經完成了,如今正從甘州福祿縣向西邊的瓜州延伸。

    若是修到西州,並且把“瓜州庭州”、“伊州庭州”這兩條支線修好,大隋就有了向西進軍的最便捷的戰略通道。

    到了張掖城城郊的時候,衆人只看一眼,便被這座拔地而起的雄城給震撼了。

    遠而觀之,只見高大聳立的城牆上旌旗林立,城牆裏青煙嫋嫋,一頂頂尖角藻頂,拱衛着高大厚重的城門。

    杜如晦身材修長、相貌堂堂,身着月白襴衫,頭戴軟腳襆頭,腰間懸掛一柄寶劍,顯得溫文儒雅、氣度不凡;他初來張掖城之時,幾乎以爲自己回到了大興城,這裏的一切與大興城是那麼的相似,城市的格局與大興相仿,同樣是橫七豎八的街道、同樣是被坊牆切割成方形的一個個坊、裏、曲,同樣是植在街道旁邊的槐樹、榆樹、柳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