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 > 大隋主沉浮 >第489章:活埋
    約有兩個時辰,發生在龍山城以北的戰爭漸漸平息了下來,濤濤南流的濫真水已被鮮血染紅,屍體灑滿了濫真水左右兩岸。而作爲主戰場的支離破碎的契丹大營,更是變成了人間地獄,幾乎每寸土地都是殘肢斷臂、人馬屍首。但是隋軍、突厥軍並沒有因此而善罷甘休。

    這場奇蹟般的大勝,把士兵的士氣激發到了頂點,吶喊聲、喊殺聲此起彼伏,震耳欲聾。兩國的士兵爭先恐後的追着契丹潰兵殺去。

    不過爲了避免誤傷彼此,兩國軍隊很默契的以“隋”字大旗、白狼頭大纛爲界,雙方各司其職,以楊綸爲首的“遼東道隋軍”負責往北追殺,而突厥軍士兵則向西方追殺。

    這麼好的消弱敵軍有生之力的機會,兩國軍隊都不想錯過,此時要是不將潰兵斬盡殺絕,豈不是給後續行動留下遺患?

    雖然兵家有“窮寇莫追”之說,但這是擔心己方士兵在追擊的過程中陣容鬆散、求功心切而露出致命破綻,容易給敵人反戈一擊、反敗爲勝。可是現在完全不存在這種情況了,畢竟契丹軍已經傾巢出動了,壓根不存在什麼伏兵,而且遼闊的草原一目瞭然,即便有伏兵,又往哪裏藏身?

    這場追逐戰,楊集的親兵、達奚景爲首的左衛軍並沒有摻和進去;而是和營州州兵、徵發來的青壯百姓在戰場上救治傷兵,緝捕契丹俘虜,若是遇到活不成的重傷員,則補上一刀子。

    軍營裏的廝殺聲早已遠去,沒事的楊集便站在前營一個瞭望塔上,手扶欄杆,默默的注視着西南角。

    前營西南角是富庶的李崇屯,但是已經被契丹狗夷爲平地、連個寨牆都不剩下。此刻正有許多棄械投降的俘虜在左衛士兵的監督下,老老實實的拿着鋤頭、鐵鍬、鐵鏟挖坑。

    他們爲了活下去,而且聽說是用來掩埋屍體,一個二個都賣命的挖、賣命的用籮筐把泥土擡上來,堆到四周。

    一羣俘虜人在隋軍的催促下,很快挖好一個又大又深的大坑,而後又沿着臺階上來,用板車把軍營中的屍體託運過去,扔進了大坑裏。

    楊集冷笑一聲,又將目光移向北方,想必有些成功脫離戰場的潰兵已經跑去契丹牙帳黃龍城報信了,按照速度來講,最多兩天時間,消息就該傳到黃龍了。

    他現在希望楊綸儘快送來好消息,只要他們蕩平前方的部落,就能分兵兩路:一路直搗黃龍,一路破了遼水道的契丹軍,將李子雄迎入契丹境,到時候將近十萬大軍來回剿殺,這一仗就該結束了。

    雖然仗是要打完了,但賬卻不能就這麼算了;此戰過後,契丹已經孱弱到了極致,若是大隋就此罷休、就此退兵,不說契丹擁有再次崛起的機會;就算沒有,它也守不住這片十分關鍵、十分富庶的草原,與其給南室韋、霫族、奚族、亦或是高句麗佔領,倒不如依楊廣所言,將其納入大隋版圖。

    有了這塊百草豐茂的草原,高句麗需要防禦的邊境線至少增加兩倍,而且有此爲重鎮,日後大隋遠征高句麗之時,就能避開遼水,直接從陸地上遼河平原東部。此外,還能挾大勢瓦解高句麗、伯咄靺鞨、粟末靺鞨聯盟,緩解新羅和百濟的壓力。

    而如今的半島三國,都向大隋稱臣。實力第一、虛情假意的高句麗姑且不說。

    實力第二的新羅坐擁着漢江流域,佔據了半島最富饒的土地,但新羅北部是高句麗、西部是百濟,最大的弊端是無法和大隋聯繫,想要派出使臣出使大隋,要麼是借道高句麗,走陸路;要麼是貼着百濟南部海域,走水路。

    以前百濟強大時,新羅是高句麗的小弟,訪問中原時是走陸路,後來和百濟聯手時,是走海路,但現在,牆頭草一般的新羅把雙方都得罪死了,於是前來中原的路被鎖死了。

    倒是百濟,先被高句麗打過、後來又遭新羅背叛。它實力最弱,而且還兩面受敵、處境可想而知,爲了應對來自兩個國家的威脅,百濟自南北朝時期,就和南朝北朝所有政權都保持密切關係,到了大隋統一天下以後,雙方的關係就更加密切了。

    早在開皇年間,百濟就決心和隋朝一起,共同打退高句麗。而楊堅也希望能通過百濟這枚重要的棋子,恢復中原王朝在朝鮮半島的全面影響力。於是雙方一拍即合,進入了高度合作的“熱戀期”。

    如果雙方繼續保持這等關係,日後的大隋水師可以在百濟登陸,然後通過陸路北征高句麗。這種辦法雖然麻煩一些,但卻遠比水師直取平壤的打法穩妥多了。

    就在楊集默默思忖之際,一隊巡哨策馬來到瞭望塔下,火長遠遠就大聲說道:“大王!突厥軍把契丹狗擄掠而去的營州女子送回來了。”

    “有多少人?”楊集問道。

    火長大聲答道:“足有四五千人!”

    楊集先是一愣,緊接着大喜過望,連忙下了瞭望塔,縱身騎上通體烏黑的汗血寶馬“悍馬”,向待命的張出塵、朱粲說道:“一起去看看。”

    “喏!”朱雀衛、玄武衛紛紛上馬。

    “帶路!”楊集又向巡哨們吩咐道。

    “遵命!”巡哨們行了一禮,調轉馬頭,帶着楊集一行人向西奔去。

    出了破爛的大營,再行兩三裏,迎面便看到一支突厥軍護送着大隊穿隋朝布衣、布裙的女子行來。

    不過這個可憐的女子盡皆驚恐萬狀、戰戰兢兢的,對於她們來說,突厥人和契丹人並沒有絲毫分別,落入誰的手中都是虎穴和深淵。好在楊集事先有令,不許突厥兵欺侮被擄掠來的隋朝女子,所以突厥騎兵倒是不敢逞獸性。

    楊集和士兵們都露出了隋軍的盔甲,他們飛馳到隊伍的側邊,這才放慢速度,楊集在側面一邊控馬徐行,一邊高聲說道:“我是大隋衛王楊集,奉聖人之命前來解救諸位,你們已經得救了,無須害怕!”

    楊集來回縱馬,連喊十幾遍,相互攙扶着的數千名可憐的弱女子都聽到了熟悉的母語,也看到迎接而來的士兵皆是身穿隋軍的鎧甲。

    默默的看了這支騎兵半晌,終於相信知道被大隋軍隊解救了,一時間,積壓一兩個月的恐懼、悲傷、委屈一併爆發了出來。

    她們想起自己所受的凌辱、想到契丹狗賊殺死的親人,頓時跪在地上放聲大哭,盡情的宣泄着……不少人擔驚受怕了一兩個月,此番驟然獲救,撕心裂肺的哭暈了過去。

    朱粲等玄武衛望着這令人十分心酸的一幕,每個人的眼睛都含着熱淚。而朱雀衛,更是默默的陪着流淚。

    便是楊集也是雙眼發紅,拋開那些顯赫的戰功,他也是一個極其感性的人,自然不願看到百姓流離失所、痛苦不堪。然而這一次,本該保護百姓的軍隊,卻因爲疏忽大意,被契丹狗殺了一個措手不及,他們犯下的過錯,卻要這些可憐的女子和親人來承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