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 > 大隋主沉浮 >第498章:隔空交戰,略勝一籌
    開皇年間,隋朝和突厥汗國打得不可開交,先後臣服柔然、突厥汗國的東北各部失去“主子”管轄,紛紛蠢蠢欲動;高句麗趁勢而起,扛起了兵進中原的大旗,和野心勃勃的靺鞨、契丹、霫族、奚族結爲“軍事同盟”。到了開皇十八初,時爲王子的高元眼見大隋積極備戰、準備與突厥汗國決出雌雄,自以爲隋朝分身無術,便請命父親平原王,悍然率領聯軍進犯遼西地區。

    可是楊堅並沒有按照高句麗的“劇本”來“演”,先是營州總管韋衝打退了聯軍,而後出動水陸大軍加以還擊。所以開皇十八年征伐高句麗那一場戰爭,針對的對象是包括高句麗在內的“軍事同盟”,而不僅僅只是一個高句麗。

    雖然高句麗事後到歉、稱臣了,但是楊堅仍不解恨,更沒有就此作罷,他下令楊諒、高熲,讓他們擄走了高句麗遼東地區的十幾萬人口,然後遷往黃淮地區爲民。【史實】

    隋軍士兵雖然因爲風浪、天氣、瘟疫死傷無數,但卻嚇退了高句麗、破了以高句麗爲首的遼東“軍事同盟”,而且還震懾了生活在北齊故地“六鎮後裔”。若是把搶到的高句麗人口、無形的“資產”累計起來,楊堅那一次遠征本身並不虧。

    重要的是,在保證冀州、幽州安寧的同時,也爲開皇十九年大破突厥汗國之戰奠定了良好的國內國際環境。

    時隔八年,隋朝再一次強勢東來,楊集爲首的隋軍士兵不僅滅了入侵營州的契丹,還把契丹納入大隋的版圖。隋朝此舉,導致高句麗佔領的遼水平原東部地區處於大隋的兵鋒之下,消息傳開,高句麗上下混亂,迅速分成主戰、主和兩大派。

    主戰派以大對盧淵子游、帛衣頭大兄淵子澄爲代表,他們兄弟認爲大隋新帝初登大寶,威望不足,又因內戰、遷都、軍改的緣故,國內動盪不安;短時間內,隋朝無法進行一場大規模戰爭,高句麗應該趁此機會,和隋軍打一場大戰,全力奪取遼州、燕州、營州,將隋朝勢力趕回臨渝關(山海關)內。

    即使隋朝還控制着臨渝關,但失去遼西走廊的臨渝關,缺乏地理上的縱深保護,戰略意義已大不如前。到時候,隋朝縱然派來百萬雄兵,也沒有足夠的開闊地勢供他們擺開陣勢。

    這是淵氏兄弟的公心,而私心有二:一是鴨淥水以北屬於淵氏集團的地盤,最富饒的遼水平原東部地區,因爲隋朝佔領了契丹之後,變得無險可守。要是隋軍進攻高句麗,淵氏集團的核心利益首當其衝。

    二是淵氏的核心勢力是軍隊,掌控高句麗六七成兵權;但他們知道高氏政權深入每個高句麗人的骨髓、靈魂之中,所以他們沒有改朝換代的心思和條件,但是爲了淵氏長存,只能把權臣一路當到底,否則淵氏必亡。

    而高元作爲高句麗的大王,不可能允許淵氏成爲不可預料的權臣、不可能允許淵氏步步架空王權,他現在雖然沒有向淵氏子弟、門生、部下開刀,但卻卡了淵氏率領的軍隊的軍餉、武器裝備。要是高句麗和大隋開戰、長期對峙於遼西走廊,淵氏的價值得以體現,而麻煩也將不告而破。

    所以在淵氏兄弟看來,高句麗與大隋開戰,是於國有利、於家有利的好事,故而主張發起進攻。

    主和派以乙支文德、檀桓、高氏王族爲代表,他們首先認爲大隋王朝如日中天,實非高句麗能敵,就算隋朝失去遼西走廊,可隋軍仍可兵出檀州,繞過燕山山脈北麓,接着借道奚族,抵達契丹,然後兵分兩路,一路直取遼水平原、一路從背後襲擊遼西走廊。

    若是如此,高句麗損兵折將,至少失去“長白山山脈—千山山脈”以北的領土,所以主動挑釁大隋,實不可取。

    其次、高句麗以南還有新羅、百濟,一旦拼盡全力在北方與大隋作戰,與高句麗有世仇的新羅和百濟定然北上,到時候,高句麗兩面受敵,國祚必亡。如今隋朝又沒有進攻高句麗的意思,又何必招惹這個龐然大物?與其如此,倒不如乖乖的向隋朝納貢,穩住隋朝以後,再集中兵力統一半島。

    主和派這兩個觀點,不管是有意無心,都隱隱指責淵氏兄弟自不量力、動機不純,企圖將高句麗拖入絕境之中。可淵氏兄弟偏偏還反駁不了,因爲主和派字字句句都佔據一個“理”字。

    事實其實就是如此,戰,雖然能威加四海、開拓疆域,可輕則使國力消耗過巨,使得民生跟不上來,重則有亡國之險。和,雖能發展經濟、讓國力穩定,但卻使一個國家實力、戰力永遠低下。

    戰、和各有利弊,最後高句麗君臣再從敵我雙方的實力一一權衡,多數人都認爲高句麗與雄霸天下無敵手的大隋相比,根本沒有可比性,要是貿然交戰,高句麗毫無勝算,即便隋朝大軍最後打不過“長白山山脈—千山山脈”,高句麗也會失去大半條命。

    如此一一辯論,主和官員也就越來越多了。

    但不管是主戰也好、主和也罷,他們在一件事上的看法,卻是達成了高度共識,那就是加強遼東防禦。

    遼東指的是遼水以東的平原,除了北部的粟末靺鞨佔了極少一部分,南部的八成以上,盡歸高句麗所有。而遼水以西,就是遼西了;契丹還在的時候,遼水以西的北方大地,有六七成是契丹的領土,剩下的極少一部分屬大隋遼州、燕州,由於遼水南段水勢湍急,隋軍很難渡河。

    可現在的遼西盡是大隋的了,而北方新設的大安縣與高句麗比鄰而居,中間是沒有障礙的一望無際的草原。一旦隋軍渡過遼水上游的弱洛水、集結於大安縣,就能直接殺入遼東,要是再縱兵南下,他們就沒有開皇十八那麼幸運了,至於他們沿着邊境、沿着遼水打造的“南夫餘城—新城—玄菟城—遼東城—安市城—建安城(蓋縣一帶)”防線,也將起不到半點阻敵作用。

    因此高句麗君臣決定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修築一條北起南夫餘城、南至建安城入海口的千里長城。

    與遼州東山縣、燕州東部相望的南段邊界,同時也是遼水乾流,高句麗早已在東岸建立了“新城—建安城”防線,中間穿插着小城、灘頭堡壘,這一段,只要在防線外面用城牆連接起來即可,而且又有遼水這條天然的護城河,晚點修長城也可。

    而南起新城、北達南夫餘城的邊界線,不僅沒有遼水爲界,而且皆是平坦草原,所以這段長城不但要儘快修好,還要修得高大厚重。

    這項工程如果修成,遼水和長城相互輝映、相互依仗,形成一座先天與後天結合的防線。隋軍若想攻入遼東、收復遼東領土,遼水和長城就是他們遇到的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