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 > 大隋主沉浮 >第566章:說客
    宋正本就住在王府之中,剛和慕容三藏、李靖等人分別不久,又讓楊集叫回書房了。

    他也是一個名留青史的人物,他當饒樂縣縣令的時候,明知隋朝在河北的統治大勢已去,可他仍舊率領寥寥無幾的縣役、鄉勇與竇建德奮戰到底,後來雖陷入竇建德之手,卻也寧死不降;直到楊廣死於江都的消息傳回,這才萬念俱灰的降了竇建德,並且獻出了民生爲重等等安定河北的戰備,竇建德遂將其引爲謀主。

    然而竇建德如同所有草莽反王一樣,得勢之後,便失去進取之心,開始變得驕狂自滿、自視甚高、樂於享受,聽信讒言的疏遠了宋正本等等剛正不阿的勳臣。在衆所默然之際,還是宋正本直言上諫,卻落得慘遭殺死的下場。

    在史上,宋正本雖侍二主,然而他既不負楊廣、不負竇建德,也不負百姓,其品行節操,讓人無從挑剔。也是因此,楊集放心的讓他處理涼州政務,代自己默默地行使州牧之權。

    這樣一個能力、忠心、經驗皆是上上之選的人,休要說是當一州刺史了,便是進入朝廷,當個侍郎、少監也是綽綽有餘。但楊集現在別無選擇。

    涼州雖然經過幾次轟轟烈烈的大清洗,處於一個勢力的真空期,但也因爲清洗、各項新政,使一切都變得相當透明,所以看似是在自己的地盤上成立據點,但難度卻比其他地方更大。要是貿然安排一個人去成立據點的話,說不定很快就被楊集弄出來的高效的地方官府查得一清二楚。

    另外一方面則是因爲隴西李氏,李氏的傳統勢力是渭州、秦州、原州;而楊集準備創立據點的會州、蘭州、河州、桃州就在李氏的旁邊。之前雖然因爲吐谷渾、羌人、党項羌等少數民族作亂的緣故,使他們在這四個州的存在感不強,但是經過幾百上千年時間的發展,李氏對片區域的影響極大,說是深入到方方面面、各行各業亦不爲過。要是他們察覺楊集在他們的地盤上虎口奪食,定然上報朝廷,到時候,問題就嚴重了。

    所以在不能動用官面力量的前提下,也只有宋正本最爲合適了;而府上的死士、死忠分子倒是不少,但才智、大局格等方面,根本沒有資格和宋正本相提並論。

    將成立據點的用意,以及顧慮一一說完,楊集坦然的向宋正本說道:“宋主薄,最開始,我們三人的想法是暗中發展,可是後來都認爲世間沒有絕對和長久的機密。單純靠藏,是藏不了多久的;與其如此,倒不如明中有暗、暗中有明,這樣有人在明處支持,反而利於行事、利於發展。”

    “位於雍、涼、益三州附近的兩個據點,對我們十分重要,更不能讓外人察覺,一般人根本沒有勝任不了,思來想去,只有你最爲合適。當然了,不是你一個人,我會派出一些家將過去幫你,另外,天門雍、益、梁州分堂也由你負責。”

    “承蒙大王厚愛,卑職萬死不辭。”宋正本性情穩重、訥於言辭,不是那種會扇情的人,聽了楊集的計劃,便毫不猶豫的起身應命。

    他想了一想,又問道:“大王,但不知卑職先在何處立足?”

    “我打算給你安排通守一職,你認爲哪個州比較合適?”通守是一個州的二把手,主管律法、監督地方官員執政和執法,在地方上並沒有什麼實權,楊集只要沒有插手朝堂事務、干涉刺史、司馬、長史、主薄的任命,楊廣定然不會在意桃州通守這個閒職。

    “卑職中意的是桃州。桃州不僅靠近吐谷渾,而且位於雍、涼、益、梁四州交界,是我們涼州最爲複雜的州。”宋正本沉吟半晌,又向楊集建議道:“此外還有另外一個好處,即是隴西李氏如果嚴防死守,我們可以先行向漢中方向發展。”

    楊集其實也是意屬桃州,而宋正本向漢中發展的建議,其實也在他腦海之中形成了,只因漢中位於雍涼以南、益梁以北、荊州西北,包括現在的成州、鳳州、興州、梁州州治梁州,自古以來就是戰略要地,在這裏立個據點其實相當不錯。

    不過作爲上位者,有時候必須裝聾作啞、必須給予下屬發表意見的機會,否則,你一個人全部說了、把事情全部安排妥當了,大家還有什麼存在感?還有什麼存在的意義?

    “宋主薄這個設想很好,日後就這麼辦。”楊集說完,先後向下首的郝瑗、凌敬說道:“承淵,你和宋主薄現在去找公孫大總管,讓他調集人馬和物資。敬之,宋主薄現在有了新的安排,那麼,只能由你先去涼州了。”

    “喏!”郝瑗和凌敬躬身答應一聲,便和宋正本告辭離開。

    送走三大謀士,楊集終於有時間梳理與楊廣的關係了。

    在大勢、大方向等方面,他們目標一致、利益一致,一直都在齊心打造大隋、經營大隋。之所以出現這種誤會,楊集認爲是缺乏溝通,楊廣在溝通方面出了問題。

    楊廣在科舉這方面的表現,也許出於兩個方面的考慮:一是楊廣這個的性格很矛盾,他在大事上顯得簡單粗暴,可是在經營家族關係,尤其是在對待他在意的人時,卻又異常心細和謹慎;比如說楊集當年遇刺,便向楊廣索要擅長技擊之術的武婢,但是楊廣明明有,然而生怕楊集有朝一日誤以爲他派人去監視,所以直接說沒有,省得楊集瞎想的同時,也免去以後或許會產生的誤會,最後直接介紹起了楊素,讓楊集去找楊素藉人。

    這一次,他也許是認爲自己這個當兄長的,從弟弟手中取走一點點什麼,沒有必要刻意去打招呼;如果每次都因爲一點小事打招呼,那就見外了;甚至,他還有可能考慮了楊集的感受,畢竟他除了是兄長之外,還是一個皇帝,如果他見外、客氣了,楊集認爲他疏遠、猜忌,那就不當他是親人了。

    可是楊集不再是以前那個事業小成的楊集了,他現在不僅是大權在握的封疆大吏,而且還有自己的派系,由於身上揹負着太多人的利益、期盼,再也不敢像以前那樣沒心沒肺、粗枝大葉了。他爲了自己和這些人,必須用臣子的眼光去看待楊廣、用臣子的心態去揣摩皇帝的每一個決定。

    二是如同蕭穎路上所說那般,相對於楊集以前所做過的事,科舉這口黑鍋其實微不足道,因爲是微不足道的小事,所以楊廣忽略了楊集的感受,誤以爲楊集沒有放在心上。

    問題是大致想出來了,但怎麼開口,楊集卻是有些傷腦筋了。

    直接問,肯定不行;拐彎抹角的委婉的問,好像,還不如直接問。

    “皇后?”忽然,楊集腦海中靈光一閃,心中有了一個最爲合適的人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