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 > 大隋主沉浮 >古代國公和王爵封號含義(轉載)
    《中國古代國公和王爵封號有什麼含義?爵位封號和地位排序有關嗎?》

    ————————轉載

    中國古代封爵的制度早在商朝就有了。爵的意思本來是一種用於祭祀的禮器,各方諸侯要經過天子的同意才能使用它來祭祀。後來它演變成了分封的一種象徵。每一個朝代的封爵制度都或多或少有點區別的,比如周朝的五等爵位(公、侯、伯、子、男),秦朝二十等爵,漢朝加上王爵,三國時曹魏改九等爵,之後南北朝各一套,然後隋朝基本有了一個穩定的制度,一直到元朝都變化不大。明朝進行了皇族和外人的分流,而清朝同樣也分流,而且整合了一部分勳官的封號,下面我會詳細說。

    同等爵位,理論上是平級的,但根據具體封號的不同,事實上也有貴賤之分。漢朝以後、隋朝之前的爵位封號,多爲郡縣名,具體尊卑和郡縣的大小、人口、經濟有關;而隋朝到明朝這一長段歷史中的爵位封號,親王和國公大多數是參考的春秋戰國的諸侯國,好壞和東周列國的大小有關;其餘封號仍然是郡縣名,其具體地位和郡縣大小、經濟有關。

    春秋戰國的諸侯國,來源是周朝的五等爵位,但這裏需要注意的一點是,當時周朝有兩套系統,除了公、侯、伯、子、男這套列國諸侯的爵位系統序列以外,還有公、卿、大夫、士這個官員的等級序列。春秋戰國的那些諸侯國,它們的國君就是對應五等爵位中的某一等,比如:商朝王室的貴族被封到宋國,爵位是公爵,所以宋國是公爵國,宋國的君主是公爵;姜子牙他們家被封到齊國,爵位是侯爵,所以齊國是侯爵國,齊國的國君是侯爵;鄭國他們家出身不好,但護駕有功,封爲伯爵,所以鄭國是伯爵國(《鄭伯克段於鄢》裏的鄭伯就是這麼來的);像南方的越國、楚國、吳國、巴國等,中原人覺得他們是蠻夷,他們的爵位比較低,屬於子爵國。這些諸侯君主,不管爵位高低,都不是官員,而是貴族、國君;相對的,公、卿、大夫、士這個體系評價的是官員的等級。比如輔佐周成王的周公旦(姬旦),就是這個體系裏的“公”,是周朝中央政府的官員,而在五等爵位體系裏他是侯爵,封在魯國;地方諸侯國的官員就是“卿”這個級別的,大國比如晉國,有六卿,小國比如魯國,有三卿,等等;往下的大夫和士,也是諸侯國的官員序列,也可能是卿下面的臣屬。當時的情況還比較原始,爵位沒有發展成熟,有時候官和爵並沒有分家,因此在施行分封制的時候,才產生了這樣兩套系統平行的混亂。

    春秋戰國這些諸侯國,其爵位的尊卑和後來的強弱並不一定相關,比如到最後統一全國的秦國,最初就是個伯爵國;春秋時期首先崛起的鄭國,不過也是個伯爵國;虞國和虢國這兩個尊貴的公爵國,被侯爵的晉國一勺燴(脣亡齒寒、假途伐虢的故事);另一個公爵國宋國還算不錯,撐到了戰國中後期,但也沒撐到之後。並且,戰國的時候發生了像五國相王這樣的僭越之事,諸侯們之間的爵位從名存實亡到真的亡了。因此,後來人們評價春秋戰國的國家“大小”的時候,很多時候參照的不是周朝的爵位,而是實力,像秦國、楚國、晉國、鄭國這些表現出色的諸侯國,即便開局的爵位不高,後世仍稱爲大國;那些公爵國,比如虞國、虢國、戴國這樣的醬油角色,甚至像權國、原國、甘國、尹國等等這種連露臉機會都沒有的公爵國,哪怕最初的爵位再高,許多時候也沒被當作大國了。而這裏的大中小,就奠定了後來隋朝以後的爵位封號(隋、唐、宋、元、明)的基礎。

    戰國的時候,秦國搞了商鞅變法,把爵位跟軍功掛鉤,於是就出現了軍功爵的萌芽,到秦朝發展成二十等爵制度。二十等爵的名字是規定好的,一等公士、二等上造、三等簪嫋,一直到十九等關內侯、二十等徹侯(具體的可以自行百度),因此這時候不存在封號含義的問題。以前,爵位是給貴族的,秦國這麼一搞,平民就有機會拿到爵位了;並且,爵位的用處很多,不僅是身份和待遇問題,還和地產、勞役等關聯,甚至可以用來抵罪。正因如此,秦軍殺敵奮勇,戰鬥力超強,爲後來秦國的統一天下奠定了基礎。

    漢朝最初繼承了二十等爵制度,但也有了一些創新:在漢朝,第一等到第十九等爵,在授予的時候,嚴格說不應該叫封,而是叫賜,只有到了最高的第二十等徹侯,才能叫封,這才標誌着被授予的人正式進入了“封爵”體系。而漢朝的“封爵”體系,在列候之上,還有王爵。漢朝初年,劉邦封過異姓王,比如楚王韓信、梁王彭越、九江王英布等,但後來又被他自己給抹掉了,從此,王爵只能封給和皇帝同姓的宗室成員。漢朝的時候,王爵就一個等級,所以理論上也不存在封號含義的問題,封你到哪裏,你就是哪裏的王。

    比如漢景帝時的七國之亂裏,造反的有楚國、吳國、趙國,也有淄川國、濟南國、膠西國、膠東國,它們的王沒啥本質上的區別,都是一方諸侯。這些王的所轄範圍,都是漢朝郡國並行制度裏的“國”。初期,王國下屬有數個郡,但七國之亂之後,多餘的郡被朝廷收回,每個王國只有一個郡,因此這裏的國在行政上相當於一個郡,可以自己設立官員,自己收稅。但事實上,由於漢朝的王爵是真要去管理各諸侯國,封到好的地方或富的地方,當然是更好的,你被封到河南、山東這些發達的地區,比如齊王、梁王和趙王,就肯定比被封到靠近匈奴的偏遠地區,比如代王、燕王,要強得多。總之,漢朝王爵被封的國家地理位置越好、經濟越好、或者包含的戶邑數越多、管的縣越多,那自然是越好的。

    在西漢後期以及東漢,軍功爵因爲門檻把關不嚴,被用濫了,變得不再值錢,所以逐漸就被廢棄了;與此同時,封爵體系更加嚴格化,分爲同姓和異姓,同姓可以封王,叫“諸侯王”;諸侯王的兒子可以封侯,叫“諸侯”;異姓最多隻能封侯爵,而且不叫諸侯,叫列候(就是以前的徹侯,但漢武帝叫劉徹,爲了避諱,改叫列候)。到了東漢,封爵體系又進行了更新,諸侯王改稱郡王(這個其實很好理解,漢朝施行郡國並行制,在七國之亂以後,諸侯王所轄區域,在行政上相當於一個郡),這也是郡王這個名稱的來歷,但此時的郡王是頭等的爵位,和後來人們所謂的“二字王”郡王不是一回事;列侯細分爲縣侯、鄉侯、亭侯。比如張飛當過西鄉侯、關羽是漢壽亭侯,可見張飛其實比關羽的爵位稍高。這時候的侯爵,就有封號的講究了,原則當然也是和王爵類似的,在同一級別內,封號對應的地方越富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