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 > 權爺撩寵侯門毒妻 >第174章 禍水東引(一更)
    姜凡兒腹誹,難道是她想吵的麼哪一次不是駱舒玄惹她生氣

    在廣平府歷練這麼多年,姜凡兒自認爲遇人遇事都足夠冷靜,奈何一到駱舒玄跟前就屢屢破功,這廝每次不鬧出點動靜來讓她氣個半死似乎覺得不過癮。

    懶得再瞅駱舒玄,姜凡兒歪向一邊,極不情願地道:“若是駱二公子往後能手下留情,那麼,我很樂意寬容些。”否則,像今天弄壞她生辰禮這樣的事再來幾次,她不保證自己會否用解剖屍體的刀

    直接活剖了駱舒玄。

    駱雨珊又看向駱舒玄。

    駱舒玄道:“彼此彼此,凡兒表妹若是能手下留情,我願意每天給你燒三炷香。”

    姜凡兒臉一黑,“我還沒死呢”

    駱舒玄擡手止住,“我不跟你吵。”怕駱雨珊追問事情的經過,他索性就不吭聲,用眼神示意了一下姜凡兒手裏的短劍,彷彿在說:蟹粉酥給你買了,短劍我也送給你了,之前的帳,一筆勾銷。

    姜凡兒輕輕哼了一聲,向駱雨珊道了聲別就朝着外面走去,一刻也不願多留,直接回了姜景明的府上。

    赫連縉在中秋遇刺那件事,並未達到震驚百官的境界,畢竟赫連縉這種說話吊兒郎當做事還不着邊際的人,在外樹敵乃是在所難免的事,盼着他死的人都能排到城門外去了,故而一個個見怪不怪,只是嘴上說着幾句關心的話,心裏卻暗恨那兇手怎麼不再下手重一點,直接一劍要了這禍害的小命。

    永隆帝當時收到消息,陰着臉發了一通火之後把這事兒撂給了大理寺,結果一撂就是一個多月。

    大理寺的史太卿雖然是赫連鈺的親舅舅,可平素對待公務是挺上道的,關於赫連縉的這件案子,他更是一刻也沒耽誤過,每天帶着人東查查西找找,算是盡心盡力了,無奈就是找不到那夥“兇手”的蛛絲馬跡,愁得他好不容易蓄起來的鬍鬚都掉了好幾根。

    就在他考慮要不要把剩下那幾根也拔了的時候,賢王赫連鈺親自給他送消息來了,說晉王親自發話,五日之內他若是抓不出真兇,就讓他回家養老。

    史太卿一聽,連午飯都不吃了,急吼吼地帶着人去玉液湖邊轉悠,其實刺殺事件已經過去了一個多月,要說還有什麼蛛絲馬跡,那是不可能的,畢竟當時的刺殺是在船上,赫連縉最後是落水了的,就算有證據,也早就被湖水給淹了,如今上哪兒找證據抓真兇去

    不過或許是他運氣過分好,這一轉悠,還真把證據給轉悠出來了,大理寺的人不乏有懂水性的,他讓人下去打撈了一會,竟然撈到了當日刺殺的兇器刺客用的長劍。

    當然,史太卿並不知道這一切都是赫連縉安排好瞪着他的所謂“證據”。

    史太卿興高采烈地拿回去以後與林太醫描述的赫連縉肩上傷口一對比,尺寸果然吻合。

    於絕望中抓住了最後一根救命稻草,史太卿欣喜若狂,馬上令人徹查此物的出處。

    這一查可不得了,直接查到了某位大人物的暗樁裏。

    第一處是賭坊,第二處是茶樓,第三處是青樓,全都是極容易打探消息的人流混雜之地。

    乖乖,這麼多暗人,可不是一般人養得起的,況且裏面還私藏了兵器。

    史太卿慌了,抹了把冷汗連滾帶爬去了御乾宮把自己查到的東西稟報了永隆帝。

    永隆帝一聽這三處都私藏了兵器,皇帝眼皮子底下竟然有人敢蓄意造反,這還得了,馬上命史太卿帶人前去查封,果然繳獲了不少各式各樣的冷兵器。

    永隆帝一張臉都快凍成冰塊兒了,問史太卿,“問出他們背後的主子來沒有”

    史太卿戰戰兢兢地道:“回皇上,這些暗人似乎全都是死士,不管怎麼逼供,他們就是不招,更有甚者,直接咬舌自盡了。”

    永隆帝大怒,“給朕去查,查不出來,你也咬舌自盡吧”

    史太卿心裏一咯噔。

    由晉王遇刺牽扯出三處暗樁來,只要腦袋沒長歪的,都不難猜出必然是皇子們在背後鬥法,至於爲何找上晉王那不爭氣的,興許是那位也碰巧勘破了人家囤積多年的暗樁,惹惱了背後的人,故此被追殺被砍險些丟了小命

    當今聖上的成年皇子就四位,魏王赫連洵,晉王赫連縉,賢王赫連鈺,梁王赫連睿。

    就算要鬥法,也是這四位鬥,除掉一個受害者晉王,便只餘下其他三位了。

    史太卿如今頭疼的不是能不能抓出幕後黑手,而是倘若他真的查到了某位皇子頭上,把皇子私藏兵器、兄弟鬩牆的不堪事實擺到明面上來損了永隆帝的臉面,到時候會否牽連到自身,他頭上的這頂烏紗帽還保不保得住。

    更何況,他要查的皇子裏面,還有一位是他的外甥。

    赫連鈺的野心,史太卿不是沒察覺過,只是他這個人一向本分慣了,比起提着腦袋站派系奪嫡這麼兇險的事,他更想安於現狀,畢竟當年他的長姐,赫連鈺的生母就是死於宮鬥之下,臨終前把赫連鈺託付給他,讓他務必要親自看着赫連鈺長大,可人家到底是皇子,哪裏由得他說了算,長姐去世後沒多久,赫連鈺就被蕭皇貴妃收過去養到名下了。

    這麼多年,史太卿對赫連鈺始終無能爲力,一個在宮內,一個在宮外,他手再長,難道還能越過有太后撐腰的蕭皇貴妃去管束皇子不成

    所以赫連鈺纔會一步步蛻變成了如今的模樣,表面看似溫文爾雅,實則心思陰沉手段毒辣。

    史太卿對赫連鈺,除了無奈還是無奈。

    這次的暗樁,他隱約覺得有八九成的可能與赫連鈺沾了關係,然而皇命在身,不得不查。剛查封的這批兵器,雖然消息還沒擴散開來,可畢竟茲事體大,一旦走漏丁點風聲,震驚朝野不說,還會引起百姓恐慌。

    聖上必定不願看到這樣的結果,那麼這次的事就得有人頂包,否則怎麼都說不過去。

    想來想去,史太卿最後把這次的事件推到趙王餘孽身上。

    趙王是永隆帝同父異母的皇弟,因不滿永隆帝當政,曾私底下密謀造反,東窗事發後,趙王府上下百餘口人全被斬首示衆,但趙王昔日的心腹仍舊逃亡在外,回來復仇也不是沒可能。

    事實證明,史太卿這回找對了路子,永隆帝對他扯出趙王餘孽這事兒表現出不冷不熱的態度,但其實只要瞭解永隆帝的人都明白,這是默認了史太卿的說辭。

    至於真相,永隆帝心中想必早有答案,甚至於,金殿上某些腦子轉得快的大臣也能想明白怎麼回事。不過上位者既然要把皇室顏面擺在第一位,想先把私藏兵器的事兒推到趙王餘孽身上收拾了那幾十個暗人再關起門來教訓皇子,那麼他們這些做臣子的便只能睜隻眼閉隻眼,畢竟到目前爲止,誰也沒有實質性的證據證明那三處暗樁就是某位皇子私底下囤積的勢力。

    槍打出頭鳥,誰先貿然進言,誰就會成爲此次事件的首祭。

    混跡朝廷的老油子們全都明白這個道理,所以誰都沒站出來多言一句。

    此事就這麼在衆人揣着明白裝糊塗的態度下悄悄進行着。

    還沒到赫連縉給的五日期滿,史太卿就把這件案子辦得漂漂亮亮一切根由全是趙王餘孽惹的禍。

    而這個結果,也在赫連縉的預料之內,他老子什麼秉性,沒有人會比他這個活了兩世的人更清楚,兄弟相爭這種醜聞一旦拿到金殿上去朝議,便等同於將皇族臉面擺出來任人品評和蹂躪。

    任何一位帝王都不會喜歡這麼做,更何況是永隆帝這麼注重名聲的君主。

    所以赫連縉早想到他老子會讓這件案子禍水東引。

    對於赫連縉來說,根本毫無差別,他要的只是藉着史太卿的手查封赫連鈺那三處暗樁,至於赫連鈺本人,他還得留着慢慢折磨才解恨,否則輕易死了的話,豈不太便宜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