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 > 重生香港1977 >第三十八章 RB崩盤始末
    今天是三更,回顧下RB的發展史:

    根據世界銀行的數據,到了1988年,RB外匯儲備超過了900億美元,居全球第一,1990年,RB國內資產總值約爲20萬億美元。

    想象一下,一個島國佔全球的1/5,樓市和股市屢創新高,根據RB國土交通省和統計局的數據RB的工業,商業和住宅用地均從1983年開始飛漲。

    截止至1991年,主要城市工業和住宅用地價格指數翻了兩倍多,商業用地上漲超過5倍,而東京圈土地價格指數,包含商業和住宅,在幾年內翻了3倍,地產價格傲視全球。

    有一句話你們應該聽過無數次了,當時如果將東京賣掉,就可以買下整個美國,這種話真是聽煩了,反正就是哪個經濟體火熱,它就要買下美國了。

    RB股市也從1983開始起飛,從1萬多點漲到峯值接近4萬點,整個市場翻了三倍。

    1989年底,RB股票總市值約4萬億美元,接近全球總市值的一半,當時的國際資本市場一半體量都在RB,。

    而就在1989年底近四萬點的高空,經濟學家紛紛站出來說RB必勝,傳統經濟理論已經對RB不適用了,RB正在創造新的經濟規律。

    人類文明將被重寫,所有提示風險的報道會被扣上不愛國的標籤,全民看多,各路財經大仙兒開始忽悠4萬點只是牛市的開始,RB要衝擊6萬點,大家已經無法冷靜下來了,只有做多。

    手中的房產、股票每天都增值幾萬甚至幾十萬,個個都是帶富翁,大家瘋狂的購物、投資、紙醉金迷,開始買美國的不動產,一度導致洛杉磯市區47%的房產在RB人名下。

    對外國人在夏威夷公寓和酒店的投資統計,90%以上來自RB,買加拿大的森林,買澳洲鐵礦,買奢侈品,甚至還爆出了奢侈品牌辱日的八卦。

    RB海外併購規模持續升級,除了1989年索尼買下哥倫比亞影片公司,同年三菱以8.46億美元買下洛克菲勒集團51%的股權,取得了洛克菲勒中的控制權。

    這個洛克菲勒中心可是美國政府認定的國家歷史地標,當時各路美國媒體大肆渲染RB威脅論,說RB用資本武器發動了另一次珍珠港事件。

    一般這種涉及保護主義的併購基本都拉閘,但這筆交易真就在爭論中落地了,此後,三菱又分批買了剩下的49%。

    當時的日資企業在全球進行了21筆500億日元以上的併購,其中18筆併購的是美國公司

    總結一下,RB通過外向型出口工業和連續技術升級,在國際貿易市場披荊斬棘,積蓄了巨量財富,國內各個市場繁榮興旺,連創新高,RB徹底由儉入奢並開始在全球撒幣。

    由於民意的加持和不斷惡化的國內經濟,美國開始對RB動手,1983年對日摩托車徵收45%的重稅。

    1985年促使RB增加進口美國農產品,1987年對RB電視和電腦徵收重稅,1984年美國開始推動RB金融自由化。

    美國牽頭RB、英國、法國和西德簽訂了著名的《廣場協議》,《廣場協議》後,各國開始拋美元,自家貨幣相對升值,日元開始升值,在1985-1988這三年裏,日元匯率翻了一番。

    《廣場協議》後,RB繼續高舉金融自由化的大旗,擁抱境外資金,同時爲防止《廣場協議》造成的日元升值打擊RB經濟競爭力,奉行寬鬆的貨幣政策,央行繼續做大社會信貸。

    銀行甚至求着機構和個人貸款,你要1個億,我給你放1.2個億,就是爲了完成今年的信貸配額,但這時錢已經很難進入實體經濟了。

    信貸流動性,加上RB國內的熱錢,再加上國際上的熱錢,全部一頭扎進樓市和股市。

    RB央行在1985年至1987年,爲了持續刺激經濟,連續5次下調基準利率,從5%降至2.5%,本來就資金過熱的市場上又出現了巨量流動性。

    此後1987年4月,RB政府推行【稅制改革】,就是對居民和法人減徵約5兆日元的稅收,1987年5月,再次減稅1萬億並追加5萬億的公共事業投。

    這一系列操作讓居民部門和企業部門的資金更加充裕,流動性爆炸,根據RB統計局的數據,廣義貨幣供應量年增長率動輒超過10%,過剩的流動性導致泡沫越吹越大。

    在一年半之後,RB政府似乎意識到過熱的風險,開始反向操作,簡單粗暴,央行選擇自殺式加息來抑制經濟過熱。

    利率提升個0.5%市場就得罵上好久,但RB在幾個月內將基準利率從2.5%提高到6%。

    急劇收緊的貨幣政策導致市場上流動性迅速下降,暫且叫它流動性消失術,這就像一個正在百米衝刺的運動員突然把他嘴捂住不讓他呼吸,這個巨大的經濟泡沫被瞬間刺破。

    RB經濟從1989年12月的高點開始下跌,幾十天跌了20%。

    市場的變天引發恐懼,大家開始恐慌性拋盤,雖然有人試圖抄底,但股市回調了一點之後以更快的速度斷崖式下跌,十個月的時間跌了50%。

    經濟損失都沒法用億這個單位了,得用兆,這段時間股市蒸發270兆日元,黑暗徹底籠罩RB金融市場,扼住了每個投資者的咽喉。

    很多加了槓桿或者借錢炒股的人一夜之間淪爲千萬負翁,不堪重負之下,無數人選擇跑路、自殺。

    隨着金融資產的貶值,各類金融機構爲避免損失,要求借款人追加擔保或者還款,結果大家爲了填窟窿又開始拆東牆補西牆,導致幾個市場的恐慌性賣盤增加,加劇下跌。

    在這樣的環境下,每個RB人都被動成了空頭,除了拋售,沒有其他選擇,資本市場進一步崩盤,各路國際資本不計代價的賣出日元資產,逃離RB。

    所有人都在拋盤,RB資本市場徹底淪爲絞肉機,屍橫遍野。

    再看房地產市場,1990年3月政府發佈了《控制土地相關融資的規定》,收緊房地產信貸。

    這個政策標誌着停止對房地產市場的輸血,市場風向的變動導致出現大量賣盤,賣家降價拋售,賣不出去就繼續降價。

    新房從原來的搶購到現在的無人問津,根據RB統計局數據,可以看出,首都圈新建公寓銷售金額自1991年變臉,兩年跌了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