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 > 重生香港1977 >第二百五十六章 共濟會四大家族:洛克菲勒家族
    1839年7月8日,洛克菲勒出生於紐約州哈得遜河畔的一個名叫楊佳的小鎮,家境貧寒。

    他的父母,個性截然不同:母親是個一言一行都皈依《聖經》的虔誠的基督教徒,她勤快、節儉、樸實,家教嚴格;

    而父親卻是個講究實際的花花公子,他自信、好冒險,善交際,任性而又以自我爲中心。

    洛克菲勒作爲長子,他從父親那裏學會了講求實際的經商之道,又從母親那裏學到了精細、節儉、守信用、一絲不苟的長處,這對他日後的成功產生了莫大的影響。

    父親名叫威廉,人稱“大個子比爾”,是個到處闖蕩的木材商、馬販子,也是個走江湖的巫醫,兜售所謂“立見奇效,包治百病”的靈丹妙藥。

    此外,他還出賣土地,買賣毛皮,販鹽,推銷雜貨,幾乎是無事不幹的百事通。

    父親出外經商,一去就是幾個月,家中對孩子們的教育主要由母親承擔。

    但偶爾歸家的父親也與母親一樣望子成龍,一有空就教約翰如何寫商業書信,如何準確而迅速地付款,以及如何清晰地記賬。

    他深知社會的現實和世道的冷酷,所以他常採用一些特殊的方式教育孩子,使他們在踏入社會之前就能堅強而且精明起來。

    然而,約翰對父親血液裏流淌的東西並沒有全盤接受,他完全沒有父親那種花花公子的秉性,而是繼承了母親勤儉的美德。

    他把這種信念視爲“商業訓練”,一生中烙守“不儉則匱”的準則;從中他還引申出自己的結論:“只有數字作數。”

    1853年,他的家庭搬到了俄亥俄州的克里夫蘭。

    1855年,洛克菲勒高中畢業,同年,洛克菲勒付費到一所學校就讀,那是福爾索姆商業學院設在克利夫蘭的分校,他只學了三個月。

    9月,洛克菲勒在經過六個禮拜的求職後,終於在Hewitt&Tuttle公司開始了第一份工作:簿記員。

    1857年,約翰·戴維森·洛克菲勒成爲休伊特一塔特爾公的主任簿記員,年薪也從300美元漲到了600美元。

    1858年,他抄了他老闆的魷魚,以10%的利息和父親借了1000美元。

    1858年,洛克菲勒與克拉克合夥開始獨立經營農產品轉售的生意。

    1859年3月18日,洛克菲勒和克拉克合夥開的公司正式開業。

    1861年,美國南北戰爭爆發,年輕的洛克菲勒看到了商機,向各大銀行貸款,將所有的錢用來囤積穀物、食鹽、煤等戰略物資,而後高價售出,發了一筆巨大的橫財。

    而這時的洛克菲勒,終於有資本可以加入時下正熱的石油浪潮之中。

    早在兩年前,美國的第一口油井成功鑽出了油,消息不脛而走,幾乎所有人都朝着賓夕法尼亞州奔去,想要參與這場鑽油熱。

    克利夫蘭的商人們對這一新行當也怦然心動,他們推選年輕有爲的經紀商洛克菲勒去賓州原油產地親自調查一下。

    洛克菲勒來到產油地,眼前的一切令他觸目驚心:到處是高聳的井架、凌亂簡陋的小木屋、怪模怪樣的挖井設備和儲油罐,一片烏煙瘴氣,混亂不堪。

    洛克菲勒透過表面的“繁榮”景象,看到了盲目開採背後潛藏的危機。

    冷靜的洛克菲勒沒有急於回去向克利夫蘭的商界彙報調查結果,而是在產油地的美利堅飯店住了下來,進一步作實地考察。

    他每天都看報紙上的市場行情,靜靜地傾聽焦躁而又喋喋不休的石油商人的敘述,認真地做詳細的筆記。

    經過一段時間考察,他回到了克利夫蘭。

    他建議商人不要在原油生產上投資,因爲那裏的石油開採已經過度而需求有限,油市的行情必定下跌。

    他告誡說,要想創一番事業,必須學會等待,耐心等待是制勝的前提。

    不同於其他冒險家的瘋狂涌入,洛克菲勒卻選擇了作壁上觀,因爲他認爲:

    鑽油井有機率連續鑽到不出油的,又或是鑽到一口自噴井,這一但鑽出自噴井,就有一半多的石油噴得到處都是,十分浪費。

    而且當時石油應用還沒有普及,按照如此的開採速度,勢必會導致供大於求,油價必然會下跌。

    果然,如他所料,還沒過一年,每桶油的價格從剛開始的20美元暴跌到10美分。

    但這個時候,洛克菲勒終於出手了。

    1863年,洛克菲勒和克拉克兩人共同投資4000美元,成立Clark&Rockefeller轉向石油提煉投資。

    將原油精煉成煤油,經過加工的煤油每加侖能夠賣到30美分,而一桶原油差不多有42加侖,去掉當時40%的消耗後,一桶油依然能煉出加侖煤油,賣756美分,是穩賺不賠的。

    而當時的煉油技術過於粗糙,那40%的煉油剩餘物都是直接倒掉的。

    而這時候的一個英國化學家化學家安德魯斯,找到了從原油中提煉出其他副產品的工藝,這些副產品可以用於製作機械的潤滑油,鋪路的焦油等等。

    於是在年,安德魯斯帶着這項新的工藝加入到了洛克菲勒的煉油廠,並且合資在克利夫蘭建立煉油廠。

    而這個時期,恰好趕上了美國大力發展煤煉油工業,以取代鯨油作爲照明劑的好時機。

    憑藉着技術上的革新和副產品的開發,不到一年時間,他們煉油廠附近,家家戶戶的煤油燈都用上了洛克菲勒家的油,煉油也成爲了洛克菲勒家所有公司中最賺錢的業務。

    於是洛克菲勒將所有資金全部投入到石油產業中來,並且想要不斷加大投資,擴大生產,很快,他們就成了當地最大,效益最好的煉油公司,一年的銷售額就高達120萬美元。

    1865年,洛克菲勒和克拉克在經營方針上出現了嚴重糾紛:才20出頭的洛克菲勒做生意己頗爲老練。

    他在耐心等待,冷靜觀察一段時間後,決定放手大幹了。

    可他的合作者克拉克這時卻舉棋不定,不敢冒風險。兩個人在石油業務的決策上發生了嚴重分歧,最後不得不分道揚鑣。

    在拍賣公司產權時,兩人都不肯放棄他們原來的經紀行在安德魯斯-克拉克公司的股權,彼此喊價的情景十分激烈。

    洛克菲勒已下定決心要投入石油生意,因此每次都毫不猶豫地喊出比克拉克更高的標價,直到最後克拉克哭喪着臉說:“我不再擡價了,約翰,這股權是你的了。”

    26歲的洛克菲勒終於取得了勝利:洛克菲勒大量借債籌措現金,在拍賣會上以72500美金成功將克拉克股權全數買下。

    他後來在回憶這個具有決定性意義的時刻時說過:“這是我平生所做的最大決定。”

    從此,他把公司改名爲“洛克菲勒-安德魯斯公司”,滿懷希望地幹起了他的石油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