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 > 重生香港1977 >第二百五十七章 共濟會四大家族:洛克菲勒家族
    1866年,洛克菲勒攬入自己弟弟威廉·洛克菲勒爲生意夥伴。

    1867年,洛克菲勒攬入亨利·弗拉格勒爲另一合夥人,成立煉油公司洛克菲勒,安德魯斯&弗拉格勒。

    1870年,隨着普法戰爭的爆發,讓美國的石油出口市場萎縮,煉油業也變得不景氣。

    但洛克菲勒依舊看好石油業發展,所以洛克菲勒開始乘機併購那些撐不下去的小型煉油廠,併爲良莠不齊的煉油行業制定了新的行業標準:要保質保量。

    這也是標準石油公司名字的由來,而他的目的只有一個:擁有美國每一家煉油廠!這是之前沒有人能夠做到過的,在今時今日,我們稱它爲行業壟斷。

    洛克菲勒意識到必須把企業擴大才能抵禦驚濤駭浪的衝擊。

    後來他聯合了兩位資金雄厚、信譽很好的投資合作者,創建了資本額100萬美元的標準石油公司。

    在商戰中,洛克菲勒討厭用價格戰驅逐競爭者。

    他更願意向競爭者們提供現金或標準公司的股票,買下他們的煉油廠。

    他是認識兼併價值的一名先驅者。

    在兼併公司的同時,洛克菲勒還網羅了一批能人,用他自己的話說:“那價值遠遠超過被兼併的所有公司。”

    正當洛克菲勒盤算着如何一家家拿下美國的所有煉油廠的時候,另一個組織的出現,打亂了他的計劃:美國的幾大鐵路巨頭。

    當時的洛克菲勒在石油行業以及算得上是一方霸主,但是不管你的油再怎麼多,想要運往全國各地,依舊繞不開鐵路運輸。

    正是看透了這一點,這幾家鐵路公司相互勾結,想聯合大的煉油企業,來控制石油產量,並且統一鐵路運費,一次瓜分石油運輸市場。

    兩方剛一會面,鐵路巨頭們便率先開口:“我們提議大家可以建立一個聯盟......”

    “你們是想要在石油和鐵路之間建立一個壟斷聯盟,我說的沒錯吧。”還沒等鐵路巨頭們說完話,洛克菲勒便將鐵路公司的意圖一語道破。

    “既然大家都是明白人,那我們就開誠佈公的說了,你們加入我們的聯盟,保證我們全國的列車每天都裝滿石油,而我們則保證給你們40%的高回扣,至於那些沒加入的,我們會把運費提高一倍。“

    洛克菲勒聽完會心一笑,鐵路大亨們想要控制石油行業的心思,在洛克菲勒眼裏昭然若揭,但他選擇將計就計,加入這個聯盟。

    一來確實可以節省運費,二來可以打壓競爭對手,他們一旦堅持不下去,他就又能繼續吞併了。

    不過與此同時,洛克菲勒也在思考着全身而退之策,因爲鐵路公司一旦真的控制了所有石油的運輸那他們必然會提高運費,到時候被動的就是他自己了。

    但有什麼辦法能夠擺脫這個貫穿了整個美國的鐵路公司呢?

    煉油廠的輸油管給了洛克菲勒靈感:

    有一天他在視察的時候,突然想到,既然油廠裏是用輸油管道做短途運輸,那這個方法能不能在長途中也適用呢?

    於是洛克菲勒斥巨資,逢山開路,遇水架橋,工人們夜以繼日的工作着,每天鋪設的管道超過了2.4公里。

    很快,洛克菲勒就完成了總長度超過6000公里,橫跨賓夕法尼亞州、俄亥俄州這些產油地,將數以萬計的油井連接到自家煉油廠的運輸管道。

    爲了防止競爭對手效仿,洛克菲勒甚至把他們用來運輸的必經之地的土地都買了下來,對手別無選擇,只能花高價用鐵路運輸。

    這讓他們在高昂的成本面前,連勉強生存都變得幾乎不可能,鐵路大亨和洛克菲勒如此霸道的行徑,必然是一石激起千層浪。

    當時的中小煉油廠咒罵他們的話語,完全不遜色於現在的很多實體商家罵互聯網企業的。

    於是分佈在各地的採油廠、煉油廠和石油經銷商是同仇敵愾、奮起反抗,堅決不給他們這個聯盟提供原油。

    歷經了三個月的“石油大戰”,聯盟終於還是屈服了,宣佈:

    運費對所有公司一律平等,不再有公司享有特權。

    但其實洛克菲勒早已算到這一步,甚至已經開始爲之佈局。

    當時“石油大戰”剛開始的時候,洛克菲勒就斷定,以這些小油廠的實力,不給我們提供原油,無異於殺敵八百自損一千,我們雖然沒有了原油,但你們是徹底沒了收入。

    所以,“石油大戰”雖然是小油廠獲勝,但他們都面臨着資金週轉的嚴峻難題,而洛克菲勒早已經約見了產油地的各大銀行總裁:

    洛克菲勒將煉油廠的股份送了一部分給各大銀行,並約定:銀行不可以給當地中小油廠提供貸款。

    於是,中小油企受到了沉重打擊,不是接連關閉,就是被標準石油一口吞下,僅兩年後,當地就只剩下26家煉油廠,而洛克菲勒掌控了21家。

    拿下克利夫蘭之後,標準石油將手伸向了整個國家的煉油廠。

    但這一次洛克菲勒更是絕中絕,既然同行將自己看作是死敵,那麼如果有一個人帶頭起義,這些中小煉油廠商,必然響應號召,但如果這個帶頭起義的是自己人呢?

    於是洛克菲勒拉攏了當時“石油大戰”的領軍人物,給他成立了自己的子公司,讓子公司遊說其他地區煉油廠商。

    結果反抗的煉油廠商都被一網打盡,洛克菲勒一口吞下了美國近80%的煉油業,和90%的油管生意。

    1872年,約翰·洛克菲勒吞併了俄亥俄地區的20多家煉油廠,控制了俄亥俄州90%的石油業務,同時,還掌控了該州的主要輸油管道以及賓夕法尼亞州的全部油車。

    同時,他又接管了新澤西州鐵路公司的終點設施。

    1879年底,標準公司已控制了90%的全美煉油業。

    到了1880年,全美生產出的石油,95%都是由標準石油公司提煉的。

    自美國有史以來,還從來沒有一個企業能如此完全徹底地獨霸過市場。

    1880年,約翰·洛克菲勒的標準石油公司煉的油佔全美的95%,還控制了美國的一些主要鐵路幹線。

    19世紀80年代,洛克菲勒向西歐和中國擴大海外市場,美國的工藝已使標準公司的產品優於歐洲人的產品,因而標準公司贏得了歐洲大部分地區的煤油市場。

    在中國,標準公司爲自己開創了一個全新的市場。

    他分送掉幾百萬盞廉價的油燈,以使中國人購買和點燃標準公司的煤油,人們稱之爲“點燃亞洲光明之燈“,就這樣,標準公司一步一步地把石油市場從歐洲擴展到亞洲,進而擴展到全世界。

    正是此時,洛克菲勒的律師多德提出了“托拉斯”這個壟斷組織的概念。

    在多德的“托拉斯”理論指導下,洛克菲勒合併了40多家廠商,壟斷了全國80%的煉油工業和90%的油管生意。

    1886年,標準石油公司又創建了天然氣托拉斯。

    標準石油公司最後定名爲美孚石油公司。托拉斯則迅速在全美各地、各行業蔓延開來,在很短時間內,這種壟斷組織形式就佔了美國經濟的90%。

    洛克菲勒成功地造就了美國曆史上一個獨特的時代——壟斷時代。

    但壟斷對社會不是個好事,尤其是在石油這個資源上。

    如果石油的價格沒有了制約與競爭,那麼人們勞動價值、出行成本、研發速度都會因此受影響,所以就算是資本主義國家,也不可能容忍這種對經濟增長產生負面影響的壟斷行爲出現。

    身爲壟斷者的洛克菲勒得罪了很多人:商業對手、華爾街、法院、國會。

    壟斷企業對經濟的控制令社會不安。

    在西奧多·羅斯福總統《反托拉斯法》的大棒之下,美孚被肢解。

    氣急敗壞的洛克菲勒痛罵老羅斯福爲卑鄙小人。而且發誓不再資助共和黨的候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