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 > 腦域科技樹 >第239章 鋼廠試產(1)
    “我們之間不用道歉。你也彆着急下結論。”

    馬由沉吟一下,還是表了態,讓陶國慶安心:

    “不需要你去跑通訊業許可證照,強人所難的事情我不會考慮。相關政策和牌照問題我會負責辦理,當然沒有獲得批准前,我們之間的交流就只能是一個構想。雖然我還是有一些信心。一旦開始投資基礎設施,你們能力所能及協調一下各地官府關係就好,難度不應該很大。其實,我們在大多數城市能自己搞定。但我的目標就要全國無死角全覆蓋,一些小城市天高皇帝遠,人事糾葛比較複雜,這就需要依託我們大家的人脈疏通了。”

    馬由說的很直白。他不願意和合作夥伴,尤其是他看好的戰略伙伴之間有什麼誤會。所以將自己的想法和盤托出。不過,他還沒傻到將自己準備和官府互惠互利的條件透露出來。而且,他們這些官員家庭,對一些高層關係和政策方面的事情,總是有些敏感。自己也沒有必要將與高層的關係全部透露。現在這樣的關係,雙方都感覺有依託和彌補,以後纔不容易扯皮。畢竟未來通訊業利潤太恐怖了。

    這也是馬由這段時間深思熟慮的結果。若自己獨立經營,短期問題不大,可當藍星的手機上市一段時間,尤其是其他國產手機全面上市後,引發的降價潮將會是非常兇猛,消費羣體就會大擴張。那時每天的運營流水,就太讓人眼紅了。即使申報通訊許可證照,他也要拿出一定的貢獻出來交換,把進入這個行業的政策基礎打牢固,經得起歷史的考慮。同時在投資起初就拉有助力的人或公司入夥,建立一道防火牆。

    “若是這樣,那就謝謝馬董的提攜。我再矯情就不識擡舉了。不過我還是要和公司的夥伴們商議一下,相信他們都不會拒絕和你們的合作。但我還是想問問,手機這麼貴,互聯網也剛起步,市場你就那麼看好?”

    “我們是一家人,可以給你交個底。通訊業並非都是暴利,要看在哪個國家或地區投資運營,要看覆蓋的用戶基數有多大。華國的經濟發展我一直看好,將來用戶的數量一定是以億爲單位計算。當然這需要一定的時間來培育市場。而且前期的投入、運營可能出現暫時的虧損,也是一般企業無法承受的。但市場一定會有大爆發的時候,多則4、5年,少則2-3年就要開始爆發。手機價格你放心,很快就要大幅度降價。不瞞你說,我們藍星研發的手機,今年就要上市。性價比極高,肯定是全球領先。”

    去年華國手機用戶爲362.9萬戶,而4年後的1999年就翻10倍多,達4329.6萬戶。2000年底,飛速攀升到8453.3萬部,2001年7月底,移動電話用戶達到1.206億戶,超過米國(1201億戶)居世界第一。

    而華國的手機產量1996年爲370萬部,而5年後即2001年初,就超過了1億部,之後更是提速,僅2年後即2003年初就達到了2億部,再過2年級2005年又翻倍到4億部,2009年再翻倍達8億部,2010年上10億、2020年15億部……。可見產銷兩旺,基本上都是沒有積壓。所以藍星集團進軍通訊產業,馬由一點不擔心市場的問題。

    “互聯網方面,就更不用擔心,我們本就對這個行業有深入的研究。知道這個行業的發展規律和爆發速度。目前制約華國互聯網的因素有兩個,一是電腦價格太昂貴,但我可以負責任地說,這個現象最多維持8-10個月。你可以看看各個城市的電腦城,組裝電腦生意多麼火爆。品牌電腦很快就會走下神壇。其二是網絡速度,這正是我們要投資光纖到戶基礎設施的理由。這兩個問題解決後,網絡用戶的數量增長,會以幾何倍數的速度擴大。”

    陶國慶被馬由說服了,他從事的行業讓他保持最大的理智,但馬由有理有據的前瞻預估,無法讓人不折服。

    兩人達成一致後,話題轉回影視公司的一些細節。馬由建議乘現在京城房價低廉。在市中區交通便捷的地方,收購一棟帶有庭院的老辦公樓、廢棄的廠房或禮堂之類的建築,空間大,可以作爲影視公司的排練、辦公和技術部門後期製作的場地。在郊區收購一座中大型廠房或庫房,改造後作爲室內影棚。未來這些地皮都可升值百倍、千倍。至於公司的股份、管理者等細節,會有下面的人去談判。

    陶國慶今天收穫極大,他的公司也一直在尋求突破。中介和法律服務雖也很賺錢,但行業規模所限,早有介入相對實體性企業,來完善和補充公司的營收結構的想法。今天終於落實了兩個朝陽產業,合作方又是他極爲信任和看好的企業。帶着欣喜又忐忑的心情,他直接前往機場,返回京城。

    馬由帶率領工程師助理團隊,繼續奔波在蓉城晶圓廠、綿陽長宏集團等工廠之間,完成生產線最後核心部件的安裝調試。

    一週後,馬由再次返回特鋼廠。

    這段時間,特鋼廠一衆工程師,在工程師助理的指導下,集中人力物力,搶先完成了一條生產線的安裝。馬由回到工廠,就帶着幾位工程師,親自手持儀器,鑽進生產線裏仔細逐項檢測,不放過每一個細節。40分鐘後,馬由一行人滿頭大汗從密閉的生產線裏出來。雖然現在僅是初夏,但全封閉的空間還是很悶熱。

    剩下的工作,那些工程師助理們,帶領工廠的工程師和技術員們,都能解決了。馬由在周天宇的陪同下,來到了車間外圈一座全玻璃房裏。開啓了控制系統的自檢程序。周天宇見馬由空閒了下來,終於還是忍不住,悄聲問道:

    “馬董,這個時候了,你可以解開謎底了吧,能透露一下咱們鋼廠這些生產線,究竟是怎樣的存在呀。我參觀過歐米不少着名鋼廠,雖規模都比我們大,但還沒有看過這樣全密閉、全自動的冶煉生產線。”

    馬由見四周無人,也就簡單介紹起來:

    “這是一套由電腦控制的全密閉自動變頻豎向電弧爐及配套的生產線。主要有幾個特點。”

    “其一,除了前端由人工將原材料分類、往電弧爐料斗中不斷補充,後端將成品鋼材轉運出車間。中間的冶煉過程,都是全自動完成。所有的工程師和技術員職責就是監控這個設備的運轉狀況,勞動強度極低。”

    馬由沒有詳解這套所謂自動生產線,其實是智能生產線。這是星兒參照了前世2040年左右的一些鋼廠設備原理,按目前設備加工能力改良設計而成。主體在德國一家老牌高爐設備廠和一家機械廠定製。核心零部件、智能控制系統等都是馬由在私人實驗室裏製作完成。

    “只需在這裏錄入內部金屬編號,生產線便可自動選料、配料,將不同型號合金所需的礦石或輔助性材料。按不同工藝流程智能投料。這可比傳統靠人工在高溫條件下操作,精準度高出了幾個數量級,誤差率不超過1%。”

    馬由暗中讓星兒把近期需要生產的合金配方,複製到工廠服務器裏。共計有24種配方,全都是從前世資料庫中精心篩選出來,能在這個時代輕鬆找齊輔料和工藝流程的合金配方。

    “冶煉過程中,控制系統還能根據爐內狀況,啓動《廢氣動態智能控制》功能,這是類似國外正在研發的iEAF的一種創新的自動化系統,基於對整體的廢氣成分(CO、CO2、O2、H2、H2O和N2)、關鍵的動態過程輸入以及在線過程模型,從而實現對電弧爐的動態控制和優化。此外,電弧爐水EASOP監控、爐內溫度精準控制等,都是控制系統按冶煉工藝流程自動完成。”

    “哪怕是最後的淬火工序,也和傳統方式有所不同。一是不同合金有不同的絕密配方的淬火溶液,其二是針對不同的合金,採用不同的淬火工藝。最終確保出品的合金能夠達到各種物理和化學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