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 > 腦域科技樹 >第262章 品牌策略
    在古力奇埋頭查看這些資料時,幾位工程師忍不住興奮的情緒向馬由提出了各種問題:

    “你們的對焦系統太靈敏了,可是怎麼保障鏡片組運動後的精度呢?”

    “50mmF1.0的最大光圈居然是可用光圈,怎麼做到的?”

    “目鏡超級明亮,太棒了。五菱鏡是什麼玻璃加工的?”

    “Bokeh(焦外散景)表現也很漂亮,奶油般的化開。而焦點卻又鋒利如刀鋒。”

    “16mm的超廣角,鏡頭邊緣畫質幾乎沒有損失,畸變也控制得很好,你們怎麼做到的?”

    “F2.8恆定光圈的變焦鏡頭做到這麼小巧、輕便,是什麼構造呀?”

    “色彩飽和、真實、但不誇張,很正。而且畫質十分通透,但卻又不失空氣感。”

    “測光系統靈敏,多種測光模式,非常準確,還能根據拍攝對象的環境,自動補光或減光,這個設計太完美了。”

    ……

    幾個人七嘴八舌,圍着馬由討論起來。所關注的大部分問題是鏡頭方面,也有少數人看到了相機本身的不同。

    膠片時代,不同廠家之間鏡頭的品質差異非常明顯,尤其是當反轉片直接進行光學測試,或用光學放映機放大到銀幕上時,優劣肉眼可見。這些品質差異的背後,是無數工程師在解決鏡頭的光學技術問題時,嘔心瀝血打造的鏡頭獨特的風格,而做出的多年努力。甚至是百年傳承。這也是爲何德國的鏡頭比倭國的優秀太多,畢竟上百年都在專注於一個領域。而倭國也就30-40年的製造歷史,且一門心思降低成本,沒有差距纔是奇怪。

    但遺憾的是,數碼時代,這一切都被圖像處理軟件所模糊了,無論鏡頭好壞,只要焦點準,拍攝時採用了RAW無損格式,沒有什麼效果PS不出來的。於是許多人就對所謂“德味”不削一顧了,畢竟電腦顯示屏方寸之間無法和光學投影到上百寸的銀幕上那種纖毫畢現,可以客觀比較。甚至JPG格式也能讓人們無法分辨,這也得益於所有行業越來越快餐化。包括攝影,大家更多是電腦甚至手機上看看,什麼層次、色彩空間等,都被小屏幕所遮掩了。

    這不知是進步還是退後。不過對於感官這個領域,馬由不會過多去糾結。社會發展到信息時代,人們本就越來越浮躁,信息大爆炸也無法讓大多數人冷靜思考,仔細品位。因此不能簡單說是進步還是退步。只能說這個時代就是這樣的特徵。

    但馬由現在所處的90年代,還是數碼剛剛起步,主流依然是膠片。玩相機的都很注重鏡頭的光學表現,人們這時不會將圖片PS後再用電腦或手機欣賞(也沒有大屏手機)。攝影作品大多是通過光學儀器投影、或沖洗出大尺寸照片供人欣賞。因此他不得不注重鏡頭除技術品質外的風格和感官效果,好在馬由手中的資料豐厚,各種“味道”都可以用技術來還原。德國人是靠口口相傳經驗、手工去實現、或用百年去修正,而馬由卻可用數控精密磨牀幾分鐘、十幾分鍾迅速呈現產品。這就是科技的力量。

    古力奇匆匆看完數據,擡頭面色複雜地看着大家熱鬧的場景,心裏很不是滋味。有點嫉妒,但更多是憂慮。公司董事會早已沒有信心自己開發相機,決定專注鏡頭和光學儀器等。今天卻突然發現鏡頭也遇見了強敵,藍星集團加工的鏡片精度超過蔡司、玻璃材質連肖特最好的玻璃也無法比擬。材質比不過,加工工藝比不過,連鍍膜也比不過,蔡司以後怎麼辦,出路在哪裏?

    他不得不慎重考慮,一定要說服董事會和藍星集團的合作,或許引進他們的技術或者設備,還能利用自己在光學領域的口碑,繼續輝煌下去,否則堂堂光學霸主,可能瞬間倒塌。

    “你們怎麼解決反光板振動問題的?我們拍攝時感覺像旁軸相機的鏡間快門一樣輕柔,體驗感棒極了。”一位工程師終於發現了這臺相機最大的祕密。

    單反相機最大的缺點就是按動快門後,反光板裝置翻起後的振動問題。這也是爲何一直無法淘汰旁軸相機的原因之一。直到多年後無反相機出現,採用電子顯示屏取代光學取景器,才解決這個問題。但電子取景器的缺點更多,諸如亮度欠佳、圖像失真、目鏡覆蓋範圍不足100%、圖像清晰度欠佳、非常耗電等等。

    馬由參照前世2087年一項變色透明材料技術,將反光板設計成可透明、可反光的雙效玻璃。轉換速度相比機械翻板速度還要迅速,因爲少了這一組機械運動裝置的頻繁啓動,畫面精度有所提升、焦點的偏移問題也較少許多。連續多張拍攝速度比翻版的還要快4-6倍,可以達到膠片電影的24幀每秒。

    只是連續拍攝時,要麼讓反光板一直翻起、要麼一直全透明。無論哪種方式,這個瞬間目鏡中都無法看到影像。但不影響對焦系統、曝光和快門等正常運行。取景器這時的體驗感有點差,故還需改良。

    只要在連續拍攝時,反光板的1秒鐘內恢復全反射狀態達到24幀,人眼看到的景象就是連貫的。其實,單反同樣存在這樣的問題。所以這個明顯的缺陷,只要不將其當成攝影機使用,就不會暴露出來。藍星集團的相機產品正式推出時,會限制高速連拍的幀數。保留每秒8-12張的連拍速度,最低值都超過其他相機最高的拍攝速度了。

    “我們將反光板的材質,設計成透明和全反射的雙效功能,按快門那一瞬間,將鏡面效果的反光板,變成了全透明的材質,而且這個材質還能阻擋一些對膠片有害光線,例如紫外線等。也就是說,這塊反光板,可作爲鏡頭中鏡片組合的一個部分考慮。從而減少部分鏡片。這是相機產業中革命性的材料創新。包括我們的五菱鏡及目鏡的組合,也不是普通的光學玻璃,取景器覆蓋畫面範圍放大率可達100%,並具有增亮效果。”

    他這次有備而來,就是要給德國人一個下馬威。避免他們夜郎自大,漫天喊價。現在看來效果明顯,甚至有點打擊過頭的感覺。

    交流完畢,雙方的意願都表達清楚了。馬由一行人離開蔡司公司,乘車返回法蘭克福。文勇感覺今天交流得不錯,很可能會交易成功,便問馬由:

    “福倫達那邊還繼續談嗎?”

    “繼續談判吧,但要掌握一個原則,只購買品牌,甚至可以退讓到只要20年的品牌使用權。不要任何專利技術和設備,以免花冤枉錢。他們若不同意,我們至少在蔡司這邊可以買到蔡司依康、甚至有康泰克斯的品牌或者使用權,所以我們不着急。”

    “假如蔡司公司答應賣康泰克斯給我們,我們還用得着福倫達嗎?”

    “用得着,我是這樣規劃的,膠片機用康泰克斯品牌的機身搭配福倫達品牌的鏡頭。數碼相機用我們自己的命名,但鏡頭採用雙品牌戰略。其中中高端鏡頭使用福倫達的商標,高端和純專業鏡頭用我們自己的《大師-甲*》商標。這樣讓消費者有一個選擇和適應過程。其實說白了,我們買德國任何一個品牌,並非看中他們的品質和技術,而都只是未來讓我們通過他們的品牌效應過渡一段時間,相當於花錢打廣告。最終都要回到我們自己品牌運營上。”

    馬由沒有直接選擇只收購福倫達的方案。主要是希望通過收購蔡司依康或康泰克斯,建立合作關係,最終若能達到爲蔡司提供一些加工昂貴的光學部件業務。即使技術、設備輸出給蔡司,也要達成一些行業禁止約束條款。以起到延緩甚至斷絕阿斯麥崛起的希望。極紫外光源技術他勢在必得,肯定會搶先在米國人之前註冊專利,若蔡司不給阿斯麥加工鏡頭,而藍星集團再將阿斯麥光刻機的市場份額佔有。他們沒有資金做研發,就無法成爲光刻機巨頭,很可能斷絕這一世的阿斯麥奇蹟般崛起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