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 > 腦域科技樹 >第528章、智能醫療設備
    “工業機器人組成的智能生產線,將由一組超強運算能力的智能控制中心,總體協調和指揮。這臺服務器組,將根據生產線的工藝流程,配套相應的專業軟件。”

    智能控制中心和智能控制模塊,相當於人類負責思考能力的大腦左半球,作爲總指揮系統,與相當於人體丘腦、大腦額葉、紋狀體、小腦等於動作有關的部位的各型號控制模塊,共同構成機器人手臂各種動作的“大腦”。

    其實,服務器在某些時候,還是充當的神經系統功能。因爲要承載某些龐大數量的運算,別說服務器組、哪怕現階段公開的商用超級計算機,也無法支撐專用的人工智能子系統。

    高雲口中提到的專業軟件,其實就是人工智能專業子系統。只是馬由暫是沒有告知他,其他研究人員更不會清楚,他們只會認爲這是一套十分專業的軟件而已。

    智能生產線的服務器組,還將和生物智腦網絡進行連接,用類似雲計算的方式,擁有足夠的算力儲備。以應對智能生產線出現複雜運算時,服務器組硬件不足的缺陷。

    星兒也進行了充分的評估,哪怕是將藍星旗下的所有產業都升級爲智能生產線,5臺生物智腦組建的雲計算能力都能滿足。不過,馬由也會根據情況,不時增添生物智腦。

    “服務器組除硬件是京城研究院計算機研究所完成初步設計,但其中的智能芯片、軟件(人工智能子系統)還是由《乾組》負責。”

    高雲再次暗歎,不過心裏很快也平衡下來。都是藍星研究院體系內完成,也沒有什麼難過的,術有專攻,以後多學習、多努力就行。但再聰明也無法行行都是狀元,除了董事長這個例外。算了,不和他比,那就是一個妖孽。

    “弘崆研究院主要負責機械和運動部件的設計、技術創新……。”

    高雲在佈置弘崆研究院任務時,也不禁看了一下視頻中,弘崆研究院機器人項目組會議室的背景影像,各種金屬骨架、構件、電機之類的,在陳列架上琳琅滿目。

    他也早從資料中瞭解到,倭國在機器人零部件領域,在全球算是一流。比如減速器,是機器人關節核心,也是技術壁壘最高的環節。主要功能是將高速運轉的動力轉爲低速高、轉矩的運動,佔機器人成本的36%左右。

    按照原理分爲很多種,其中以諧波減速器、RV減速器這兩種爲主。

    伺服系統負責驅動機器人的運動,由伺服電機和伺服驅動器組成,佔機器人總成本的24%左右。“伺服”是指系統跟隨外部指令進行人們所期望的運動,而其中的運動要素包括位置、速度和力矩等物理量。

    之前的收割行動,還是拿回來不少有用的東西。雖說馬由可以提供這些零部件的設計,但技術轉化爲工業生產,還是有一個過程。買現成的企業,一方面充實了自己,同時也削弱了對手。這是國際競爭中常見的手法。

    接下來,高雲不斷和藍星研究院其他兄弟單位協調,部署分解後的各項研發科目。

    例如需要藍星材料研究院配合機器人的研發,承擔耐磨、超輕超強金屬、觸感等新型的材料研發任務。

    如二維、三維視覺傳感器,主要就是一個攝像頭,它可以完成物體運動的檢測以及定位等功能,這部分由影像研究所負責。還有力扭矩傳感器、碰撞檢測傳感器、安全傳感器、電磁傳感器、光纖傳感器、仿生傳感器、紅外傳感器、壓力傳感器等,都由研究院相關研究所承擔。

    總之,工業機器人雖是祕密基地中正在使用的智能機器人,大幅簡化後的方案。但所蘊含的技術,還是十分廣泛。

    現代工業自動化三大支柱,除正在研發的工業機器人外,還有可編程邏輯控制器(PLC)、計算機輔助設計和製造(CAD/CAM)。後兩者在藍星集團研究院內部,早就有技術儲備,且不少領域都在運用了。

    藍星集團立項的工業機器人,最大的有3-5米高,可完成大型構件的智能化生產。主要運用於船舶、飛機、重型設備等大尺寸零部件生產。微型機械手臂僅僅只有一毫米大小,是世界上最小的工業機器人,主要用於一些超緊密儀器、產品的裝配。

    工業機器臂的種類比較齊全,可滿足藍星集團旗下絕大多數工廠生產線的升級換代所需。

    當然,研發計劃,並不是所有型號都一哄而上,第一階段,還是圍繞汽車廠總裝車間,完成智能生產線所需的工業機器人進行設計。

    高雲作爲京城研究院的負責人,除機器人外,還按馬由的指示,同時佈置了3D打印機項目,若研發成功,可與工業機器人組成的智能生產線,更有效率地完成一些零部件製造。

    “馬董在的話,研發進度會快很多呀,小小工業機器人,居然這麼複雜,太難了。不過,曙光在前面,也快了。”

    高雲喃喃自語道,十分懷念馬由視察研究院時,答疑解難的效率。

    ……

    在高雲忙碌於機器人項目的同時,新成立的醫療設備公司、和藥業公司,落戶?字塔29、30樓。

    經過一段時間的磨合,新成立的兩家公司已進入正軌。藥業公司還算順利,全力推進20多中新藥的臨牀實驗。並同時在皖省的亳州市、贛省的樟樹市開始建造兩家大型製藥廠。

    這兩個城市,都是華國藥材着名的集散地,其中亳州市中藥材種植已達400多個品種,共有800多箇中藥材種植專業村,8箇中藥材種植基地,藥材種植面積65萬畝。樟樹市的藥材種植和集散,也有1700多年曆史,鎮郊的閣皁山是一個天然藥場,綿延200餘里,草木豐茂,盛產各種藥材。

    相比醫藥公司的工作的順利推進,醫療設備公司的醫療設備研發,順利完成硬件實驗室研製後,在最後定型時,卻進入到一些瓶頸。

    這天,兩家公司的總裁歐勝博和崔也,聯合召開了一個項目研討會。

    “今天會議的主題,是研討如何驗證、修訂智能診斷、智能治療設備的數據庫工作。因我們研發的不少醫療設備,會涉及到醫藥領域的專業問題,今天也請到兄弟公司,請醫藥公司的專家們不奢賜教,幫我們多出主意。”

    “請醫療設備研究所總工程師畢總,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我們診斷、治療儀的硬件情況和麪臨的困難。”歐勝博主持會議,率先發言。

    “首先,我介紹一下診斷設備。依據華醫四診原理,我們在實驗室裏,已成功研發出《藍星-智診-99型》智能診斷儀,樣機也經過了各種程序的檢驗。至少硬件方面,已非常成熟、可靠。”

    “診斷儀的數據庫中,已採集了人類已知的病患種。一位經過1、2周時間短暫培訓的醫生,便可在2-3分鐘極短時間裏,使用這套儀器,對病人實施望聞問切的智能綜合診斷。模擬實驗確診準確率達83.53%。若簡單比較,這臺儀器已經是神醫範疇了。當然,光能找出患者病情,僅僅是治療的第一步。”畢總工介紹到。

    起初,馬由從科技樹中,找到了領先這個時代50-60年的多種型號的綜合治療儀。因領先年代不算長,前世平行世界的人類基因尚未進化,對現在這個世界的人類,有極大的參考價值。通過虛擬實驗平臺初步驗證,得出了準確率達83.53%的數據,低於前世科技樹高達95%的準確率。

    世界衛生組織發佈的《國際疾病分類》,是目前爲止全世界最權威的人類疾病分類手冊,它賦予所有已知疾病(包括各種導致中毒、外傷、過敏反應的因素)獨立的編碼,現階段是第十版(ICD-10),收錄了疾病記錄近多條,方便醫護人員查詢。

    再過20年(2018年)發佈的第十一版(ICD-11)中,疾病編碼共有個,也就意味着目前有種疾病及相關因素被記錄、命名。比當前的疾病記錄翻了一番。

    醫療設備人命關天,馬由不敢大意。對疾病資料庫,進行了十分謹慎的遴選。最終在數據庫裏,只選取了準確率較高、亞洲地區常見的餘種疾病記錄在案。僅有ICD-10記載疾病數量的50%。如此,可大幅度降低誤診率,也可降低診斷儀研發的難度。

    且隨着將來診斷儀使用時間、運用範圍的擴大,在保證診斷準確率的前提下,這個數據庫可以不斷優化升級。

    馬由的開發這個產品的理念,是寧可讓醫生使用後,偶爾被指責醫術水平欠佳、不能診斷病情,請病人轉院,另請高明。也儘可能做到不誤診,害人害己。

    雖說現在的智能診斷儀誤診率,已遠遠低於不完全統計的國內外平均數值30%(有傳聞說是50%)。且智能診斷儀在無法準確判斷時,不會輕易給出診斷意見,並提示醫療人員,另行採用其他綜合手段確診,從而可再度降低誤診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