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 > 大唐,我可以加持道行 >第78章 產業
    不要說是唐朝,就是到了宋朝,沒有土地的山民趙匡胤都不拿其當人看,甚至在律法上寫成罪犯,任人捕捉爲奴。

    總之,納稅的百姓會被當做百姓,而不納稅的……就不那麼美妙了。

    “殿下,讓他們無所事事總是不太好。正好張萬歲那裏缺人,我也就讓他們過去幫忙。”馬凡說道。

    張萬歲那裏是真的缺人。

    目前,老虎精似乎是喜歡上了禮多人不怪,又或者是爲了它喫人贖罪,頻頻送獵物過來。

    過百的野豬羣,過千的山羊羣,過千的野兔羣……等等。

    再加上李元吉發揚的打獵007精神。

    太原軍與娘子軍一起喫,到現在硬是喫不完了。

    這麼多的獵物,喫不完,只能交到張萬歲那裏養起來。

    馬凡定的是圈養,磚石、泥灰就不說了,蓋個豬圈也需要人手,更不用說每天的打豬草餵養了。

    如果全讓張萬歲來,忙不過來不說,還影響他完成養殖的技術。所以一開始馬凡便安排馬三寶幫他,馬三寶本部一千人的娘子軍一起上手,依然是人手不夠。

    這也是馬凡打流民主意的原因之一。

    其實作爲一名現代人,馬凡很明白“人”纔是最重要的資源,有了人什麼都會有。所以他才大膽的使用流民,越用越多,多到李秀寧也知道了。

    不過也難怪她知道,畢竟時至今日,太原城中不要說流民了,就是乞丐都少了許多。每日去領賑濟的越來越少,她又怎麼會不知道。

    李世民在前線打仗,李元吉又一心打獵不回城,李秀寧也便成了城中的大總管,所有的事都會有人向她彙報。

    “但是,馬郎君的養殖祕術?會不會被人偷學了去?”

    李秀寧作爲城中的大總管,自然是知道張萬歲降了馬凡,在進行馬凡的養殖祕術。

    張萬歲降了,投入馬家,也就是馬凡的人了。他行馬家的養殖祕術,這沒有關係。

    可是一幫流民,一幫子外人過去,李秀寧不得不擔心馬凡祕術外流的問題。

    任何的祕術,都是世家存在的根基。李秀寧一點兒也不希望因爲流民偷學祕術,而惹怒馬凡,又或是馬凡身後的家族。

    知道李秀寧真正擔心的是什麼,馬凡笑了。

    “殿下不用擔心,他們學不去的,就以養殖場的人力物力,這就不是一般人可以學到的。”

    李秀寧點了點頭。李秀寧知道馬凡爲了搞養殖,他把李元吉的賞賜全都賣了出去。

    賣出的錢財,他買了大量的土地,在土地上開了一個泥礦,一個採石場,一處窯。窯到現在還沒有建好。

    而這一切都是爲養殖場服務的。這麼大的花費確實不是平頭百姓養的起的。

    馬凡繼續說:“不過如果他們願意養,我也是願意教他們在家中養殖的方法的。”

    “你願意教?”李秀寧大喫一驚。

    這可是祕術,怎麼會有人願意平白教與他人?

    馬凡卻理所當然道:“那是當然。百姓們認勞認怨的工作,我也希望他們可以過的更好一些。”

    人心都是肉長的,特別是馬凡來自現代。

    看着遭了災的百姓一無所有,每日只有餓不死人的粥食,便沒有人管他們。

    一個出生在“一方有難,八方支援”時代的人,又怎麼可能視若無睹。

    更何況馬凡也不是隻付出,他是確實需要人力。雙方是互利互惠。

    正說着,馬三寶進來。

    “有什麼事?說吧。”看他似乎有事,馬凡直接問道。

    “公子,百姓們希望公子不要再只發錢。他們希望可以在公子的食堂就餐。”馬三寶說。

    聽到這個消息,馬凡是真的開心笑了。

    馬凡爲什麼把李元吉的賞賜全賣了。就隋末這環境,地廣人稀,土地真的不值錢,到處都是荒地,特別是馬凡擁有直接從官府拿地的權力。

    李秀寧也好,李元吉也罷,馬凡開了口,不要錢也會批地的說。

    馬凡賣賞賜,爲的便是給這幫人發工資。

    要知道馬凡搞的是養殖場,不給開工資,不怕人家偷他的畜口啊。

    已經一無所有的百姓,飢寒交迫之下幹出什麼都不奇怪。

    就算是派軍隊看着,養的不用心,直接養死,虧的就不只那點兒工資了。

    當然,每天開出十數萬錢的工資,馬凡也心疼。

    最重要的是馬凡沒有這麼多的錢,在養殖場沒有出欄前,是一直沒有收入,只能貼的。

    所以馬凡在養殖場中建了食堂,就是希望可以迴流一些。

    真的是沒來過古代,不知道古人對糧食的浪費。

    首先古人吃麪喫的是死麪,只要把面發一發,隨時一斤變一斤半的麪食,而且還更好喫。如果心黑一點兒,多加點兒水,一斤變兩斤,也不是不可以。

    北方現在又基本喫的全是麪食,這是浪費了多少的糧食。

    還有:這裏既是養殖場,更是屠宰場。每天李元吉派人送來的獵物,下水都是不喫的。

    浪費,太浪費了。

    在後世,多少人專門賣滷下水的?古人竟然不喫?

    於是,馬凡命人做包子了,大肉包。以一定比例的肉與下水一起做的餡。

    大大的肉包賣兩文一個。三文錢給兩個。

    同時還有肉夾饃、羊雜麪、牛雜麪等等。

    很快百姓們便從斗食,變成了正常的飯量。兩三個半斤的大肉包就喫飽了。

    算一算,這比他們拿着工錢買糧食喫,要合算的多。

    戰亂背景下的隋末糧價從米斗數百文到千文、三千文,始終處於高漲之中。

    數百文鬥米吃不了一天,馬凡食堂6文錢喫到飽,還有免費的獸骨湯喝。

    就問老百姓們會怎麼選?

    當然爲了餵飽他們,馬凡也搭進去不少的人情。

    太原的隋朝倉儲,以及太原王氏的世家糧倉,都是馬凡買糧的大戶。

    在糧食這方面,馬凡可以說是不賺,甚至是貼的。

    但是你到現代問問,有哪個工人會願意爲了三個包子,幫老闆幹一天的活的。

    而且馬凡他這是大養殖場,養的是肉,一旦出欄,多少的米麪都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