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 > 我的系統不正經 >第四百五十六章意外之喜
    龜齡集這種奇特的製作方法,如果沒人教,你能知道?

    真傳一句話,假書萬萬言,這句話是一點都沒錯。

    所以,古代偷師,也不是那麼容易的。

    也不得不說,老祖宗的智慧真是不可小視!

    陳文哲是一邊整理收穫,一邊感嘆。

    如果不是親眼所見,你能相信一份簡單的成藥,裏面涉及到這麼多的竅門?

    這要是沒有人捅破,你得摸索多少年?才能學會?

    這種東西,不管獲得哪一種,以後都可以喫一輩子吧?

    不對,是子孫後代,無窮無盡的喫,也喫不完!

    “處理起來雖然麻煩,但是藥材並不難找,麻雀現在是保護動物,不能私自捕殺,但是可以去中藥店中購買。”

    “其他東西,肉蓯蓉、淫羊藿、人蔘,都是珍貴藥材啊,這麼多藥材集合在一起,想沒有效果都難吧?”

    “嗯,獲得傳承就是好,現在也不用發愁藥材鑑定,學到那麼多知識,鑑定一下藥材還不是小菜一碟?”

    這一次獲得傳承,直接解決了陳文哲所有的困難。

    只要製作成功了龜齡集,其實就沒必要製作定坤丹,不用說,也不用看,定坤丹的製作肯定也不簡單。

    陳文哲也不找這個頭痛了,所以,他打算製作龜齡集,用來給家人養生保健。

    最少是製作成龜齡集酒,到時候喝起來,更加容易讓家人接受。

    畢竟不知道什麼成分,不知道誰發明的,也不知道是不是中醫的傢伙,配置出來的所謂補酒,很多人都是悶頭喝,哪有一個害怕的?

    要是弄成藥散,不管是誰,喫之前,都要三思而後行。

    陳文哲在書房之中,一寫就是一箇中午。

    而就算這樣,他也不過是記錄下來了傳承的一部分。

    這時,他寫到了六味地黃丸,這也是一種經典的中藥,而且是平民級的壯陽聖藥。

    可惜,也許是那位老太太不太重視,所以陳文哲也只是得到了配方,而沒有得到製作工藝。

    六味地黃丸主要是由熟地黃,山茱萸,丹皮,澤瀉,山藥,茯苓這六味中藥組成的。

    主要是以滋陰補腎爲主,所以它主要是治療腎陰虛所導致的症狀。

    最主要的是六味地黃丸的價格比較低,基本上人人都可以負擔得起,所以可謂是最平民化的壯陽藥。

    可惜,沒有製作工藝,那就算是知道的配方,也沒法制作出合格的成藥。

    原來陳文哲不懂這些,現在他可知道,工藝纔是最重要的。

    這個時候,他也知道了,爲什麼廣譽遠的安宮牛黃丸是最好的,而同仁堂他們那種,也就那樣,這主要還是缺少真正的製作工藝啊!

    中午簡單的在外面吃了飯,陳文哲也沒有心思繼續去寫傳承。

    本來打算休息的兩天,好好的做一批青花釉裏紅,沒想到去了一次醫院,就佔據了他一天半的時間。

    雖然沒法做什麼,但是陳文哲還是習慣性的來到地下工作室。

    這裏已經規劃的十分合理,除了周圍一圈的窯爐,就是他的制瓷工作間、銅器鑄造間、設計師、休息室等等。

    畢竟地方大,怎麼設計,都可以。

    來到設計室,把自己最近的一些收穫,整理了一下。

    主要是那件成化仿汝窯和宣德雲龍紋大盤殘器,這兩件瓷器要找個機會,好好修復一下。

    除了這些,再就是一些碎瓷片。

    碎片沒有什麼好整理的,只要分門別類,把它們放在房間裏的博物價上就可以。

    倒是兩件明代殘器,要修復起來有點麻煩。

    工藝什麼的,倒是好說,但是修復的時候,必然要補充、粘合起來,可粘合需要什麼?

    修復,肯定是熱修復,陳文哲不可能選擇冷接工藝。

    所以,這裏面就涉及到是不是使用麻倉土來修復,可要這樣修復,麻倉土哪裏來?

    而就當他有了這種想法之後,隋侯之珠居然有了反應。

    這就太奇怪了,陳文哲雖然知道隋侯之珠有一點人工智能,但是,絕對沒有智慧。

    剛纔他心裏想着麻倉土哪裏來?所以隋侯之珠就當是在詢問它?

    不過,不管怎麼樣,只要有結果就好。

    可是,他一看隋侯之珠反饋過來的信息,就有點傻眼。

    現在都說從明代宣德年後,麻倉土就沒有了,可是,就在共和國建立之後,國內還是使用麻倉土製作過一批瓷器。

    就算是知道隋侯之珠不可能撒謊,陳文哲還是深感意外,因爲那批瓷器就是7501毛瓷。

    他可是遇到了三四件毛瓷,雖然沒有啓動自主傳承,獲得裏面的大師級工藝,但是,隋侯之珠卻記錄下來了它們的經歷。

    剛纔陳文哲詢問的問題,就是從那份記憶當中獲得的,這可真是意外之喜。

    陳文哲打開了設計室內的一臺電腦,搜索了一下相關知識。

    還真是這樣,有關文獻記載,1975年,國院指示景鎮哥委會生產一批茶具供中海使用。

    景鎮爲此組織了一支由熟練工人組成的生產小組,日夜不停的進行這項工作。

    工人們進入廢棄了幾百年的古礦洞,收集從明朝宣德年後就絕種的麻倉土。

    他們用竹籤剔,用雞毛掃,費了幾個月時間,把麻倉土收集整齊。

    麻倉土收齊,然後再採用一系列繁瑣的古法,將茶具生產完畢。

    但中海只取走一套,供偉人使用。

    餘下的部分,被景鎮哥委會作爲獎勵,單件單件的分發給了一些生產積極分子。

    隨後這些瓷器出現在交易市場,單件的價格從一百元漲到一萬元。

    二十多年後的九十年代,一套的拍賣價就已經達到300多萬元。

    從這資料當中,陳文哲得到兩個信息:一是麻倉土確已絕種,即使殘留一些灰塵,那也是彌足珍貴;

    二是麻倉土與現在的其他制胎原料,在品質上肯定有截然不同的區別。

    要不然,在製作“毛瓷”的時候,怎麼會那樣不計代價的去收集“灰塵”呢?

    得到這條信息,反而讓陳文哲更想着精益求精,追求完美。

    不管是成化瓷,還是宣德瓷,都是使用的麻倉土,他總不可能使用高嶺土來修復吧?

    要真這麼修復,以後鑑定、賞玩起來,瑕疵就太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