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 > 我的系統不正經 >第二百六十四章汝窯芝麻釘
    宋代皇室曾因芒口的原因,棄用定窯瓷器,當時的記載是:“故都時,定器不入禁中,惟用汝器,以定器有芒也”。

    有一些定瓷,在芒口上包一圈銅,後世的仿品多用黑釉代替銅圈。

    當然,也有包上一圈黃金的,這就是著名的“金裝定器”。

    這種燒窯方法缺陷也很明顯,所以後來又發展出來了幾種燒窯之法。

    其中比較少見的還有兩種燒法,一種是對燒,一正一反兩個碗扣在一起燒,燒出來都是芒口。

    再就是套燒,碗放在盤子上面燒,燒成的盤子中間缺釉。

    到了最後,才發展出來了支燒,又名支釘燒,多用於疊燒,因汝窯而著名。

    估計是宋代皇帝追求極致,忍受不了底足無釉的瓷器,汝窯瓷工纔想出這種極致的燒法。

    汝窯支燒有兩種,一種是用粘土在瓷器底,粘幾個支釘。

    二是把瓷器放在有支釘的泥餅上,然後單燒,燒好後再把支釘敲掉。

    在所有瓷器裏,汝窯的支燒,是無釉面積最少的。

    一般汝瓷,除了幾個支釘痕以外,通體有釉。

    古書記汝窯是“芝麻釘”,現在許多模仿者,理解爲芝麻大小,做出來的支釘痕是圓的,這不對。

    其實傳世汝窯的支釘痕,真是芝麻形的,扁的。

    還有,元青花也會採用支釘燒,著名的大維德瓶,是元青花的標準器。

    在兩個象耳的下面,有栗子大小的支釘痕。

    這是一種很少見的支燒方式,大號支釘直接支在匣鉢上,是怕花瓶在窯裏塌了。

    現在燒窯用天然氣,氣窯沒有煙塵,自然用不着匣鉢,瓷器直接擺窯板上就行了。

    當然,你要講究一下,使用匣鉢也完全沒問題。

    所以以上說那些這燒那燒的,都成了屠龍之技!

    而龍,就是古代的各種名窯器。

    消化了這一次突如其來的傳承,陳文哲感覺收穫很大。

    覆燒、支圈、金裝定器,汝窯芝麻釘,這些都是收穫。

    覆燒雖然有點過時了,但是,採用支圈燒製法,可以得到有芒口的瓷器,這樣,鑲上一圈黃金,不就得到一件金裝定器了嗎?

    宋代定窯白瓷有鑲金口、銀口或銅口的裝飾方法,史稱“金裝定器”,又稱“芒口金裝”、“鑲口”。

    金,包括金、銀、銅等貴金屬,而非特指黃金。

    《吳越備史》、《宋兩朝貢奉錄》以及《宋會要輯稿》諸書中,在貢瓷名目裏有金口、銀口和金裝定器等名稱。

    北宋太平興國五年(980年),吳越錢氏曾向宋太宗進貢了“金裝定器二千事”。

    金裝定器有兩種情況,五代以來至北宋早期,定窯燒製的高檔貢御白瓷,包鑲金口、金足,以示尊貴;

    北宋中期,採用墊圈覆燒工藝之後,出現了芒口。

    爲了掩飾高檔白瓷的芒口缺陷,包口金裝。

    這種東西在宋代,當時可能不被皇室看中,但是到了現在,卻受到很多人的追捧。

    這種燒製瓷器的方法,已經是一種藝術,還受人追捧,陳文哲自然也很喜歡。

    所以,他不想放棄。

    而只要他不想放棄,腦海之中,自然就會浮現出,更加詳細的金裝定器的製作過程。

    當然,相比燒窯,基礎製造的技藝,讓他也就是能夠了解一些這種瓷器的燒製方法,要想得到專精或者是大師級技藝,必須要繼續學習。

    不過,這樣也足夠了。

    有着足夠的瓷器製作技術,加上了解了金裝定器的燒製過程,陳文哲要想覆燒出一窯定窯的金裝定器,好像也不是多難。

    仔細回味了一下定窯的燒製技術,陳文哲纔回過神來。

    相比金裝定器,支釘燒、芝麻釘更加讓人嚮往。

    汝窯支釘燒,完成的好,就能做出價值三個億的汝窯瓷啊!

    那些國寶幫,就喜歡汝窯瓷,只要被他們認定了,今天燒製的,也是真正的國寶。

    陳文哲聽說過一句話,說收藏界,玩到最後,都會變成國寶幫,只要你的境界足夠,最後終究是會收集一大批國寶的。

    而這,也應該是所有收藏愛好者的終極目標。

    所以,很多人就滿足了收藏愛好者的這一訴求。

    當然,現在的陳文哲已經不會依靠自己的手藝,出去騙人,他只是想要製作一批,可以媲美汝窯瓷的作品,就算不賣,自己欣賞一下也好。

    畢竟家有萬貫,不如汝窯一片,他已經聽得耳朵長繭子了。

    只要是玩瓷器的,就沒有不憧憬汝窯瓷的吧?

    所以,得不到真品,自制一些高仿欣賞,也是很不錯的。

    在工作室待了兩個小時,受到啓發,又學到了不少新知識,陳文哲很滿足。

    可他沒法在工作室中驗證,畢竟很多同學都還在拉胚,你卻要燒製汝窯瓷,這不是找羨慕嫉妒恨嗎?

    感覺在工作室中沒法做什麼,陳文哲很乾脆的走出了陶研中心大樓。

    已經八點半,半個小時的時間,正好趕到古玩城。

    來到古玩城,打開了門,感覺有點清靜。

    臨近五一,老城隍廟的客流量反而少了,恐怕是要等到五一,這裏纔會涌入大量遊客。

    沒有事情做,陳文哲就在網上查找一些資料。

    偶爾有人來購買黃金手鐲,或者是鑑定黃金,他纔會出手一次。

    就這樣,一待就是一天。

    越是查找資料,陳文哲越是感覺自己知道的太少,他是真感覺:書到用時方恨少!

    特別是關於古董的價格方面的知識,他還很欠缺。

    比如他手中的很多元代銅幣,他就從來沒有了解過,它們的價格。

    不要說了解價格了,陳文哲甚至都沒有弄清楚,元代到底有多少種銅幣。

    後來他把挑選出來的銅幣,按照時代背景整理了一下,發現種類還真是不少。

    元代古錢有大朝通寶、中統元寶、至元通寶、元貞通寶、大德通寶、至大通寶、至大元寶、大元通寶(國寶)。

    皇慶、延祜通寶、延祜元寶、至治元寶、至治通寶、泰定通寶、泰定元寶、致和元寶、天曆元寶、至順元寶。

    至順通寶、元統元寶、元統通寶、至元通寶、至元元寶、至正通寶、至正之寶、天佑通寶、龍鳳通寶、天啓通寶、天定通寶、大義通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