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 > 我的系統不正經 >第六百二十八章一個套路(爲or血腥兄弟的15000幣打賞加更)
    就是意識到了一座好的銅鐘,有着非凡的影響力,但是的馬承繼纔會一聽說,陳文哲想要做一口大鐘,就把他打包送到了長安。

    收回心思,陳文哲再次研究起景雲鐘的製作。

    景雲鍾高2米47,腹圍達到了4米86,口徑1米65,因爲是銅爲主的材質,加之鐘聲對壁厚有要求,其重量竟然達到了12000斤,快趕上《西遊記》中孫悟空13500斤的金箍棒了。

    因體型巨大,對古代來說,其鑄造難度可想而知,很難一次成型。

    所以,景雲鍾採用了分段泥範鑄法,被分成五段,26塊鑄模。

    如果仔細查看,就會發現鐘體上有明顯的“拼接”痕跡,那就是分段、分塊遺留的“翅邊”,即接縫。

    那什麼是泥範鑄法呢?範鑄法,就是用模型作爲“範本”,對物品進行鑄造的工藝。

    而泥範鑄法,就是用泥巴做模型的一種鑄造方法。

    模型一般又分爲外範和內範,即物品的面子做外範,裏子做內範。

    製作外範時,先照着所設計銅鐘樣貌,用泥巴塑造一模一樣的一個模型。

    等泥巴幹了模型固定住了,在泥巴模型外面,再均勻塗抹一層泥,並用力拍打,使泥模上的紋飾,反印在泥片上。

    等泥巴半乾,用刀劃成自己預設的幾塊,小心取下來。

    之後,再把取下來的幾塊簡單拼接,用火烤乾使之變硬,便成了外範。

    外範製作完成後,對紋飾不清晰的,還要進行修飾。

    而內範的製作則相對簡單,只需要把做完外範的銅鐘泥模表面颳去一層,被颳去這層的厚度,便是所鑄造器物的厚度,之後火烤使之變硬,內範便做好了。

    做好內範外範之後,先把內範放在鑄造臺上,然後外面依序放置外範。

    等放好了,上面用範蓋密封起來,並在頂端留有澆築孔,用來倒“銅水”。

    等“銅水”冷卻後,把裏面和外面的泥巴打破,就成功取出了銅鐘。

    當然,如果分段的話,就要進行幾次澆築。

    最後,對取出的銅鐘進行檢查,打磨鑄造中漏出的“銅水”產生的翅邊,修整小瑕疵,最後拼接起來,景雲鍾就誕生了。

    整體的製作工藝,就是這麼一套程序。

    所以,有了合適的材料,最主要的是製作泥範,等把所有配件全部澆鑄出來之後,纔是修整、拼接。

    這些技術,陳文哲全都學到手了,而且還都是大師級工藝技術。

    這就是被動傳承的厲害之處,只不過,激活被動傳承比較費腦子、費精神。

    只要激活被動傳承,就會一股腦的,學到大量知識,不想學都不行。

    所以,這一次他學到的東西,是真的很多。

    除了上述兩種最重要的工藝,其實在鑄造完成之後,還有不少工藝,這是屬於所有銅器製作的工藝程序。

    比如經過了塑模、烘燒、鑄造,之後是拋磨、焊接、成型等上百道工序的淬鍊,這些工序缺一不可。

    其實從塑膜開始,後面的烘燒、鑄造什麼的,原來陳文哲在學習四羊方尊的仿造技術的時候,已經學過,而且學到的也是大師級手藝。

    只不過,他就從來沒有用過。

    當然,就算使用,他也只有鑄造四羊方尊的時候,才能使用那些工藝,仿造出大師級的工藝品。

    現在多了一隻青銅鐘鑄造技術,他當然也可以鑄造出大師級工藝水平的青銅鐘。

    只不過,學習這些手藝,消耗的時間可不少。

    所以,接下來的三天,他都過的渾渾噩噩。

    直到腦袋完全清醒,纔算完全消化了這一次的傳承。

    “傳承任務2:新年的鐘聲,摸一下景雲鍾,任務完成!”

    “激活分支任務1:開啓景雲鍾傳承,第一階段,成功選擇合適的銅料,製作出合格的材料,以備製作景雲鍾,完成任務,獎勵自主傳承一次。”

    終於,系統任務再次完成了一件,而另外的分支任務,也可以開始了。

    稍微瞭解了一下,整個傳承開啓之後,總共有九道工序。

    從選料開始,之後是熔鑄材料、塑模,接着就是製作泥範,主要是內範和外範,接下來是烘燒、澆鑄、拋磨、焊接、成型。

    每完成一次任務,就會獲得一次自主傳承。

    最後全部完成,總共獲得十次自主傳承,跟第一次的金磚傳承,一個套路。

    現在技術學到手,接下來最先開始的肯定是選料。

    製作銅鐘,可不是什麼材料都可以的,比如景雲鐘的鑄造材料,就是來自當時全國各地的礦場。

    用銅鐘上的銘文來說,就是“耶澳集寶,麗壑收珍”。

    收集全國的珍寶,才做出來了景雲鍾。

    當然,還有一個傳說,說是另外一隻古鐘重鑄。

    反正不管是怎麼做,都是需要好的材料。

    對於這一點,陳文哲倒是不害怕,因爲大美院就有歷史學院,他們研究的就是古代的各種文化歷史。

    所以,唐代的各種礦場,使用的是哪裏的銅料和錫料,這些都應該是有據可查的。

    只要找到大體相同的礦物,陳文哲就可以通過傳承記憶,來選出當年使用的材料,從而調配出最適合複製景雲鐘的銅錫合金。

    第一步,肯定是要複製出景雲鍾,之後,才能使用合適的材料,進行二次創作。

    如果材料合適,其實製作編鐘也是可以的吧?

    甚至是製作一件青銅鼓,也應該能行吧?

    至於頌鉢什麼的,難道就非得用七種材料來製作?

    適合做銅鐘的打擊樂材料,就不能製作頌鉢?製作風鈴也不可以?

    只要材料好,再加上一點技術,製作出一些聲音優美的打擊樂器,好像並不難!

    只不過,現在纔剛剛得到被動傳承,一些技術陳文哲纔剛剛學會,還沒有融會貫通,就不要說觸類旁通了。

    就像他的制瓷、雕塑、繪畫等技術,運用的次數多了,開始融匯貫通、觸類旁通,他的技術就會飛速提高。

    到時候,製作青銅器的技藝,是不是也可以達到大師之上的水平?

    現在想這些還太多,陳文哲只能安穩下來,在酒店裏面每天吃了睡,睡了喫。

    住在酒店之中,就這一點方便,不管幹什麼,都可以直接叫客房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