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 > 我的系統不正經 >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視若珍寶
    定窯生產規模宏大,品種繁多。

    多爲碗、盤、瓶、碟、盒和枕,亦產淨瓶和海螺等佛前供器,但數量極少,主要是作爲貢品進入宮廷。

    這些比較稀少的瓷器當中,除了比較出名的孩兒枕,還有就是法螺。

    著名的北宋定窯白釉法螺,高18.5釐米,螺殼中空呈螺旋狀,兩端有孔,錐形頂部細長,上有三道凸起的螺旋紋,螺口盤繞錐體底部,呈不規則喇叭狀。

    螺體表面淺刻水波紋,外罩白釉,釉色白中泛青。

    造型完全按照天然海螺用手工捏塑而成,比例準確,形態逼真。

    法螺是佛教“八寶”之一,也是做法事時使用的一種樂器。

    這件瓷塑法螺,是能夠吹出洪亮聲音的,只是這一點,就充分顯示了北宋定窯高超的造型工藝。

    此件法螺1969年出土於定州靜志寺塔基,現藏於定州博物館。

    宋代定窯白瓷雖然色較素,不及鈞窯之多變,因窯變者更豐奇。

    但它充分顯現兩宋時期嚴謹、典雅風格,也反映當時對自然、和諧、純潔與美之追求。

    定窯白瓷傳世珍品甚稀,但胎骨皆細膩堅薄,顯得秀美、輕盈;

    雖然有些非純白,而是白中微含黃,可是俱帶暖色調,釉層勻稱柔和;

    最重要的是作爲白瓷,定窯白瓷造型端莊優美,全無俗氣。

    通過那件法螺也能看出,宋代定窯白瓷器,並不限於碗、盤、碟、洗、盒、瓶等日用品,他還生產一些造型獨特,儼如瓷制雕塑品精品。

    像這件白釉劃花水波紋瓷海螺,就是宋代定窯傳世真品中最與別不同的一件。

    有專家甚至認爲“獨一無二”者,它紋飾細緻,肖真度高;

    比較其他器皿弧形外壁的典型形制,也更具創意。

    這與陳文哲現在想要仿製的定窯白瓷臥狀孩兒枕,可以說是有異曲同工之妙;

    這樣的瓷器,明瑩薄亮,遠勝大理石,應屬那時宮廷特製之陳設品。

    這樣的瓷器,肯定更加收到收藏界喜歡。

    所以,比較有財力的收藏家,更重視宋代五大名窯之傳世真品。

    尤其是有些專家,直接奉定窯白瓷器爲“宋窯之首”,只要遇到定窯白瓷,就全都視之爲珍寶。

    就像這件仿生海螺,形色逼真,謂之三法器。

    最重要的還是它漂亮,這件瓷質海螺胎骨細白,釉色純正,刻畫線條蒼勁有力,被認定爲定窯仿生瓷之冠。

    這樣等級的瓷器,肯定是珍寶,只不過相比孩兒枕,名氣稍微差了點。

    當然故宮博物院收藏的“定州白瓷孩兒枕”,也肯定是定窯瓷器的代表作之一。

    宋代的瓷器對於普通人,尤其是對於青少年來說,最熟悉的莫過於這個白色的孩兒瓷枕,因爲它還上了中學歷史教材。

    陳文哲小時候看到這個瓷枕就納悶:好看是好看,這麼硬的枕頭睡着舒服嗎?

    後來長大了,得到的信息多了才知道,瓷枕不但涼快,還能調理血壓。

    古代女子睡瓷枕,能保持髮髻不亂,所以瓷枕一直用到近代。

    清朝的乾隆皇帝還寫詩稱讚道:“瓷枕通靈氣,全勝玳與珊。眠雲渾不覺,夢蝶更應安。”

    定窯瓷器雖然是白瓷,但不是純白,而是白中帶有微黃的“象牙白”。

    這種白色看久了顯舊,所以定窯的工匠們,就在裝飾紋樣上下功夫。

    也就是因爲這一點,經過不斷髮展,定窯的裝飾技法就形成了以白釉印花、刻花和劃花爲主的特徵。

    定窯器的紋樣比較多,以蓮瓣紋、纏枝花紋最爲常見。

    其他還有萱草紋、牡丹紋、龍紋、麒麟紋、鹿紋、鳳紋、鴛鴦、雁紋等,反正市面流行什麼就上什麼。

    這也讓定窯瓷器形成了“低調奢華有內涵”的特點。

    這裏劃重點,主要是低調。

    如果把瓷器比作美女的話,定窯瓷就屬於那種“第二眼美女”。

    乍看平平無奇,但細觀之下,越看越有味道。

    定窯瓷器的這種“低調”,完全是因爲素白帶來的效果,當然這樣的效果也給它自己帶來了麻煩。

    就在陳文哲的家鄉齊魯省,有一家市博物館的宋代白釉劃花鉢,就是文物局長花五塊錢,從農民家裏收的。

    當時農民是用這個鉢子,作喂狗的食盆。

    這就又是一件收藏界撿漏的傳奇,誰能先到,一件看似普普通通的白碗,他就是定窯精品呢?

    收上來後,專家一看,估價不低於100萬——這就是怕不識貨啊!

    但是,誰讓定窯白瓷低調呢?

    不懂的看着就是一件白碗,誰能先到它已經有一千多年曆史?還是當時的皇家御用瓷器?

    而能夠做到這一切,肯定是因爲其燒製技術高超。

    定窯能形成一個大窯系,主要是因爲窯業技術的精進,如發明了覆燒法、印花裝飾工藝、以煤爲燃。

    同時定窯有着豐富的文獻記載和大量傳世品,這些是後人研究定窯的寶貴資料。

    這是定窯系的主要成就,也是中國陶瓷業的成就。

    因驚人的裝飾技巧和高超的工藝水平,在宋代一時之間,引得各地窯口紛紛效仿,最終形成了龐大的定窯體系。

    定窯系窯口,的的確確形成了自己的一套制瓷工藝和制瓷風格。

    比如宋代瓷窯裝燒技術中最爲重要的成就,就是發明了覆燒法和“火照術”。

    覆燒是瓷器燒造方法之一,與正燒相對,也稱反燒或伏燒。

    這是一種把碗盤一類坯件,反扣在窯具的支燒方法,分爲釉口覆燒和芒口覆燒兩種。

    也就是在裝燒的時候,碗口朝下燒製。

    使用覆燒工藝之前,一個器物只能盛放在一個匣鉢裏;

    改用覆燒後,一個匣鉢裏可以裝多個器物。

    相同的窯爐,消耗相同的燃料,覆燒的產量是普通燒製的幾倍。

    覆燒工藝的發明,提高了瓷器產量、降低了瓷器的價格、緩解了瓷器市場上供需矛盾。

    可以說,覆燒工藝是我國陶瓷史上的一次重要技術革新。

    當然,這種技術革新不止是一種,像是火照術陳文哲之前就利用過。

    想要燒製出精品仿古瓷,使用火照查看溫度,是必不可少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