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 > 我的系統不正經 >第一千四百六十五章 天朝絕響
    “就是這條金龍?這也是一條使用累絲鑲嵌技術製作的金龍啊!”陳文哲十分驚訝的道。

    如果不是剛纔陳星辰先說,陳文哲還認爲李天強是跟陳星辰配合這讓他高興呢!

    李天強嘿嘿笑着道:“這不是趕巧了嘛?我哥他們弄得博物館,老闆應該看過了?裏面可是有龍庭,我這不是想要湊湊熱鬧,就託人找了幾個小物件。

    像是八千年的石頭龍,我是找不到的,但是五千年的玉龍,還有精緻的金龍什麼的,還是可以找到的,當然,肯定是湊巧,不是截了陳經理的胡。”

    說到這裏,李天強可是得意的厲害。

    沒辦法,他是醫院的院長,如果說誰能得到更多的人情關係,那還有醫院院長來的更厲害嗎?

    所以,他只是稍微放出風去,就得到了一大批寶貝。

    很多東西,市場價值也許不高,但是歷史價值是真心的高。

    李天強得到李金鯉的指點,自然知道陳文哲現在的眼光境界,他肯定不止是看市場價值,而是看歷史價值。

    當然,他也不傻,拿到明面上,長面子的東西,肯定是好看價值又高,絕對不是那些破破爛爛的碎石頭。

    陳文哲笑着拿起那件金龍,這是一件累絲鑲嵌金龍。

    這樣的技術,不是多麼頂級,但是,這要放在明代,絕對是珍寶。

    這件累絲鑲嵌金龍,龍首平伸,前額隆起,長角後卷,張口吐舌,上頜翹,門牙顯露。

    龍身成直筒形,後腹稍微有點變形,不過這個能夠修復。

    主要是它的製作工藝,採用纏繞、錘擊、焊接和鑲嵌技法,可以讓陳文哲學到很多。

    當然,也只是學到一些技巧,畢竟對於金絲編織、鑲嵌的飾品,陳文哲最近接觸,甚至親手製作過的都不少。

    再看其他幾件,這裏總共有5件與“龍”有關的出土文物。

    最先前的肯定不是這隻金龍,最貴的、最有價值的也肯定不是這條金龍,而是一套金編鐘。

    這一套金編鐘個頭可不小,所以李天強也沒有第一時間帶進來,而是想着一鳴驚人。

    所以在陳文哲和陳星辰查看那條金龍的時候,他才讓人送進來。

    這種東西,只要看一眼,就可以認得出來。

    如果陳文哲沒有記錯,這套金編鐘應該是被稱之爲天朝絕響的國寶。

    這樣的金編鐘有16枚,屬於清代的文物,有一套現藏於故宮博物院。

    金編鐘最高28釐米,最大徑16.5釐米。

    自乾隆年間鑄成,用於重大典儀中,在清朝傾覆後被偷偷典賣出宮。

    有傳言說,曾藏於醜國波士頓美術館,在外漂泊了29年,最後迴歸國內。

    那麼奇怪了,這一套是哪裏來的?

    總不可能當年的清宮之內,還有一套備用的,最終流入了李天強手中?

    你別說,這還真有可能。

    比如說那件萬壽瓶,雖然製作十分困難,但是,越是難以製作的宮廷御用之物,就越是要備好替代品。

    因爲萬一正品出問題,也可以彌補錯誤。

    要不然,以封建皇家的尿性,你做不好,很可能是全家掉腦袋。

    面對生死,準備的好一點,絕對沒有壞處。

    “你可真是有心了,連這樣的寶貝都能找到?”陳星辰鄙視的看着李天強道。

    這小子之前可是一直表現的憨憨的,從來沒有說過,他要送給陳文哲的驚喜是什麼。

    “沒辦法,知遇之恩不能忘,我們之中就我的學歷不怎麼樣,從事的行業又太過專業,要是不好好巴結一下大老闆,我這院長還能做的安穩?”

    看着一臉消息的李天強,陳星辰心中無限媽賣批。

    這小子是面帶豬像、心中嘹亮的典範。

    不要看着他表面有點憨,甚至還認死理,但是這小子絕對不傻!

    甚至都有人認爲,這傢伙是大智若愚的代表。

    因爲他的認死理,現在被人成爲是執着,是不改初心,牢記使命的新新好青年。

    他們的暗戰,陳文哲自然是不在意的,他還是最在意手中的東西。

    這一套金編鐘,還真是不簡單。

    整體保存好,甚至看着還有一點璀璨的黃金光澤。

    這麼一套黃金製品,放在哪一個年代,都應該是被人看中的最頂級藝術品。

    如果再加上它們的時代、背景,那價值更加驚人。

    稍微查看,陳文哲就再次確定東西是真品,這一點他能看出來。

    畢竟是鑑定黃金製品,陳文哲只是看一眼色澤,就可以看出是不是老東西。

    這套金編鐘,最起碼有兩百年曆史了,說他是乾隆時期的應該不會錯。

    既然是真的,是不是另外一套的替代品,或者它是正品,另外一套是替代品呢?

    這樣的東西,要想看看是不是複製品,就需要看工藝。

    所以,拿着東西,陳文哲仔細查看。

    黃金肯定是沒問題的,就看其製作工藝達到什麼水平了。

    乾隆所鑄的這套金編***用了一萬一千四百三十九兩黃金。

    一整套金編***重一萬三千六百四十七兩二錢。

    跟現在的黃金製品相比,乾隆時期的黃金成分不純。

    只不過,這一套金編鐘的技術可不簡單,最起碼它打破了我國曆代用銅鑄造編鐘的傳統。

    而這其中最重的是“無射大金鐘”,最輕的是“倍應鐘”。

    其上都有銘文,銘文是“乾隆五十五年制”。

    將鍾由低向高排列後,擊之可以演奏出美妙的音樂。

    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爲了給弘曆皇帝八十歲壽辰祝壽,各省總督聚斂黃金,送入清宮。

    之後,由宮廷匠人精心設計,鑄造了十六隻黃金編鐘。

    這算是“萬壽節”的貢品,用以炫耀盛世豪富。

    平時,這一組金鐘置於太廟中,遇有朝會、宴享、祭把大典,纔拿出來配合玉磐奏樂。

    古代編鐘、編磬用體量大小區分音律,金編鐘則造型劃一。

    它們用厚薄不同來分出音階,每枚鐘面鑄有陽文楷書律名。

    鐘的圖飾同一,都以突起的紋劃分三段。

    上段是雲朵;中段較寬,鑄有神態飛動的行龍,龍頭一律向左;

    下段是對角形雲紋,平均分佈着八個平頭乳釘,是打擊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