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 > 我的系統不正經 >第一千五百五十五章帝王年款
    到了宣德這一時期,瓷器上面的款識,更是十分有特點。

    這一時期的瓷器款識,不僅數量多,而且無固定位置。

    就是因爲這個原因,於是纔有“宣德款識滿器身”之說。

    接下來就是空白期,也就是正統、景泰、天順三朝。

    這三朝與宣德時期形成了巨大反差,這一時期未見屬正規官窯年款的瓷器,具體原因尚不得知。

    再就是成化、弘治、正德、嘉靖、隆慶,以及萬曆時期瓷器書款已沿襲成制。

    萬曆三十六年,御窯廠停燒。

    這一時期傳統意義上的官窯不見生產,民窯瓷器成爲主流。

    其質量也有了大幅進步,甚至遠超之前的官窯產品。

    但是,這一時期的瓷器底部沒有官窯紀年款,一些質量較好的民窯多書寫僞託款。

    明代官窯書寫帝王年款,有一個明顯的產生、發展、演變的過程。

    其類型、風格和排列方式,直接影響了清代官窯瓷器的生產製造。

    要想彷制全套的明代官窯,還真的注意這一點。

    特別是明代官窯底款的類別和特徵,更是要仔細一點。

    總的來說,根據出土和傳世的明代官窯瓷器來看,其底款需要滿足不少特徵。

    總結一下就是:“永樂款少、宣德款多、成化款肥、弘治款秀、正德款恭、嘉靖款雜”。

    有永樂年款的瓷器,無論是出土文物還是館藏品,皆是鳳毛麟角。

    而且,不管是刻款、印款、亦或是青花款,基本都是四字或六字的篆書款。

    明代《博物要覽》載:“壓手杯,坦口折腰,沙足滑底,中心畫雙獅繡球,球內有篆書大明永樂年制六字,或四字,細若粒米,此爲上品;鴛鴦心者次之,花心者又其次也;杯外青花深翠,式樣精妙,傳世已久,價亦甚高”。

    略有不同的是,單色釉瓷器一般爲印款和刻款。

    宣德時期多爲青花楷書款,又以“大明宣德年制”六字雙行款爲多;

    較爲特殊的也有,例如書於碗心的“大明宣德年制”六字單行款。

    這種款識,書於口沿的四字和六字款,書於罐子肩部的六字款等等。

    單色釉瓷器繼承了前朝特點,以印款或刻款爲主;

    宣德時期生產的出戟蓋罐書寫有“大德吉祥場”的款識,也是官款的一種。

    成化官款以“大明成化年制”六字青花楷書款爲主,外圍雙圈或雙框;

    其中,臥足杯和小酒杯多書寫雙方框底款。

    此時的民窯瓷器,也大量開始寫款。

    這些器物除了寫“大明成化年制”外,還出現了“成化年造”、“大明成化年造”、“大明年造”的樣式;

    成化時期最爲着名的“天”字罐,底部會寫一個青花楷體“天”字。

    着名陶瓷研究學者孫瀛洲老先生,曾經將成化時期的六字款編成一段要訣。

    “大字尖圓頭非高,成字撇硬直到腰,化字人匕平微頭,制字衣橫少越刀。明字日尖年肥胖,成字三點頭肩腰。”

    成化瓷器的落款部位,一改宣德時期的隨意之風,而變得逐漸規範化和程式化。

    其款識大多在器底,少量書於器口邊緣。

    另有高足杯,款識寫在高足的裏面環繞一週。

    成化款識字體風格獨具特色,被認爲是皇帝親筆所寫,字體飽滿碩大,與外圍框線幾乎貼合。

    弘治時期的底款,髮色與成化一致,但字的形狀與大小略有不同。

    弘治時期的款,整體風格更顯秀氣,字與字之間的距離較大。

    字的邊緣也不像成化的那樣,緊貼着外框。

    此外一些小細節也應注意,比如,“弘”字的右半邊與左邊“弓”字旁上方半部分近乎平齊;

    “治”的三點水略低於右半部,並且“口”字最後一橫多出來一點。

    弘治朝還有一種黃釉把盞,在內底心書寫有“弘治年制”四字篆書青花款。

    正德瓷器的款識特別工整,間架結構挺拔有力。

    這一時期多流行四字楷書款和礬紅彩底款,基本不見暗刻款和模印款;

    而且,四字款識中“年”字不寫豎畫而多寫一橫,被稱作“四橫年”。

    正德時期官窯的青花顏料,不止一種。

    早期使用的是平等青,髮色澹雅,和成弘時期的青花風格類似。

    中期開始試用石子青,髮色灰暗深沉。

    晚期使用石子青加回青的配方,髮色藍中泛紫。

    不同青料書寫的底款,也各不相同。

    根據這些特點,可以對正德時期的青花瓷進行再細分。

    嘉靖時期的款識,字體較粗,顏色深紫凝重,髮色猶如藍寶石一般。

    每個字的筆鋒特別明顯,尤其是每個款字之中的撇和捺的收筆近似水平,獨具特色。

    其他特點比如早期款識“靖”字左邊的“立”字,與右邊“青”字的上半部分平齊。

    中期以後,“立”字的位置逐漸下移,這些細節方面的特徵有時候需要更加重視。

    此外,現在常說嘉靖款雜,主要是因爲嘉靖的款識不止有紀年款。

    除了紀年款,還有天干地支款,堂號款、吉語款也很多見,種類之多,內涵之豐富爲歷代之最。

    隆慶時期存世的瓷器實物較少,所見年款多寫作“大明隆慶年造”,六字雙行;

    極個別的亦有四字雙行雙圈款,以“制”字代替“造”字。

    一般碗、盤、瓶、罐和洗之類,書款於底足;

    大瓷缸,則書款於器裏口沿之下。

    萬曆在位時間爲明代最長(1573年-1620年),一共48年。

    其中“萬”字,有兩種寫法。

    萬曆早期,字首倒八穿過首橫;

    中晚期倒八字,不過首橫;

    且“萬”字下半部分“禺”字中間的一豎,與草字頭的橫相連接。

    總的來說,萬曆時期的底款與嘉靖的相似。

    但種類較爲單一,僅見有紀年款,且以六字雙行楷書款,外圍雙圈爲主。

    較爲特殊的有:六字三行楷書款,外圍青花雙圈;

    六字雙行款和六字單行款,外圍雙方框。

    萬曆的書法風格,頗似“顏體”,敦厚剛勁,端莊工整,撇捺轉折處頓挫有力。

    通常情況下,青花類的底款所使用的青花料,和該時期的彩繪鈷料是一致的。

    但是也有個別的例外情況,尤其是底部的年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