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 > 體壇之重開的蘇神 >1078章 十一運會來襲
    在南方即便是過了九月份,依然炎熱,“秋老虎”不是蓋的。

    雖然世錦賽結束了,但是你可以看到國內的訓練基地裏面,基本上就沒有停下來的意思。甚至還比之前更加的熱火朝天。

    這是因爲,種花家的全國運動員,即將召開。

    去年在蘇省的十運會,更是高潮迭起,一共出現了15人21次超6項世界紀錄,7人7次平6項世界紀錄,5人6次創5項亞洲紀錄,14人20次超5項亞洲紀錄,1對19人25次創19項全國紀錄。

    東道主蘇省隊以五十六枚金牌強勢奪冠,粵省排在第二。

    蘇神也是上一屆第一次參加全運會,他拿到了一枚銅牌,當時也是全運會歷史上短跑項目最年輕的男子獎牌獲得者。他和趙昊煥、湖凱的激烈廝殺,上一屆全運會里面無數人的精彩回憶。

    一晃,就是四五年過去了。

    蘇神也成未成年人選手變成了20歲的青年人。

    無論競技水平和競技成績,都是比起2005年有了巨大的提升。

    這個時候的他,已經成“無名小卒”變成了“國名偶像”。

    不過也是從去年開始,有人提出了我們“國內練兵,一致對外”口號的問題,當年一個老教練的採訪,也是歷歷在目——全運會實際呈現的態勢,一度與“國內練兵“恰恰相反,近幾屆又出現了一些不需要真刀真槍的消極比賽,直到本屆升級爲大量出現的放棄比賽。一位國家隊老教練說:“現在連‘練兵‘都成爲奢求了。“

    是的,就是“練兵”都成了奢求,很多比賽都有問題,要不然就是爲了國內放棄國外,把國內練兵當成了“國外練兵,國內拼命”的奇葩情況。

    除此之外,還有比如全運會藝術體操比賽中,新華社記者朱旭懂曾偶然聽到兩個隊隊醫的對話,說是金牌早就“內定“給了某某,比賽結果果然被他們言中。隨後,就發生了國家藝術體操一號人物鍾零指責比賽不公進而退出國家隊的新聞。

    除了這個“內定”,還有“假賽”風波,比如十運會最轟動性的比賽,來自柔道賽場的涉嫌“假摔“事件,先是魏向均僅用1秒就輕鬆戰勝一名山東選手。是的,就是一秒鐘,你沒看錯。“雙計分制“弊端盡現。稍後又發生了著名的“孫福鳴事件“,伴隨奧運冠軍的龐大身軀一起轟然倒下的,還有公衆對於全運會比賽的信任。

    類似現象的集中出現,正加劇全運會久已有之的公信力危機。10月12日全運會開幕當天,在X浪網關於全運會看點的網民調查中,選擇“賽場不正常現象“和“無聊比賽不關心“的佔到38%,到了10月18日,比例上升到43%,而在TOM網上,這一數字更是高達56%。

    十運會期間,新華社每天的比賽綜述幾乎都要用大量篇幅點評賽場不正常現象。10月15日,新華社更是播發了記者聯合署名的評論--《全運會身患疑難雜症》。

    即便是放在舉國體育體制和奧運爭光計劃的使命下去考量,全運會顯然也在逐漸背離它的初始目標。因急功近利而帶來的老將臨時復出、“內定“比賽結果、青少年訓練成人化等現象,都對我國體育人才的培養構成了直接的損害。

    當然這種事情,最離譜的還是2001年的九運會,名不見經傳的15歲游泳選手張量連奪3項冠軍,其中兩項還是當年世界最好成績,石破天驚式的爆發使她當選爲“九運之星“,然而這位小將隨後在國內賽場幾乎銷聲匿跡,成爲全運歷史上最著名、最蹊蹺的“流星“。九運會結束不久,國家游泳隊曾徵召浙江的幾位游泳選手參加世界短池游泳錦標賽,浙江方面當即質疑:爲什麼不派全運會上某些奪金牌、破紀錄的選手代表國家隊?

    加上地方利益的爭奪很多時候直接威脅到了國家體育的利益。在全運會之前的世界田徑錦標賽上,很多隊員爲了保證全運會的狀態而出工不出力。國家田管中心主任豐樹勇將其痛斥爲“爲省爭光凌駕於爲國爭光“。

    爲了避免各地方的短期行爲,全運會從第七屆開始由奧運前一年舉辦改到奧運次年,奧運獎牌也計入全運會,而且後來“加碼“到奧運一牌抵全運兩牌。這些舉措爲體育總局的奧運爭光計劃提供了更多保證,但卻無法解決全運體制自身的積重難返的問題。

    而另一個更深層的、易被忽略的問題是,體育總局並不是下一級體育機構的行政領導機關,各地方的體育官員事實上只對當地政府負責,其業績考覈與升遷也由當地委員班子、政府決定。換言之,要調動地方辦競技體育的積極性,全運會是目前體育總局能夠拿出的惟一有效的利益驅動機制。

    這就是之前全運會的一些陰暗面。

    那段時間是我們的田徑最黑暗的時刻,跟不上時代,又走不出去,自然是隻能自娛自樂。

    各種花招,簡直是百花齊放。

    甚至全運會這項賽事,都差點保不住,早在1997年的魔都八運會,這項盛大賽事的“疑難雜症“就開始凸顯。八運會尚未結束,一些學者、記者甚至體育人就開始了關於全運會存廢問題的爭論。此後每逢“全運年“,取消全運會的呼聲就成爲一股聲勢強大的輿論漩流。比如一個鮮爲人知的舉措是,早在1998年的全國“兩會“上,身爲體育界元老級人物的祝嘉明、樓大碰、張燮零等重量人物就聯合提交提案:建議取消四年一次的全國運動會。“

    理由是全運會是前蘇聯體育體制的產物,在計劃經濟的條件下,依靠國家的大量撥款,在人力、物力和財力上造成了極大的浪費。

    幸好這一切混沌都在北奧開始後,一掃而空,大部分都得到了控制。

    關於未來的全運會道路,也更加的明亮起來。

    蘇神對於全運會的歷史上,也知道個七七八八,他自己不管是這一世還是上一世,都是參加了好幾次全運會的“全運老人”。

    而全國運動員其實就是田徑運動員的盛會,幸虧最近幾年我們的田徑成績飛速成長,這纔有了現在,今年的十一運會,算是投入最大的一次。畢竟是北奧之後的第一次,很多經驗和總結都可以在這裏體現出來,算是一次北奧之後的能力二次檢驗。

    除了這些,獎牌的獎金,也是個津津樂道的話題。

    “去年蘇省開的東道主獎勵40萬,不知道今年會怎麼樣。”

    “今年也不會低了,幾十萬將是一個日常數字了。”

    “一枚金牌可以加起來雜七雜八上百萬不是夢了,如果可以衛冕和破紀錄,還可以更多,雙倍大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