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 > 大宋皇家發行商 >第115章:採風使
    盜版的出現,自然在趙昕的預料之中,或者說,沒有盜版才奇怪。

    趙昕並沒有勃然大怒,要用行政力量打壓盜版,而是讓刻印店加快刻印的速度,只要正版的價格適中,能夠滿足市場需求,盜版自然無有餘地。

    至於那些說書的,他們在評講葫蘆娃的時候,同時也是在幫助趙昕長人氣,沒有必要打壓,選定葫蘆娃最初發行,也是因爲這個故事的深意足夠多。有人願意剖析背後的深層寓意,自然是好事。

    葫蘆娃的風靡,超乎趙昕的預料,便是宮中也有不少人談論此事,保留有完整書冊的劉易,簡直成爲了一干宮人的太爺爺,憑着這本書,討來了不少的好處。

    甚至於趙昕在拜見苗氏的時候,柔柔還求着趙昕給她一份,從苗氏不時斜過來的眼神看,恐怕她也是有這個想法的。

    趙昕應下之後,不僅將文字版的葫蘆娃交給她們,同時之前令宮廷畫師所作漫畫版的葫蘆娃,也一併交給她們。

    然後,這本漫畫在後宮各個娘娘手中傳了一遍,再之後,進宮的命婦聽見了,也是千方百計地求取。

    聽聞這是由宮廷畫師所作之後,一干命婦更是不惜豪擲千金,一個接一個地擡價,數百貫的錢財像沙子一樣扔下來,便爲求取一冊漫畫。

    這個價錢雖然貴,但畢竟是宮廷畫家出手,全手工畫作,假以時日,翻個幾倍也不是不可能。

    說出來你可能不信,原本一直由皇室出錢養着的畫院,竟然能夠自給自足了,甚至於還能夠反饋內藏庫。要是之前都有這個好處,那皇帝醉心詩畫,也不算是玩物喪志了吧!

    宮廷畫家出手一次雖然所得不菲,但畢竟效率太低了,趙昕還是想要將之雕版化。二者間的差異,都不是數倍的差異了,而是數十上百倍的差異了。

    圖畫的話,不可能使用活字印刷術,只能夠是雕版印刷,宮廷之中照樣有這方面的人才,具體刻印已經開始了,相信不久之後就能夠有成果。

    上卷與中卷的葫蘆娃已經刊印而出,依着前例,下卷該在十月二十日發放,但是因爲同時開始刊印全冊葫蘆娃,所以,這個時間推後。

    據劉易說,聽到推後的消息傳來,所有人如喪考妣,鬱悶得不行。然後正好宮中傳出有全冊的消息,主要是那些進過宮的人瞎嚷嚷,總而言之,險些引發一場風波來。

    趙昕淺淺一笑,並沒有多少觸動,或者說,對這個場面已經有所預料。

    因爲觀書者過多,一些人寧願藉着燭火深夜看書,書亭爲此不得不實行十二時辰制,只要你願意看,什麼時候都行。

    十天時間,不算正在刊印的下卷的話,趙昕的成本已經完全收回,不出意外的話,下卷照樣能夠有不錯的成績。換句話說,趙昕已經脫離了錢財這一低級趣味了,不再需要爲錢財而擔心了。

    就下卷而言,雖然同樣會放在書亭內供人閱讀,但是也要開始賣全套書了。這個價錢,定爲三貫。

    三貫,普通人一個月的收入,當然目標客戶也不是普通人,普通人的首選,還是書亭,一文錢,你買不了喫虧,買不了上當。

    有錢人除了一些嗜書如命者,絕大部分都不願意擠來書亭。三貫雖然多,對於他們而言,也不過是一個小數目而已。

    相比較於能夠賣多少錢這件事,趙昕更爲在乎的,其實是如何利用葫蘆娃的火爆提升自己的影響力。

    這個問題從發行的第一天,趙昕就在思索,等到了現在,也差不多有了些眉目。

    終於,在絕大部分汴京人心心念念之中,葫蘆娃的下卷終於發行,與此同時全套新書正式發行。

    半個汴京都空了,聽說有新書可以買,原本趙昕以爲不過是一些富人會買而已,結果沒有想到,一些中等家庭聯合起來,合資購買。

    一千冊,半日之內便售賣一空,不算成本的話,一冊三貫,這半日的的銷量,就有三千貫。至於紙張,墨水,人工成本加在一起,也不會超過一貫。隨着印刷量的進一步加大,規模效應下,未來成本只會進一步縮小。

    不愧是京城,汴京人的購買力,還是震驚到趙昕了。

    接下來的十一月,趙昕基本上就是天天數錢的日子,與趙昕合作的那家小作坊,同樣賺得盆滿鉢滿,照樣在不斷擴張。

    城中已經無法支撐他們的擴張了,不得已搬遷到城外去,那裏土地要便宜許多。而且在當地形成了上下游關聯,說是造就了一個工業帶也不爲過。

    在十一月的月末,藉着報紙,趙昕發出了自己的呼聲。葫蘆娃將出續集,同時,爲了追求故事的深度,需要一批採風使,傳遞民情,反映百姓疾苦。

    採風使,原本是先秦時期官府下鄉收集民間歌聲的職位,後來職能一步步改變,變成反映民情的職位。

    宋朝沒有采風使這個職位,但是對主政一方的官員,卻基本上有這個要求,無論你是轉運使也好,還是安撫使什麼的,反映民情都是你必須做的。否則被套上一個無能怠惰的帽子,基本上可以辭職退休了。

    趙昕原本想要新設一個部門主持此事,只是自己出不去,認識之人要麼是朝中大員,要麼就是後宮宦官宮女,皆不可用。只好讓太平院的祭酒韓絳先操勞一下了。

    主持此事的具體人選尚需甄別篩選,其實就是詢問呂公著和孫復兩人可有堪用之人。問了之後,趙昕還需要私下打聽,反正比較複雜。不可能他們二人舉薦一個趙昕沒有聽過的人,就隨便放在這個位置上。

    此事具體進展,趙昕有派劉易監督。趙昕現在算是明白爲什麼古代的皇帝都喜歡用宦官了。沒有辦法呀!出不了宮,就認識自己身邊的人。

    女子不得從政,那就只能夠用宦官了唄。畢竟是身邊人,可以信賴。交給外面的人,誰知道最後給你辦成什麼樣子來。

    至少劉易趙昕用的就挺順手的,如果他不是趙禎的眼線就更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