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 > 大宋皇家發行商 >第117章:歐陽修的反思
    說過不靠譜的故事,接下來說點靠譜的。

    慶曆新政失敗,韓範等人被貶之後,范仲淹集團的人開始反思自己爲何改革失敗,反思的成果有兩點。第一,改革過於倉促,沒有事前準備;第二,便是宣揚這朋黨之說,引發天子忌憚。

    隨着邊境局勢進一步緩和下來,范仲淹及韓琦的軍職都沒有了,變成普通的知州。不看虛銜,只看實權的話,相當於由正國級幹部變成省部級幹部。迴歸朝堂的希望,愈發渺茫。

    之前寫下《朋黨論》的歐陽修,如今在與友人的書信往來中提及,自己與范仲淹等人並無結黨之說,所謂結黨營私,皆是小人誣陷。

    是不是有一種生活在多維世界的感覺,但事實確實就是如此。政.治這種東西,本來就不能全信,政客嘴裏吐出來的,狗都不信。

    後世中國當真了,一個五年計劃連着五年計劃,一步步迴歸世界之巔,它們便打壓中國。川皇信了,又是修牆,又是遣返移民,同樣遭到獵巫。

    政.治不是騙人的把戲嗎?爲什麼還會有人當真呢?它們無法理解,絕大多數普通人自然也不會想到這一層。

    范仲淹,歐陽修等人的政.治觀念也隨之改變,從這些日子趙昕在報紙的所見所聞,已經由追求革新變法轉爲雍容過渡爲主。

    變還是要變的,只是要一點點地變,碰到點問題就要縮回來,重新思考更改,滿足所有人的利益。

    照這個改法,北宋滅亡也不見得有半點成效,要不然王安石這種猛人也不至於橫空出世。

    只能夠說,當年屠龍的一羣人,漸漸失去屠龍之心。新政之後,再無新政!

    趙昕在百姓面前一跪,河北山西兩地一口氣裁兵八萬,這是當地全部兵力的五分之一。陝西也裁兵兩萬,是當地兵力的十分之一。包括在宋夏戰爭中實行的一系列“害民之法”皆被廢除。

    其實,在原本的歷史上,即便是沒有趙昕這一跪,照樣會被廢除,只是基本上都是四五年後的事情了。國家缺錢,哪怕是明知道害民,很多人還是不改。

    這下,兵一裁,錢不就省下來了,害民之法也隨之失去存在的意義,廢得七七八八。

    曹皇后與趙禎主持推動的裁兵,難道不比范仲淹等人更加倉促嗎?爲什麼能夠成功。

    歸根到底,能夠調用更多的權力,能夠進行更大範圍的利益交換與平衡。這是范仲淹等臣子註定做不到的。

    事實上,慶曆新政就應該由趙禎親自來主持,這樣纔有幾分成功的可能。

    玩弄權術,當年戰國七雄中的韓國也是這麼玩的,最後玩脫了,成爲最弱的那個牆頭草,但是好在外交水平一流,勉強苟延殘喘。

    現在宋朝,也是這麼玩的,最後的結果也是一樣,手頭有四個二與王炸,非要單打,看得憋屈。

    最後,還是再來簡單還原一下石介之死吧!並非歷史真相,僅僅是理論推導,如是而已。

    新政失敗,反思開始,朋黨之論爲集團內部所抨擊,蔡襄,石介,歐陽修等人皆受責難。如歐陽修等皆迅速認清大勢,“撥亂反正”。

    石介氣盛,並不認同范仲淹等人的反思,在朋黨這條路上,越走越遠,成爲了孤家寡人,內心中深深地認爲范仲淹等人背叛革命,鬱鬱而終。

    南宋朱熹評價慶曆年間的朋黨論,有以下之言,“黨論之始,蔡襄《賢不肖》之詩激之也;黨論之再作,石介“一夔一契”之詩激之也;其後諸賢相續斥逐,又歐陽公“邪正”之論激之也。何者?負天下之令名,非惟人情不堪,造物亦不吾堪爾。吾而以賢自處,孰肯以不肖自名?……”

    “吾而以賢自處,孰肯以不肖自名?”說得真好,賢與奸,這種主觀性評價的東西,哪裏是一件事就能夠說清楚的。執政之後,不思彌合爭執,反而不斷激化黨爭,孰能不敗!

    誰是朋友,誰是敵人,這一革命首要問題,范仲淹等人一開始就搞錯了,中途也不能夠說沒有改變,只是,無力迴天了,甚是可惜。

    年尾了,總結一下對於趙昕而言,今年的大事。

    在1045這一年,范仲淹集團之人,被先後逐出朝堂,徹底失勢,說是集團分崩離析也不爲過。

    趙昕年前對百姓許下的承諾,在曹皇后與趙禎的主持下,在年尾終於完成。這個骨頭,不知道比范仲淹提出的改革硬多少,可是最後超額完成,可謂天意弄人。

    害民之法被盡數廢除,事情是曹皇后與趙禎辦的,最困難的攻關也是他們做的。但是百姓最終記住的,是趙昕,因爲是趙昕提出的。

    也就是親爹親孃會給自己兒子這麼鋪路了,換做別人,正眼看你都是浪費時間。

    如此大事,讓趙昕有些不爽的,就是自己連個參與者都算不上,就是個看客而已,在這場權力的分割盛宴中,愣是連口湯都沒喝上。

    不過一個意外的驚喜,便是葫蘆娃的發行了。雖然曹皇后派人傳出消息說這是太子身邊人寫的,但是無論如何,和太子有關便是了。

    通過一個簡簡單單的神話故事,趙昕讓京城所有百姓記住了自己。隨着葫蘆娃的繼續傳播,附近州縣也有不少人慕名前來購置,趙昕的聲名,流傳愈廣。

    這也爲趙昕打開了一個新的世界,詩詞自己不擅長,若是抄後世之人的幾句妙言當然可以。可是你要明白,這個時代的文人,講究的詩詞韻律是古韻,平日宴席唱和,那都是隨便出題的。

    總而言之,趙昕不打算丟這個人。再說了,詩詞這種東西再怎麼傳,也都是在文人當中傳,傳播面不廣,還是小說戲劇這樣世俗文化更加深入人心,也更能夠滿足趙昕的野心。

    順便說一句,之前讓韓絳招攬採風使,但是一個月以來,結果並不好。因爲交上來的東西,過了好幾遍手,趙昕真正想要看見的東西看不見。趙昕也不在乎這些,本來也不指望現在就能夠得到民間的真正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