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 > 大宋皇家發行商 >第125章:募捐大會
    糧價的大幅上漲,民衆心中的怨氣不斷被積累,趙昕導演的這場戲劇,終於爲他們打開了一個宣泄口。

    是貪官污吏沒有好好處置,纔會發生這種事情,也就是趙昕爲太子,才能夠寫出這等戲劇,換做其他人執筆,肯定將問題歸結於奸商囤貨居奇,倒買倒賣。

    “當官不爲民做主,不如回家去種黍!”這句話,也在一夜之間迅速傳遍了整個汴京城。

    這句原是明清時期的諺語,原話是不如回家賣紅薯,不過宋朝並無紅薯,趙昕便改爲種黍,押韻還是一樣壓。

    接下來的幾日,這場戲劇不斷地重演,不少人聞名來看。不少百姓甚至一遍又一遍地看,生氣的地方依舊生氣,但是激動的時候,同樣激動。

    對於普通百姓而言,看過之後最大的感觸莫過於內心暢快了一把。但是很可惜,這是戲劇中的場景,現實情況是糧價繼續飛漲,已經過了兩千文每石的大關。

    糧食緊缺,百姓爭向搶購糧食,發生了不少惡性事件,絕大部分的百姓沒有搶到糧食,怒火就這樣不斷地積累。

    因爲這場戲劇,他們夢想着如欽差大臣那樣的官出現,打擊貪官,平抑糧價。

    終於,也不知道是誰起的頭,成千上萬的百姓將開封府縣衙圍堵地滿滿當當,高喊着:“當官不爲民做主,不如回家去種黍!”

    聲音之大,便是皇城內都能夠聽見,一干上朝的官員面面相覷。

    百姓,終於發出了自己的聲音!

    在統治者眼中,只要百姓沒有拿起鋤頭起來造反,一切事情都不算什麼,就可以盡情欺負。但是這一次,他們不得不重視。

    當日晚間,趙禎就召開封府知府前去詢問對策。當然,他們具體說了什麼趙昕不在乎,但是不難想象,動手的力度絕對要比之前不痛不癢來得好許多。

    面對這等大範圍的天災,想要依靠溫和手段過渡,只能夠騙騙自己罷了,必須要有一個強有力的政府,進行大範圍的統籌調度纔可以。

    這也是爲什麼中華文明能夠延續數千年而不滅的原因所在,甚至可以說是最重要的原因。

    之前有巨大阻力,趙禎不願下手。可以,趙昕沒有辦法解決這些阻力,但是卻可以給予趙禎以助力。

    如今聲徹汴京的那一聲聲呼聲,無疑是趙禎最大的助力,在民願面前,所謂強大阻力,都不過是跳樑小醜罷了。

    趙昕看着崇政殿的方向,心緒萬千,只希望趙禎這一次,不要再讓他失望了。

    明日,趙禎在退朝之後,專門留一干文武大臣觀看這場戲劇,趙禎還給趙昕放了一天假,讓趙昕也出席。

    一切出自於自己之手,是以,趙昕看得心平氣和,該有的情緒早在書寫的時候就已經發泄掉了。

    倒是一干朝臣,一個個人的臉上,那是叫千奇百怪。有些人出身低微,想起自己過往,對百姓遭遇而悲傷落淚。有些人想要擠出眼淚來,奈何實在沒有共情的基礎,也不知道多醜陋。

    對於絕大部分人而言,多年的宦海沉浮,什麼沒有見識過。就戲劇中表演出來的,根本不算什麼,能夠打動他們就怪了。甚至於更加魔幻的都有,畢竟現實永遠都是戲劇的基礎。

    倒是趙禎看得雙目垂淚,連連以袖子擦拭,說不好是真是假,但是趙昕希望這是真的,儘管這個可能性不大。

    臺上之人在演戲,臺下之人同樣在演戲,就水平而言,臺下之人反倒更勝一籌。

    戲劇結束之後,趙禎抹去眼角的淚水,卻越抹越多,最後哭着道:“當官不爲民做主,不如回家去種黍。於官員如是,於天子亦如是,若是不能夠解百姓艱苦,朕這天子也不必當了,回去種黍,免得庸碌誤國!”

    下面哭成一片,齊聲道:“臣等有罪,有負陛下重託!”

    等到哭聲平息些許後,趙禎才詢問道:“此番旱情,諸位愛卿可有良策!”

    說是問諸位愛卿,其實回答之人早已確定,便是昨夜入宮奏對的開封府知府張方平。這種事情,一般都會有所準備的,要不然天子問策,最後無人應答,未免過於尷尬。

    年前上任的張方平,怎麼也沒有料想到,這把火竟然燒得如此旺,只是有了天子支持,又有民心所向,便是得罪一干權貴又如何。

    張方平站出班列,執圭啓奏道:“早在半月之前,微臣已着南方各道輸送糧食,約有百萬石,雖未可解災情,卻可暫時緩解!”

    百萬石,一千兩百萬宋斤(一宋斤爲633克,以後寫及斤時不再專門寫宋斤),聽着很多,可以供養開封城百姓百萬人口五月之用。

    但是以這次災情之嚴重,要供養的可不僅僅是開封城這麼簡單。此外,北方大旱,供養邊軍的糧食也需要南方轉運,總而言之,便是千萬石也不夠。

    而正常年份,大運河轉運而來的糧食不過是六百萬石的樣子。無論如何疏浚河道,也不可能一口氣提上來四百萬石,也就是說,這剩下差不多一半的差額,需要北方自行解決。

    你說爲什麼不走陸路?開玩笑,陸路運來的那些,和水運相比,連塞牙縫都不夠,就是個零頭而已,而且極其耗費民力,搞不好哪一天魚肚子出現什麼不該出的東西來。

    除非戰時,否則陸路運糧就是敗筆。

    畢竟是災年,天子以身作則,減少用度,加上富貴之家捐一些出來,儘管這一年會過得艱難一些,但是大範圍的災荒與餓殍就不會出現。

    號召大臣募捐,是的,這就是趙禎今天的目的所在。若非如此,也不至於落這麼多眼淚。

    東扯扯,西拉拉,最後話題就來到了這裏。

    之前喊口號喊得震天響,這下子要讓人出錢,朝堂之上頓時一片寂靜,不是他們不想捐,而是不知道捐多少,需要有個人當標杆纔行。

    趙昕看了看身後,心中嘆了口氣,站了出來,道:“兒臣無能,願出五千貫助百姓過災!”

    趙禎嘴角上揚,真是一個讓人滿意的數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