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 > 從亮劍開始當老師 > 第356章 茉和官服
    天上打下來兩架戰鬥機,一架轟炸機,地上的戰士們都看到了。

    歡呼的過去,把空投下來的箱子撿回來,打開。

    裏面是兩臺無線電,以及各種替換,補充,維修零件,還有電池以及手搖發電機。

    最後還有一個密碼本,密碼本上有一封信說明印度那邊盟軍指揮部的意思。

    “校長,這是啥意思?”

    陳瀟看了信,並不在意地把信給常乃超:“送過來兩個無線電臺,還有密碼本,讓我們聯繫他們!

    表面上是讓我們時刻保持聯繫,讓他們那邊也清楚戰場情況。

    說是這麼說,但保持聯繫之後,可能還打算讓我們聽指揮!”

    常乃超點頭:“有這個可能!”

    陳瀟笑了一聲:“一羣不會打仗的英國人,美國人,來指揮我,想啥呢!

    不管他們,準備打仗!”

    在日軍的必經之路,他們的尖兵部隊,白天會搜索路兩旁的500~700m範圍。

    晚上會搜索200~300m範圍,這纔是正規行軍應有的警戒。

    所以,歷史上能成功的給日本人打埋伏,那都是非常有操作技術的活,要不然根本就不可能!

    一般來說,跟日本人打仗,埋伏是很難可以做到的,都是面對面的硬打,除了小股部隊的游擊戰以外,大隊人馬的話,只能是拉開架勢,硬橋硬馬打一場。

    要不就是穿插,非常迅速的穿插,這需要非常敏銳的戰場觸覺,這不是一般人能幹出來的,一般人也幹不出來。

    所以在抗日戰場上,大多都是硬碰硬的對撞,拼起來當然是武器裝備佔優勢,並且軍隊的補給以及訓練都正常的日本人佔優勢。

    既然埋伏不了,那就不埋伏。

    不過,超遠距離的偵察以及報告這種事兒,還是要做的。

    團直屬偵察連,一排一班班長寒來,仔細數着日軍經過多少輛車,車上大概有多少人,經過多少輛坦克,還有多少門重炮。

    寒來原來不識字,在加入了西南醫學院義勇軍保衛團後纔開始學習識字畫圖作業等,成績優異,特別是算數,算的特別快。

    而且軍事素質不賴,所以被挑進了團直屬偵察連當了一個班長,現在他正拿着鉛筆在算,一輛軍車拉30人,一百四十多輛軍車拉多少人?

    這樣的車隊,有三個,還有三輪摩托車隊,以及自行車隊。

    算完了他得拿無線電給報告回去。

    “連長,一號崗報告。

    敵人全部部隊已過十里坡,日軍坐卡車以及摩托車還有騎自行車的,保守估計15000人左右,特別是騎自行車的日軍很多,他們推進的速度也很快!

    戰車有四十多輛,大炮起碼70門以上,用汽車牽引的。”

    電臺的那頭,應了一聲:“行,你們注意安全,順便注意看看後面還有沒有,沒有了就撤回來吧!

    我報告回去!

    天快黑了,纔到達十里坡,看來今天又打不了了!”

    莫的村。

    陳瀟的臨時指揮所,軍事地圖上一個代表日軍的箭頭,已經到達十里坡。

    十里坡這個名字,不是原來有的,而是陳瀟他們的偵查人員爲了方便辨識,專門給這些比較有趣的地方,重新起名字。

    比如說,十里坡這個地方原來就沒有名字,可能有個緬甸名字也不知道。

    但是它距離莫的村的直線距離恰好就是10公里左右,所以陳瀟就給他取了個名字,叫十里坡。

    距離8km的時候,有一個彎道,他們描繪地圖的時候,就把這個彎道稱之爲八里灣。

    5km有一條河,河上有座石橋,那個就叫五里橋。

    所以前面的偵察兵報告回來說日軍部隊已經來到了十里坡就知道,日軍離他們不遠了,直線距離只有10公里了。

    寒來的一號崗,報告完,又等了一段時間後,沒再看到有後續部隊,就該悄咪咪的撤了,但是他在撤退的時候,突然一驚。

    右手持衝鋒槍,左手衝身後的副班長做了個手勢,副班長收到信號,帶着幾個戰士從另一邊包抄過去。

    在他們下方。

    山間只有本地人知曉的小路,有十幾個孩子,手裏拿着長刀和弓箭,行走在山林之間。

    小路看來是常有人走,雖然不算好走,但走個幾步,就有一塊石頭作爲路標。

    因爲,在這種叢林裏面,只要下雨,就算你在一個星期前用長刀砍出一條小路,一個星期後,野草都會長滿那條千辛萬苦纔開闢出來的小路,一切又會恢復到從前。

    除非,你在開這條路的時候,想辦法,用石頭,鋪出一層底。

    當然,在這種崇山峻嶺裏面,想拿石頭鋪出一條路,那是不可能的,那得多大工程?

    可如果說,祖祖輩輩就這麼走下來,每個人每走一次這條路,都會撿一塊石頭,扔在自己走過的路上。

    這樣長年累月之後,這路就成了!

    當然,如果走的人多,那不用撿石頭都可以,畢竟魯迅先生都說了,這世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就有了路。

    (這種習俗,在我國西南有些地方有,有些地方沒有,越南有些地方有這個習俗,緬甸北部有些地方有這樣的習俗。

    當然,要是那個地方有深山老林的,纔會有這種習俗,老人們迷信的話,叫敬山神,其實最開始出處是每人拿一塊石頭,長年累月能鋪出一條路。

    還有一個傳說:每次走深山老林,都會帶一塊石頭,壓在自己走過的路上,免得自己走回頭路的時候,找不着路。

    當然,這個傳說有可能是有點迷信)

    此時走在這條山間小路上的十幾個小孩兒,手上沒有石頭,只有刀和弓箭,只有眼中隱藏不住的驚慌。

    這十幾個小孩,走在最前面的是一個十五六歲左右的姑娘,都光着腳。

    其實在這種山區,光着腳很正常,從小到大都光着的話,腳底下都長在厚厚的繭,就算踩到野外的荊棘上,也不是那麼容易刺進去。

    當然,最好是有鞋子穿,這不是沒有嗎?

    走在中間的是最小的五六歲左右,八九歲的也有,十一二歲的也有,走在最後,殿後的是一個十三四歲左右手裏拿弓箭的小男孩。

    開路的姑娘,手裏拿着長刀,不時劈砍的長出來的有刺的荊棘,讓跟在自己身後的孩子能走得更輕鬆些。

    不過,右手雖然拿着長刀在開路,但是左手一直緊張的握着一張弩,弩早就掛上了弦,放上了箭,時刻防着草叢裏蹦出一條狼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