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 > 大漢第一太子劉盈 >第0189章 公卿百官,私奴不少啊?
    便是在這種似是隨意的氛圍中,天子劉邦終於爲數年,來讓朝臣百官忐忑不安,讓整個朝堂政治格局,都始終無法安定下來的一個大難題,給出了最終的答案。

    ——太子,不換!

    ——劉盈,確定成爲下一任,即漢室第二任天子!

    剎那間,碩大的長樂宮長信殿,便被一股莫名的安心,以及些許感懷的情緒所佔據。

    或許對於尋常人而言,太子儲君之位的歸屬,終究不過是會對漢室未來的發展方向,起到那麼一丁點影響。

    即便是這點影響,也應該是當今劉邦駕崩,新君即立之後,纔會慢慢顯現。

    除了這點可以忽略不計,且暫時還不必考慮的影響,太子之位上坐着的無論是如今的劉盈,還是趙王劉如意,差距貌似並不是很大。

    但實際上,儲位懸而不絕,或者說不夠穩當,並不單單會對未來的漢室帶來負面影響,而是在當下,在儲位懸而未決的每時每刻,都會讓整個漢室的政治格局,蒙上一層名爲‘位置’的陰影。

    當年,自彭城敗退的劉邦,在得到舅哥呂澤的接應之後,爲什麼不抓緊收攏潰卒、重整起鼓,而是第一時間立劉盈爲王儲?

    ——因爲對於彼時,剛從彭城慘敗而歸的漢軍將士而言,立儲,便是最能提振人心,重整軍心的方式!

    因爲儲君,意味着未來;

    有了儲君,就意味着有了未來;

    剛經歷彭城慘敗的漢王劉邦,居然還有心思立王儲,就更意味着:一場彭城戰敗,並沒有打到彼時的漢王劉邦!

    劉邦還有信心重整旗鼓,還有信心從頭再來!

    這,便是封建時代的儲君,能對軍心起到的安定作用。

    那麼,對於朝野政治格局而言,儲君的歸屬,又會起到怎樣的作用呢?

    實際上,從重要程度的先後順序來看,朝堂最關心的,並非是誰人做了太子,又誰人在向太子之位發起衝擊。

    除非太子是個滿臉惡瘡、腳底流膿的大奸大惡之人,朝堂最希望看到的,都永遠是太子穩如泰山!

    蓋因爲封建時代,朝堂最先去考慮,同時也是最爲看中的,永遠都不會是‘如何做的更好’,而是‘穩定’二字。

    毫不誇張的說,對於封建政權而言,一個能維持穩定的政策,就必然不可能是絕對意義上的惡政!

    反之,一個有可能破壞穩定,造成動盪的政策,那也絕對不會是毫無爭議的善政。

    而太子儲君,便是任何封建時代的中樞,都最追求‘穩定’的事,且沒有之一。

    太子是否出色、優秀,固然是關乎到王朝未來的重要命題。

    但在討論太子的能力、潛力之前,朝堂永遠會對另一個問題,保持更高的關注度。

    ——穩定!

    用最通俗易懂的話來說,就是:太子不行,可以培養;

    培養不好,就慢慢培養;

    實在培養不出來,也沒關係,朝堂兜着底,別太讓新君亂來,待熬過一朝‘守成之君’,再去培養下一個太子就是。

    但儲君的人選,必須儘早的確定下來,並且最好不要有變數。

    因爲一個穩如泰山的太子,一個板上釘釘的儲君,對封建政權的意義,絲毫不亞於定海神針。

    而過去這幾年,搖搖欲墜的儲君,便是長安朝堂始終無法安定下來,始終暗流涌動的主要源頭。

    ——太子不受寵,又冒出來個趙王劉如意,那作爲臣子,百官該效忠誰?

    效忠太子,明顯與天子劉邦的心意相悖;

    效忠趙王,那更是於情於理都不恰當!

    更要命的是:天子劉邦,並非是正值壯年的天子!

    在太子劉盈纔剛年過十四,趙王劉如意更是剛滿九歲的當下,天子劉邦,已經年過六十!

    再加上劉邦如今的身體狀況,毫不誇張的說:當下的長安朝堂,已經到了隨時迎接‘意外’的到來,時刻準備政權更迭的地步了!

    在這種微妙、敏感的時間節點,太子之位始終存疑,就必然會令整個朝堂感到不安。

    ——萬一下一秒,劉邦轟然倒下,那這碩大的社稷,該由誰繼承?

    如果劉邦‘倒得徹底’,那還好說——太子再怎麼不穩,也終歸是太子;由太子繼承皇位,任誰都挑不出錯。

    可若是劉邦倒下之後,好巧不巧的來了一出‘迴光返照’,並留下‘廢太子、由趙王繼立’的遺詔,又該如何?

    皇后呂雉,怎麼可能平靜的接受這個結果?

    若是不接受,長安,又會迎來怎樣的動盪?

    所以,從漢室鼎立,到劉邦明確表示‘太子劉盈,是朕選定的繼承人’的今天,朝堂百官腦海中揮之不去的,便是這樣一個場景。

    ——劉邦執意易儲,皇后不肯坐以待斃,龍鳳兩爭;輕則朝野大震,重則天下大亂!

    這,纔是長安朝堂多年來,始終堅持勸說劉邦‘打消易儲之念’,以保證朝局穩定的原因。

    不是劉盈真的足夠出色,也不是因爲劉如意不夠出色;

    而是無論這兄弟二人,誰更配得上儲君之位,長安朝堂,乃至於當今漢室,都絕對承受不起一場由儲君人選作爲開端的政治動盪!

    換而言之,便是太子的人選,並非是誰出色就該誰坐,而是誰坐上去,更能保證朝野穩定,便應當由誰去坐。

    如今的結局,無疑便是最爲完美的結局。

    ——天子劉邦打消易儲之念,明確指定太子劉盈爲繼承人!

    劉盈也證明了自己的能力,絕對不比坊間稱之爲‘早慧’的劉如意差!

    劉盈儲位得穩,皇后呂雉,自然也不會引發動盪;而趙王劉如意的母族外戚,則根本沒有引發動盪的能力。

    可以說這個結局,完成稱得上的皆大歡喜。

    非要說有誰不高興,那也只有趙王劉如意,以及戚夫人母子二人了······

    “社稷有後,朝野得穩。”

    “呼~”

    “總算是······”

    一時間,殿內的百官朝臣,都無不長鬆了一口氣,旋即面帶喜悅的環顧四周,笑着朝左右的同僚拱手點頭,好似是在互相道喜。

    而在御階下,聽聞劉盈滿是鄭重的道出那句‘必不負父皇所託’,蕭何也是安心一笑,旋即從座位上起身。

    “陛下聖明,太子賢仁;由太子繼行監國之政,臣,無異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