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 > 大漢第一太子劉盈 >第0383章 摸着石頭過河
    一場婚宴,讓始終被一陣壓抑所籠罩的安化城,終於迎來了近兩年內的第一縷熱鬧氣息;

    而在遙遠的長安城,天子劉盈,也在爲安東郡的未來而發愁。

    同王陵、陽城延二人坐在清涼殿內,君臣三人的臉上,都掛着一抹揮之不去的憂慮。

    至於原因,也只有一個。

    ——安東郡的土著民,以及各屯耕團團卒的‘婚配’問題。

    即便到了後世,女子也總是不願嫁到太過遙遠,或太過貧窮的地區,就更枉論如今,這通訊、交通極不發達的時代了;

    對於朝鮮半島,或者說,如今已經被納入漢室版圖的‘安東郡’,中原女子的看法,也基本都還停留在‘一羣喫不飽飯的餘子,被官府流邊移民’的程度。

    在後世,可會有女子,願意嫁去西北、高原?

    同樣的道理:在如今漢室,也同樣沒人願意遠嫁邊境,更枉論嫁到比邊陲更遠的新服之土:安東了。

    中原女子不願遠嫁,安東郡一衆單身漢們的人生大事,自然就只能指望天子劉盈去頭疼。

    ——男人娶不到媳婦兒,是要出大問題的~

    尤其是在這個‘傳宗接代’的觀念仍舊十分濃厚,娶妻生子是每個男子畢生追求的時代,一個地方再好、再富庶,只要娶不到媳婦,就是留不住人的。

    誠然,安東郡如今的‘漢民’,基本都是以屯耕團的形式,移民過去的‘餘子’羣體;

    三五年之內,這些新移民,都還要在半軍事化的集體中生活。

    即便未來,真的有人因‘娶不到媳婦’而想要離開,有漢室嚴格的戶籍制度和人口流動管制,這些人,也很難從安東逃回中原。

    但正所謂:堵,不如疏。

    一味地、長久的強制性高壓政策,是沒辦法解決根本性的問題的。

    要想讓這些移民,心甘情願的在安東生根發芽,讓朝鮮半島成爲‘自古以來’,長安朝堂除了要保證這些新移民的生產、生活問題,當然也要考慮到更加現實的婚配問題。

    試問一塊新服之土,怎樣才能‘自古以來’?

    答案是:移民充實人口,並通過三到五代的繁衍,將這個地方徹底納入中央掌控。

    說得再直白一點,就是讓移民到這裏的人,在百十年後,用地道的漢話說出一句:俺家世世代代在這裏生活。

    既然是要繁衍後代,那單靠屯耕團,靠一羣糙漢子,顯然是無法達成這樣的目的。

    這樣一來,讓劉盈感到頭痛的原因,也就浮出水面了。

    ——去哪裏,給這羣單身漢,尋一門親事呢?

    ——如何給這數以萬計,未來甚至可能達到十萬,乃至數十萬數量級的單身漢,找到一個‘世世代代紮根安東’的原因呢?

    對於這個問題,王陵,有着自己的見解。

    “陛下。”

    “臣仍以爲,應當許屯耕團之卒,於當地之民自由婚娶;”

    “唯如此,方可使今日之屯耕團團卒,化作來日之安東郡民。”

    沉聲道出一語,王陵又深吸一口氣,將自己的顧慮也道出。

    “只前時,曹相所言之弊,也不可不慮。”

    “——今之安東,已得平壤都尉、北部都尉、東部都尉三部,共屯耕團二十三;合此三部之駐軍,近六萬餘人;”

    “然朝堂於故朝鮮之民,至今仍別戶而治,不以‘漢民’視之。”

    “若許安東‘漢民’,於故朝鮮之民自由婚娶,則朝鮮之民男苦無女可妻,或將南下馬韓、辰韓等國。”

    “如此,安東可用之壯勞力,便平白爲此朝南諸部所有······”

    滿是憂慮的道出此語,王陵也是唉聲嘆氣一番,又閉目思慮起來。

    今年年初,丞相曹參因病臥榻,太醫屬衙則給出結論:生老病死,人之常情。

    如果不出意外的話,早則今年夏秋,晚則明年冬天,曹參,也將走到自己的終點。

    丞相病重,早就被太祖高皇帝指定爲繼任者的王陵,自也就當仁不讓的站了出來,以內史的身份,兼領了丞相府的諸般事務。

    而安東郡的問題,也隨着郡守呂祿愈發頻繁的奏報傳來,而擺上了長安朝堂之上。

    ——經過兩年的辛勤勞作,最早到達安化城的平壤都尉屯耕甲團,已經基本完成了本部的開荒任務;

    最晚到明年春天,平壤都尉屯耕甲團,就將完成本部團卒所需的共計四十萬畝田的開荒工作。

    兩千人,四十萬畝,也正是按照當年,劉盈定下的‘每人二百畝’的標準所開。

    現如今,已經接近完成任務的屯耕團團卒們,也開始考慮起了自己的未來。

    開荒任務提前完成,那屯耕團到農民的轉化,自然也要提前;

    按照朝堂的規矩,明年秋天,平壤都尉屯耕甲團的四十萬畝田收穫的時候,就是平壤都尉屯耕甲團原地解散,成爲安東郡治所——安化城頭兩千戶‘農戶’的時間。

    過去兩年,由平壤都尉屯耕甲團開墾出的四十萬畝田,也將按照朝堂當年的承諾,以每戶二百畝,分給兩千名團卒。

    對於那兩千名團卒而言,這,就意味着‘立業’;

    既然已經‘立業’,那接下來的,自然就是成家。

    田畝,靠自己一鋤頭一鋤頭開出來了;農宅,也早已發到了自己手中。

    那接下來,自然就是老婆孩子熱炕頭的美好生活,在向這兩千名團卒招手。

    但在郡守呂祿發回的奏報中,這兩千名軍卒對自己未來的‘人生大事’,卻都無一例外的抱有悲觀態度。

    原因很簡單:如今的安東郡,根本就沒有幾個中原女子!

    朝堂派去駐守的軍隊,以及那二十幾個屯耕團,無一例外都是漢子!

    無奈之下,朝堂抱着‘僥倖一試’的心理,在今年春天頒佈政令,允許平壤都尉屯耕甲團的團卒們,將願意投靠自己的家人接去安東,由朝堂承擔路費;

    結果卻也不出王陵所料:整個‘家屬’隊伍上千號人,處於適婚年齡的女人,卻僅有五十餘。

    在安東那地界,這五十個女人自然不可能嫁給當地土著,大概率會被平壤都尉屯耕甲團內部吸收;

    但兩千名團卒,卻只有五十人解決了人生大事,無疑是直白的告訴長安朝堂:中原女子,已然是指望不上了······

    更有甚者:這五十個率先成家的同袍,很可能讓其餘的團卒,更加渴望自己能早日娶妻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