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 > 重活一回:做風口的豬 > 第八十四章 餐廳生意意外爆火
    米國這邊華國餐廳早就有,有些甚至經營了幾代,不少菜品都已經爲了迎合老外的口味改得面目全非。

    而且中餐廳一般價格都不貴,大多數都屬於量大管飽型。

    孟青善當然不會減少份量,不過他一開始定下正宗做法的華國菜,價格比改得符合西方人口味做法的略貴。

    這種做法也引起了那些來嚐鮮顧客的好奇。

    詢問之下,華國留學生按照孟青善提前交代的,告訴他們,正宗華國菜的做法非常費事費力,只是西方人口味不同愛喫的不多,其實華國人最喜歡喫正宗做法的華國菜。

    加上孟青善專門挑出了幾樣做法繁瑣,需要提前幾個小時就做準備工作的菜式,並且把簡單的步驟,和從準備到做好供食客食用需要的大概工序貼出來供大家瞭解。

    是人都有好奇心,那幫老外更是不缺好奇心這玩意。

    從一開始有人好奇點了這幾樣菜式品嚐,吃了幾次以後,很快這幫老外就喜歡上了這幾種,做法繁瑣被孟青善要求,儘量做的口味清淡一些的菜品。

    包括孟青善在內的所有人,誰都沒有想到,這幾樣做法繁瑣的菜品,突然間就在當地爆火。

    仔細想想孟青善也就明白了,米國這個地方,人工這玩意是最值錢,越需要人工的越屬於高檔東西。

    很多人小時候就被忽悠,說老外都動手能力強,很多人修房子修車都能自己來。

    他們會那些不是因爲他們多勤快,而是被人工費用逼的。

    比如給汽車換機油,買壺機油十米元,讓人家給你換上人工費用需要五十,而且是明碼標價童叟無欺。

    最懶的人到了那邊也會變得和他們一樣什麼都會,不然你肚子餓的時候,只能在刮北風的時站在南邊,面向北方把嘴巴張到最大。

    因爲那幾樣華國菜品味道確實很棒,再加上耗費大量時間和繁瑣的製作過程,很快就成爲這幾樣華國菜品爆火的導火索。

    僅僅在“華國風味”餐廳開業一個月之後,那幾樣做法繁瑣的華國菜就成了餐廳最受歡迎的招牌菜,想喫就得預約。

    因爲準備工序非常繁瑣,又耗費時間,孟青善又讓廚師每天每樣只准備一百份的量。

    當然如果餐館全力準備這幾樣菜的話,每天每樣準備二百份都沒問題。

    不過孟青善想的是自己的這幫留學生師兄師姐,來這邊的主要任務是學習,自己弄這個餐館是幫助他們勤工儉學的。

    如果弄得他們整天沒了精力學習,那自己的罪過就大了,這才寧願不賺那些錢,也只每樣菜準備一百份,好讓大家留有精力學習。

    沒想到每天餐廳幾樣爆火的菜品只能各提供一百份,反而讓那幫老外趨之若鶩。

    基本上今天天還沒黑,明天那幾樣菜品的各一百份華國菜,就已經被預定一空!

    簡直是火的不要不要的,甚至大家閒扯的時候,都開始討論那些菜式的繁瑣工序。

    這個意外情況,讓原本都做好賠錢打算的孟青善懵逼了好久。

    心說:飢餓營銷的發明者真特麼是個高人啊!

    這特麼不但沒有因爲菜準備的少失去顧客,反而使得顧客的粘度增加了!

    很多老外居然還成了這幾樣菜的鐵粉,特麼的重要日子非這幾樣菜不喫。

    孟青善都想效仿幾十年後,那些賣奢侈品的忽悠那幫有錢儍幣的辦法。

    想來喫老子這道菜,把你財力證明、給社會做過貢獻的證明拿來,老子的菜是逼格很高的菜,沒有對社會做出過突出貢獻的不配喫!

    嗯,他也就這麼想想,儍幣不是哪裏都有的,當然一個消費品敢把這種忽悠儍幣的辦法用的風生水起,那也是人家的本事和儍幣們的配合。

    孟青善最後覺得自己檔次太低,逼格不夠,沒有敢嘗試這種作死的辦法。

    ‘華國風味’餐廳的爆火,生活發生改變最大的,就是那十二位華國留學生適應生、和六位廚師。

    廚師是因爲孟青善看到讓他們做的這幾樣菜品爆火,把他們的薪水漲了很多。

    那十二位適應生的收入,一點也不比六位廚師差。

    因爲在米國,適應生的主要收入來源是小費,每天用餐時間餐館都座無虛席,可想而知那十二位來這裏做適應生的華國留學生收入也少不了。

    有次張建強就跟孟青善說:

    “老弟你要早幾年來就好了,哥哥我看着他們在你那,一個月比我在這三個月賺到的錢都多。

    哥哥我羨慕的眼都綠了啊!”

    孟青善知道張建強也就是說說,其實他是爲這些餐館的華國留學生,不用再像他們以前那樣,處處遭受白眼還得忍受各種歧視求生存高興。?

    孟青善對張建強幾位師兄師姐在這幾年裏,不但自己扛着各種歧視艱難生存,還願意伸手幫助那些晚來的師弟師妹非常欽佩。

    早早跟程剛、劉洪衛和陳霞商量好,過些日子張建強回國之前,大家一定要在‘華國風味’爲張建強這位老哥送行。

    感謝這位老哥前些年用自己瘦弱的肩膀,給很多同胞撐起的一絲生存空間。

    要說這些在艱苦時期一起扛過來的留學生們,在一起的感情真是好的沒話說,真摯無雜念,可惜終究要有離別的一天。

    隨着天氣越來越熱,距離張建強離開的日子也越來越近,大家的心情逐漸沉重起來。

    張建功不是最早一批來的留學生,他也受到過比他早來到這邊的師兄師姐們幫助,這樣的互助就是這麼自然而然的形成。

    又被變成師兄師姐的他們默默地接過來傳下去,孟青善心中非常佩服他們,執着、熱血,懷揣着夢想來到這裏。

    被殘酷的現實折磨的遍體鱗傷,卻又咬牙堅持下來,緊緊攥着自己所能抓住的一切帶回自己貧窮落後的祖國,希望能爲自己祖國做點什麼。

    和這些留學生相處的這三四個月,不到半年的時間裏,孟青善改變了以前他覺得這些華國留學生出國是錯誤的想法。

    在這裏他看到了這些人的執着和堅持。

    他們中可能有人在沒來之前,對這邊抱有很多不切實際的幻想,但是被現實狠狠的打了一記耳光之後。

    他們並沒有就此倒下,反而立刻拋棄了以前的那些不切實際的幻想,摸索着,互相攙扶着一路跌跌撞撞的走了過來。

    不管以後的留學生怎麼看,孟青善還是認爲,八幾年那幾批留學生,真的是華國四十年來留學生中最閃光的一羣精英。

    有時候孟青善一個人的時候就會想,以後不管是自己有了孩子,還是哥嫂家的侄子侄女。

    一定不能用現在日漸興起的,那種扯淡的說法來培養孩子。

    什麼自己以前我們喫過的苦,不能讓孩子也喫,我沒喫過用過的好東西都要讓我的孩子得到。

    結果幾十年後他們老了才發現,自己前半輩子喫苦是整體都那樣,大家誰都一樣。

    後來喫苦,是完全因爲自己的私心,想把好的都給孩子。

    結果好的都給孩子,苦自己也喫撐了,承載着自己所有希望養大的孩子,卻變成了一個自私自利的廢物!

    這後半輩子的苦,是那種活該的苦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