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 > 蟬聲且送陽西 >第943章 志向(上)
    數萬年前,萬族崢嶸,神靈威盛,人族勢微。

    紅塵仙爲尋大自由、欲入天門,臨走前將修行之法傳於遠古荒人。

    荒人與神靈最大的區別在於,荒人不僅擁有偉大的創造力,更熱切將薪火留給後代——造字著書、鍊鐵鑄甲、開山立道......隨着一代又一代的薪火傳承,零散的部落成了城鎮,稀疏的城鎮成了國家,當人族第一次由‘大荒’之名統一之後,書院出現。

    ‘書院’二字,初聽不覺神奇,久聞卻覺驚悚。

    高高在上的神靈們漸漸發覺,隨着書院的出現,人族竟如同噴薄而出的潮水般,爭先恐後的涌出無數驚豔后輩。

    書院使人族開慧,開慧之後的人族,又衍生出了‘禮、法’二字。

    通俗來講,隨着‘禮、法’的出現,便奠定了秩序的基礎,當一個種族有了分明的秩序,便彰顯出這個種族,有了能夠抵達頂峯的凝聚力與破壞力,這對於高高在上的萬族神靈而言,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

    而更可怕的事情是,孱弱、短壽的人族,除了擁有無與倫比的創造力之外,還有難以抑制的貪婪慾望。

    萬族神靈將人族的日益強大,稱之爲——文明。

    人族在沒有文明之前,匍匐在神靈羽翼之下,尋求庇佑,當他們擁有了文明之後,便擁有了可怕的力量,他們摧毀了圖騰,要將神靈踩在腳下。

    神靈終於意識到,人族是萬族生靈的劫難,神靈無法容忍卑賤人族的崛起,更無法容忍人族的貪婪。

    神靈開始恐懼,開始聯合萬族勢力,欲對人族行滅絕之事。

    於是,第一次萬族之戰爆發。

    這一戰,染紅了整片天地,神靈們終於明白——文明,便是力量。

    有一位佛陀,遍體金光,往往翻掌之間,便能將百餘丈高大的鯤鵬或是麒麟囚禁於掌心,如同玩物。

    有一位書生,口誦詩文,每當言辭落下,必能引起天地嗡鳴大震,輕易鎮壓遊入雲海的神龍、神鳳。

    有一位道人,一手提劍,一手結印,頃刻間便能借天地之力落下無數道恐怖祕術,砸的神靈遍體鱗傷。

    劍修、刀修、槍修......越來越多的人族高手參與這場廝殺。

    這一戰,足足廝殺了數百年,鮮血染盡了每一寸山河,最終以人族的慘勝而告終。

    自此之後,萬族神靈退入洛水大河、荒蕪山澗、再不敢露頭。

    人族奪走了神靈的榮耀與氣運,散向整片大陸,掀開了屬於人族紀元的新篇章。

    之後的萬餘載,強大的大荒國在人族的內鬥中支離破碎。

    自,大荒國破碎的這一刻,遠古紀元結束,人族開始走入中古紀元。

    大荒國散落成七國勢力,合而又聚,聚而又分,由此引發了藏匿起來的神靈覬覦,在陸續爆發了數次衝突後,開始了第二次萬族之戰。

    篇幅過多,便不再一一贅述。

    總歸,人族贏了。

    而神靈的驕傲,註定了他們永遠不會向卑賤的人族屈膝——神靈不爲奴,所以,神靈被屠戮殆盡。

    萬族神靈覆滅的那一刻,中古紀元結束,人族走向近古紀元。

    也是在這個紀元,消失了數萬年的紅塵仙,重返白玉山,遇見了慧能大師,成爲了白凡。

    之後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白凡久經磨礪,復甦了紅塵仙的記憶與力量,開始繼續走大自由之路。

    三千餘年前,紅塵仙率領門下弟子屠盡天上仙人、封鎖人間武道。

    之後,昌盛數萬年的儒家、道家、佛家......無一例外,盡皆走向沒落。

    時間可以掩埋一切。

    今日的人間,即便重開了武道,可在寺廟裏喫齋唸佛的和尚們,或許從來沒有想過,他們也可以憑藉虔誠的佛心,一步踏入一品,走向修行之路。

    而,天下四國,無數被稱作‘迂腐不化’的讀書人,或許也很難意識到,他們的儒家先祖,曾以誦唸而出的天地之力,滅殺了一尊又一尊兇猛的神靈。

    可悲又可笑的是。

    逍遙觀老祖宗半夏,是正統道門之人,而紅塵仙卻給逍遙觀留下了三卷天書。

    數千年來,每一位出自逍遙觀的入世行走,皆會帶着天書入世,天書名聲漸漸傳出去後,天下的讀書人,竟將逍遙觀奉之爲儒家聖地。

    甚至,不知從何時起,逍遙觀的入世弟子,在天書的影響下,從與世無爭的道家修行者,成爲了知行儒家修行者。

    所以,纔會有了前文的,‘逍遙觀入世之人,皆是世間大儒’的說法。

    若說......唯一的例外,或許便是仵世子陽了。

    仵世子陽雖然師從寧立,但從未讀過三卷天書。

    寧立行事向來是循規蹈矩,極講道理。

    而仵世子陽行事則是順心隨欲,從不講理。

    師徒之間的種種矛盾,包括對於王十九的不同態度,其實也是道家與儒家理念之爭。

    寧立覺着,既然王十九可能會成爲人間的隱患,便該早早滅殺——爲了人間。

    仵世子陽認爲,將來之事,留待將來再說,什麼人間——狗屁人間。

    ......

    逍遙觀。

    雲海翻騰,狂風喧囂。

    不斷砸落的山石,嘩啦作響,蕩起大片塵煙。

    “年輕人,你的志氣......”

    半夏身子縱然有些佝僂,卻在金光匯聚而成的河流中,巍然不動。

    他看着河流另一側的李三思,又道:“有些大了。”

    李三思以不惑之境戰天順之境,與送死無異,傾力砸下的一招,也僅僅讓半夏稍稍移步罷了。

    半夏口中所言‘志氣’二字,並非李三思敢砸爛逍遙觀的勇氣,而是李三思砸爛逍遙觀的真正目的。

    李三思笑了笑,“年輕人若是沒點志氣,那怎麼行?”

    說話之時,他擡眉看向翻騰的雲海,緩緩呼出一氣,又道:“隱祕。”

    一言落下,雲靜風輕。

    李三思分明未動,但半夏卻瞧不見李三思的身影。

    這一幕,讓半夏心中泛起細微漣漪。

    猶記得三千多年前,半夏剛剛走入江湖,江湖還不似今日這般蕭條,儒家聖人以不惑之境數言之間,便能引動天地大變。

    通曉天地道理,一言而令天下,那是何等風流?

    可惜,半夏不愛讀書,也讀不進書,雖然最後成了道家之人,但心中對儒家的大修行者總是有那麼幾分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