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 > 大明皇長孫:朱棣送我上皇位 >第五十六章:朱英的底子
    朱樉怔怔看了地上玉佩的碎片半晌,在次妃鄧氏的呼喊中才回過神來。

    “完了,全完了。”

    他嘴裏喃喃念道。

    “殿下,你這是說什麼呢,不過一枚玉佩而已罷了。”

    鄧氏說道,隨即仔細的看了眼地上的玉佩,不屑的說道:“又不是多麼值錢的玩意。”

    作爲勳貴家族出身的鄧氏,還是有一定的鑑賞能力。

    這玉佩看着精緻,但也算不得稀有,跟價值不菲更是扯不上半點關係。

    隨便花個十幾兩銀子就能買到。

    便也是因爲如此,

    鄧氏纔會直接摔碎,十幾兩的東西送來,這不是侮辱是什麼。

    在鄧氏說話的時候,朱樉已然蹲下身子,從懷中掏出一塊金絲手帕,小心翼翼的將碎片一塊塊的收集起來。

    越是觸摸,朱樉的心裏也就越是冰涼。

    看着秦王如此反常的舉動,鄧氏的心中不由產生一絲慌亂不安。

    “老爺,這玉佩可是有什麼特殊之處。”

    便是再傻,看到秦王如此失態,鄧氏也明白似乎將玉佩摔碎犯了大錯。

    “這是當年,父皇成親的時候,母后送給父皇的禮物。自大明建國以來,父皇便一直隨身攜帶,從未離身。”

    朱樉的語氣,顫抖中帶着一絲惶恐。

    此刻的他,已然是腦海一片空白。

    聽到這話,鄧氏猶如遭到一番晴天霹靂,隨後急促拉着蹲在的朱樉急促的說道:

    “老爺你可不能不管妾身啊,妾身不是故意的,我只是以爲這是茶樓送來的,我沒想那麼多。”

    “對,就是茶樓,他們怎麼可能和陛下有關係,還能拿陛下的玉佩過來,說不定就是偷的。”

    “這些賊匪,應該立刻把他們抓起來,嚴加審訊,到底是從哪偷到陛下的玉佩。”

    鄧氏腦海中急速運轉,想着各種法子。

    “或許,老爺我們可以讓人照着這玉佩的款式,雕一個差不多的出來,想來陛下可能看不出。”

    然而面對平日的寵妾,此時的朱樉一言不發。

    他只是撿起玉佩的所有碎片,然後用手帕包好,放入懷中。

    “老爺,你可不能丟下妾身不管吶。”

    鄧氏得不到迴應,拉着朱樉焦急的說道。

    朱樉轉過頭來,苦澀的說道:“大哥已然去了,本來我等就被父皇懲罰,於京師中如同幽禁一般。”

    “這玉佩對父皇極其重要,母后駕崩後便是父皇的唯一念想。”

    “日夜在手裏的東西,怎麼可能換了還不知道,莫要再犯那欺君之罪了,且等候父皇如何懲處吧。”

    朱樉說到這裏,便也沒有再繼續述說。

    鄧氏聞言,面若死灰,喉嚨滾動間,整個身子都開始哆嗦起來。

    便是這時,一名僕從迅速過來彙報:“殿下,有錦衣衛前來宣讀陛下口諭。”

    “請他進來。”朱樉聞言一震,隨後說道。

    “老爺,求求你,看在臣妾服侍多年,救救臣妾吧。”鄧氏拉着朱樉衣袖,懇求道。

    她已然知道這事的後果,有多麼的嚴重。

    朱樉想要開口,卻不知如何述說。

    鄧氏靈光一閃,指着老管家道;“老爺,這玉佩,分明就是他摔碎的,是他不小心摔碎的。”

    說完,鄧氏瞪着老管家,厲聲喝道:“我且問你,是也不是。”

    “你若答應,我必保你一家榮華富貴。”

    大棒之後,鄧氏又給上一枚甜棗。

    老管家聞言,有些驚慌,不過隨即反應過來,只是片刻的猶豫後,跪地哀聲說道:

    “此玉佩,分明是老奴不小心摔碎,與殿下王妃無任何關係。”

    朱樉聞言,轉頭看了看鄧氏那秀美的面容,眼底閃過一絲不捨。

    隨後說道:“本王若在,則你後人富貴無憂。”

    “老奴謝過殿下。”

    老管家磕頭說道。

    這時,錦衣衛已然過來。

    “陛下口諭,宣秦王朱樉,即刻進宮面聖。”

    .......

    秦淮河畔,朱英的院子裏。

    書房內,朱英正在查看各地情報,張伯侯立在一旁。

    各地的情報,都會在第一時間,統一反饋到朱英這裏。

    雖然由於傳訊的緣故,會有一些時間差。

    但有着前世記憶的朱英,一些情報的內容,還是能夠讓他回想起歷史上的一些大事件。

    此刻,朱英正翻到跟高麗有關的情報。

    情報上面記載,高麗李成桂已然安排使臣過來,正在前往大明京師的路上。

    “李成桂那邊,現在是個什麼情況。”

    朱英隨口問道,很多詳細主要還是張伯負責,他也不可能天天盯着情報去了解。

    “高麗已經被李成桂全面掌控,其在高麗一手遮天,諸多大臣已然多次上奏請求即位。這次過來,應當便是準備開國了,想要取得大明的支持。”

    朱英點點頭,再問道:“我們的人,現在如何了。”

    “由於從龍之功,李成桂對我們的人非常信任,現在的高麗皇宮便是由我們的人負責。”

    “武職方面,我方有三人,分別擔任高麗皇宮禁衛使,兵馬節度使,水軍統御使。”

    “文臣方面,正二品兩人,從二品三人,餘下十三人。”

    張伯詳細的彙報道。

    聽到這個數據,朱英滿意的點點頭。

    早在洪武十八年,當時李成桂還是都統使的時候,朱英就派了上百人投靠他。

    這上百人,全是高麗人,經過朱英的訓練和培養,部分精卒猛將,還有一些文臣。

    在朱英借鑑後世的訓練方法的操練下,還有足夠的肉食供給。

    這些精卒猛將的精氣神,和當時的高麗士兵,完全是兩個模樣。

    李成桂對其並無戒心可言,畢竟都是土生土長的高麗人。

    知道歷史軌跡的朱英。

    洪武二十一年。

    辛褕派都統使李成桂北渡鴨綠江進攻遼東。

    李成桂渡過鴨綠江後發覺行軍困難、糧餉不濟、士氣低落。

    在朱英安排的將領慫恿下,回師松京,廢黜辛褕,流放崔瑩。之後李成桂立辛褕之子辛昌爲王,又廢,改立高麗宗室王瑤(恭讓王)。

    掌握從龍之功,朱英的暗子們佔據高位。

    加上李成桂以儒教治國,儒家思想取代佛教成爲國家統治理念。

    對於大明的讀書人十分優待。

    如此便利之下,朱英大肆安排培養的人才前往高麗。

    可以說,如今的高麗朝堂上,將近三分之一的臣子,都是朱英派過去的暗子。

    軍隊方面,朱英安排朝臣提出建議,實行兵將分離制度,無定將、無定卒,類似輪流服役的預備役軍隊,而非常備軍。

    這般一來,整個高麗的中下層軍官,大量被朱英的人員滲透。

    如果不是朱英對高麗興趣不大。

    或許現在開國的君王,跟李成桂已然沒啥太大的關係了。

    ---

    ps:家人們,在你們看到這裏的時候,我已經被**,擠出新書榜前十了。

    奪回陣地,吾輩義不容辭。

    望諸君票票支持走一波,奮戰在前。

    上架後,必有厚報。

    推薦票,月票←快捷方式,點擊就能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