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 > 大明皇長孫:朱棣送我上皇位 >第275章:朱元璋的皇家商會
    翌日清晨,藍玉就從都督府,去了五城兵馬司。

    目前的大明治安總司,在制度上是成立了,但是並沒有新建衙門,現在五城兵馬司已經併入到大明治安總司,便就是讓中城兵馬司,作爲大明治安總司的衙門。

    從中軍都督府到中城兵馬司,藍玉看着面前顯得有些普通的大門,心裏頭五味陳雜。

    比起都督府來,五城兵馬司自然是極爲低端的。

    尤其是五城兵馬司,長期和百姓打交道,平日裏衙門的環境,自然要差些。

    纔到這裏的藍玉,就被裏面的喧囂給停下了腳步。

    這個衙門很忙。

    慢慢走過去的時候,忙得連衙役都沒注意到藍玉。

    藍玉聽着這些聲音。

    不是這家丟了一隻雞,就是那家丟了一隻鴨,亦或是鄰里間鬧了矛盾。

    在藍玉看來,這些多是些雞毛蒜皮的小事。

    可五城兵馬司的職責,本就是如此。

    突然間,藍玉有一種被坑的感受。

    當初答應長孫殿下坐鎮大明治安總司,這到底是正確的嘛。

    “屬下中城兵馬司指揮使張義,拜見涼國公,未曾遠迎,還請涼國公恕罪。”

    中城兵馬指揮使張義,單膝跪地道。

    額頭上的冷汗,都已經冒出來了。

    這些日子,張義可過得不舒服,自從上次被長孫殿下訓斥後,一直心裏憂心忡忡。

    做什麼事情,都得小心翼翼的,生怕被長孫殿下想起來。

    最後實在沒得辦法,自己去領了二十廷杖,打得屁股開花,這才稍稍放下心來。

    傷好沒幾天,就聽說兵馬司脫離兵部,直接併入到長孫殿下直屬治安總司下。

    這下子,又把張義給嚇得沒睡過一日好覺。

    前天,文書下來,說是新任的大明治安總司都督,乃是長孫殿下皇親涼國公。

    好傢伙,張義差點沒有當場去世。

    本來他還在等着涼國公的通帖過來,沒想到剛纔接到下屬的彙報,涼國公已經出現在衙門裏了。

    那還猶豫啥,直接快跑來過拜見。

    藍玉只是微微轉頭看了張義,並沒有說什麼,直接朝着裏面的大堂走去。

    張義頓時就慌了,不敢說話,只能默默的跟在涼國公的後面。

    大堂內,張義不敢坐着,只能是躬身站好。

    “傳本公命令,將在衙門裏的所有百姓,都驅逐出去,這裏已經被大明治安總司徵用,讓他們有什麼事,去別的地方辦理。”

    藍玉沒有遲疑,直接開口說道。

    “這...”

    張義聞言,頓時不知如何作答了。

    要知道這些百姓可不是普通百姓,能夠在京師裏生活的百姓,可以說幾乎都爲富戶。

    而且背後的關係,也很是雜亂。

    他張義僅僅一個正六品,方眼整個京師,屁都不是。

    一旦這些百姓上告到應天府衙門去,可就吃不了兜着走了。

    “怎麼,你是聾了,聽不懂公剛纔說的話嗎?”

    藍玉眉頭一皺,直接呵斥道。

    感受到涼國公不善的語氣,張義哪敢得罪,連忙道:“屬下立馬就去。”

    “別急,本公還有幾件事交代呢。”藍玉繼續道,這才讓張義止住腳步。

    看着作出一幅洗耳恭聽模樣的張義,藍玉接着說道:“遵長孫殿下令旨,五城兵馬司併入治安司,除現有五大衙門外,另設治安署。”

    “治安署常規編制二十人,京師內每條街道皆設立,分管所在區域內所有事項,按之前職責辦事。”

    “而後你去通知所有指揮使,副指揮使,於明日上午,到這裏來議會,本公將親自宣佈由長孫殿下親自設立,有關於治安司所屬章程。”

    張義聽完,不敢怠慢,忙道:“下官遵令。”

    藍玉點點頭,最後道:“讓人把本公辦事的屋子收拾好了,本公明日再來。”

    張義微微鬆了口氣,躬身行禮道:“涼國公慢走。”

    看着涼國公離開的身影,張義只感覺到有一種山雨欲來風滿樓的感覺。

    不是因爲自己,而是涉及整個京師。

    ......

    治大國如烹小鮮,有些事情,大刀闊斧的去改革,反而會引發壞的影響。

    對於這些,朱英非常清楚,不是說後世的所有制度,都能夠馬上搬到大明來,大部分只會是水土不服。

    這一切的源頭,首先是對基層百姓的掌控。

    還有忠於自己的人才培養體系。

    如今的大明,在朱元璋的個人威名下,一切都看似極爲平穩。

    但有不從,喫席都不用了,全家入土。

    整個朝堂上,只有且只能有朱元璋一個聲音,別管對錯,反抗者,皆死。

    用朱元璋的話來說,今日不好弄死你,明日必定弄死你。

    不聽話的,留他作甚?

    最近朱元璋因爲大孫歸來,心情極好,但可不代表對於貪官就會心慈手軟了。

    一個個的,照殺不誤。

    在這方面,朱英自然不會多說。

    貪官嘛,殺就殺了,正好騰出位置來。

    乾清宮內,

    時值正午,剛剛從華蓋殿回來的朱元璋,只既有興趣的在爲幼苗澆水。

    乾清宮前院,很多花草被挪開,清理出三塊空地來。

    這三塊空地,分別種植着玉米,馬鈴薯,紅薯。

    且這些都是朱元璋自己動手開墾,鬆土,播種。

    對於能夠讓大明絕大多數百姓飽腹的作物,朱元璋極爲重視,便就在前院種植一批,用於觀測。

    沒多久,朱英就走了過來。

    坤寧宮有左右側面,前院跟乾清宮連通着。

    可以繞開乾清宮從側門進,不過朱英很少這樣做,每次都會特意穿過乾清宮。

    “大孫,咱可是聽說最近整個京師的商業,竟是繁榮了好幾倍,你這邊賺的寶鈔,可真是不少呀,下一步準備如何行事,跟咱也聊聊。”

    “咱也像你好好學學,這關於商道方面的經驗。”

    朱元璋看見大孫過來,招呼其坐在旁邊的涼亭上,然後笑着問道。

    朱英回道:“爺爺可別這麼說,孫兒也只是略懂而已,現在京師的商業正在逐步發展起來,依孫兒看,也可以加強對於商稅這塊的徵收了。”

    “如今京師的商稅太少,孫兒當日入賬數十萬貫寶鈔,可到如今,還一個銅板的商稅都沒交。如此繁榮的商業,咱大明國庫竟撈不到半點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