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 > 大明皇長孫:朱棣送我上皇位 >第309章:藩王們的焦慮(求訂閱,求月票)
    大理寺內,一衆官員聽着太孫殿下關於未來大理寺結構的調整。

    朱英最擅長乾的事情是什麼,就是給人畫大餅。

    那充滿誘惑性的語氣,讓所有大理寺的官員都開始變得激動起來,彷彿在這以後,大理寺的權力,將會直逼刑部,甚至在很大層面上,要遠遠的超過刑部。

    所有的府城,縣城,都要開設大理寺下屬機構法院,而且是形成完整的獨立系統,只對皇帝負責。

    “在這其中,最爲關鍵是律法條款,一定要精細,具體,只有這樣,在出現案件,或者相關人員違反大明律法的時候,才能夠依法辦事。”

    “現在的大明律法,箇中主要的處理手段,是以嚴懲爲主,現在,需要改變一個方向,有道是浪子回頭金不換,在往後的處罰手段上,尤其是刑法這塊,主要便是以勞役爲主。”

    “對於流放,死刑的處置,當減少。按照犯罪程度不同,判處三年到三十年的勞役刑罰,這個中的多少,就需要大家一同來研究了。”

    朱英緩緩說道。

    他之所以選擇大理寺,而不是刑部入手,也是有所考量的。

    現在的大理寺毫無疑問是沒落的,已經沒了隋唐時期的輝煌。

    最早各種刑事犯罪的案件,是交由大理寺審判,然後纔是刑部複覈,所以刑部尚書高上一品。

    到了朱元璋這裏,因爲六部制的關係,所以審判變成了先是刑部,然後纔是大理寺複覈。

    從流程上看,倒也沒什麼區別,可這中間關乎人治。

    刑部尚書是正二品,大理寺卿是正三品,這一品之差,猶如天壤之別,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在同樣的職權下,大理寺已經淪爲了類似刑部的下屬機構。

    當刑部的案件結果出來後,你大理寺敢反對?這豈不是對上官不敬,要不要刑部尚書教你做人。

    所謂官大一級壓死人,至此大理寺在很大程度上,已經變成了現在的清閒衙門。

    都察院的左右都御史,倒也是正二品。

    這般來算,三法司已經無法形成三權並立,只留下刑部和都察院兩虎相爭。

    在清楚這些後,朱英的目光就放到了大理寺這裏。

    因爲像是這種清閒衙門,一般是鬱郁不得志的人,纔會到這裏任職,身世相對來說,要清白許多,身後的宗族背景也不會過於複雜。

    更容易掌控的情況下,還可以快速的發展自己的親信勢力進入。

    現在朱英所講解的律法,其實在很大程度上,已經接近了前世律法的根本,把大理寺,或者往後法院的官員獨立在現有官僚系統之外,最大的好處就是遏制了官官相護的源頭。

    其中包括取士,也是要以新科舉的方式,而不是通過舉薦的方式加入。

    這也就意味着,在朱英的安排下,往後所有進入大理寺的官員,只能以通過科舉律法考覈的形式。

    這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避免大理寺的被侵入。

    官官相護的本質,還是來源於血脈,宗族間的庇佑關係。

    而舉薦,就是這個其中最大的弊端。

    比方說刑部尚書的兒子,完全可以通過舉薦的方式進入朝堂,哪怕他的學問差一點。

    官員之間,都會形成一種隱形的世代傳承。

    這就是一件很糟糕的事情了,因爲通過舉薦上來的官員,會很有意識的抱團,對科舉上任的官員天然排斥,打壓。

    有道是你十年寒窗苦讀,怎麼能與我比過我幾代人的努力。

    而科舉的官員,想要混得好,只能融入到這同樣的情況中,而後變成其中的一份子。

    這麼想來,往後的朝堂,當是多麼的可怕。

    其實到了大明後期,所謂東林黨,還有各種所謂的朋黨,就是這麼個意思。

    科舉儼然成了一個笑話,變成這些朋黨們吸收成員的工具。

    朱英要做的就是,把這個可能,從源頭上給掐滅。

    正常的關係不可避免,可大量的成團,那就是危害到整個大明的根基了。

    目前這些在大理寺的官員,基本上都是一些鬱郁不得志,或者說性格比較簡單直接,遭到排擠卻沒有反抗的能力。

    可自身的學問較高,大部分都是靠科舉進入的官場。

    在這種情況下,朱英的出現,對於所有的大理寺的官員來說,無疑是一道天大的福音。

    “臣等必定謹遵殿下教誨,不敢有絲毫懈怠,全力完成殿下所交代之事。”

    大理寺卿的李廷尉,感激涕零的跪下俯首。

    身後一衆官員,也是極爲激動,甚至不少眼角都留下苦盡甘來的淚水。

    簡簡單單的一個動作,不過半個時辰的時間,沒有什麼巧言令色,整個大理寺已經被朱英納入囊中。

    朱允炆在旁邊全程看着,已經是目瞪口呆了。

    “原來大兄,就是這麼慢慢建立起勢力來的嗎,這簡直太恐怖了。”

    朱允炆對於三法司裏的條條道道,當然是看不懂的,他要是能看懂,也不至於在歷史上會自己作死丟了皇位,還落個生死不明的下場。

    從朱允炆的視角看來,只感覺大哥簡直了,似乎帶着一股子王霸之氣,簡單的說了幾句,這些大理寺的官員們就痛哭流涕,直感覺遇到了明主。

    有點假,好像又有點真。

    大理寺在朱允炆看來還是很厲害的,畢竟對於大明來說,大理寺也算是舉足輕重的部門。

    就現在的情況來看,所有目前的這些大理寺官員,對於大哥已經是死心塌地了。

    “妄我曾經還想和大哥鬥鬥,看來當初的想法真就是不知死活,孃親說的沒錯,就我這本事和大哥比起來,當真就是螢火與之皓月。”

    “皇爺爺曾經教導過,知己知彼,方能百戰百勝,早知道大哥是這樣子的,我應該就在第一時間擁護大哥,想必大哥肯定對我很有好感。”

    “還是孃親的話靠譜,打不過就加入,這纔是真正的王道。”

    朱允炆心思擴散,回想起當初的種種不甘,到現在都化作清風散去。

    取而代之的是對大哥漸漸升起的崇拜之情。

    畢竟怎麼說起來,現在的朱允炆還是一個十五歲的少年,本來大兄如父這種思想,在儒家教育下也是根深蒂固,現在大哥的表現,也是足以讓人驚歎。

    朱允炆心裏的變化,倒也極爲正常。

    “本宮事務繁忙,不可能經常在這裏守着處理律法新訂的事情,往後關於律法這塊,就讓允炆過來負責,還請諸位要好好對待,不可鬆懈。”